中原观察丨记录时代 聚焦出彩

  □丁新科

  今天是记者节,讲一讲河南发展故事。近日,在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河南日报记者董娉荣膺“最佳选手”称号,这也是2022年河南唯一进入全国十强并获得“最佳选手”称号的选手。董娉以《一粒“米”的成长》为题,讲述了她在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建设过程中的采访经历和故事。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他们走进现场,近距离感知时代脉动,用笔墨、镜头记载山乡巨变。最近,大型纪录片《红旗渠精神》在央视播出,林县人的壮举再次让人思考:在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人们何以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在红旗渠纪念馆,每当游客走过那张著名的红旗渠通水照片时,讲解员会向大家介绍,这张照片是河南日报记者拍摄的。红旗渠施工10年,照片的作者——河南日报摄影记者魏德忠跟踪报道拍摄10年,留下诸多经典镜头。事实上,河南日报社很多记者都曾参与报道红旗渠施工,当时报社领导带领编辑部在林县几次成立“小编辑部”,现场编稿、排版、发排。当年参与红旗渠建设报道的人早已退休,但河南日报社对红旗渠的报道延续至今,持续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核。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好的故事、好的作品从哪里来?从火热的实践中来。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河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上半年不同程度加快、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建重振省科学院翻开新篇,重塑重构省实验室体系,郑大、河大双双迎来院士校长,海内外人才纷至沓来……发生在中原大地的变化,就是好故事的源泉活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不但要干好,也要讲好,让更多人了解今日的河南。

  身子沉下去,脚下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力量。在兰考张庄村,我们数次到访春光小院,见证了闫春光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逆袭,更全景展现了兰考人巩固脱贫成果、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光山,我们看到老乡们油茶园越开越旺;在卢氏,我们喜看乔迁新居的群众贴上“住新房感恩共产党,好日子不忘政府帮”对联,日子越过越美……

  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曾经渣坡满山的小秦岭如今山青水绿,民权申甘林带草木葳蕤,大别山老区加速绿色崛起……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看工业,大国重器盾构机入地便一往无前;看文化,北宋州桥遗址重现千年繁华;看科技,阿兹夫定获批上市,河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亮相……以古闻名,以新出彩,在记者的笔触里,在火热的评论里,在灵动的视频里,一个立体、多彩的河南向我们走来。

  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新闻界前辈范长江认为,这个社会需要有无数有操守的记者,代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如今,新闻报道工具更加先进,传播平台更加多样,传播手段更加丰富,我们更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中原大地,用心聆听奋斗者铿锵的足音,用笔和镜头忠实记录实干者拼搏状态,用情讲好亿万中原儿女奋进新征程故事。好新闻永远在现场,好记者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