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力,让幼小衔接更科学
孩子下半年要上一年级了,不少家长开始焦虑。孩子能不能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到底如何衔接?
去年,浙江省教育厅制定《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该《意见》明确,应从加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实施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建立联合教研培训制度、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加大督导检查和综合治理力度等主要举措入手,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比如针对加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意见》 提出,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重点于大班第二学期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照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
《意见》还明确,实施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将一年级第一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课时安排。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其实在我市,近年来,各幼儿园、小学都在积极推动幼小衔接落到实处,且纷纷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风格。
最近,桐乡市丰子恺幼儿园针对大班孩子开展了一系列“幼小衔接”活动。该幼儿园园长吕旭英介绍,受疫情影响,大班孩子参观小学校园的传统活动不能如期进行,他们转变做法,与桐乡市北港小学搭建起“云上相约”,以“云家访”“云家长会”“云讲座”等形式,缓解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该幼儿园还组织大班班主任走进北港小学跟岗实践,以看、听、记、拍、问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在校生活,引导孩子们了解小学生活,对小学心生向往之情。
这段时间,桐乡市实验幼儿教育集团实验幼儿园与城北小学正在筹划一场幼小衔接专题研讨活动。两个学校将以研讨形式推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让大班孩子做好身心以及学习等方面的准备。
而在桐乡一些小学,幼小衔接工作则从“慢教育周”延伸至“慢教育月”。不少学校从管理机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形成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北港小学校长陈明荣介绍,近年来,该校特意利用一个月时间,以“慢教育月”推进幼小衔接。“‘慢教育’相关内容丰富,活动更游戏化、生活化,贴近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征。”陈明荣说,“比如小学的午睡时间相对幼儿园要短,为了让孩子们有个‘缓冲’,学校会适当延长午睡时间。”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意见》要求,拓宽‘慢教育月’的内容,把‘慢教育’渗透到小学生活中,以养成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从容适应小学生活。”陈明荣说。
对于家有准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开学前要做哪些准备?家长如何给予帮助?陈明荣建议,家长不妨利用9月新学期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在作息时间、亲子阅读、行为养成等方面进行引导。如培养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吃饭不挑食、能自己整理物品等习惯;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有更多的信心适应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