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职教生涯 她用系列改革“使无业者有业”
图为赵计平(女)为学生授课。 校方供图
图为赵计平(女)为学生授课。 校方供图
中新网重庆9月9日电 题:26年职教生涯 她用系列改革“使无业者有业”
中新网记者 刘贤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有26年职业教育经验的赵计平9日在重庆对记者说,这是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第一句话,“简直说到了职业教育人的心坎里”。
赵计平是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深教授,也是国家首批示范院校汽车检测技术与维修重点专业带头人,入选“2019年全国最美教师”。26年的职教生涯中,赵计平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职业教育有其深刻的理解。
1993年,赵计平开始执教。她教授汽车维修课程时发现,学生们往往早已忘记此前学的汽车材料、运行原理等知识。这是课程架构出问题。她还发现学生喜欢讨论的上课方式,但老师为了控制教学进度往往以讲授为主,这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上课实训设备不够,靠老师理论讲授,学生难理解。课程架构、教学方法、实训资源,这三大职教问题,导致教育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并不对路。
2003年,在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联合开展的双边项目——中澳(重庆)职业教育培训合作项目基础上,赵计平所在的教师团队围绕“汽车医生”,建立国内汽车行业第一个《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培训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引领职业标准建设,创新和实践了“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职业证书”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她说,国家的评定标准比较宏观,而《能力标准》对知识点、技能点等做了详细说明,且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块化课程,更利于教学工作开展。以往,高职院校招收的全日制学生大多是一张白纸,到二年级下学期才学习专业课程。改革后,一年级就有汽车维修能力模块的学习,第二学年是较为复杂的汽车总成维修(包括发动机、转向器等),三年级再学习解决汽车综合故障(2个总成以上发生故障)。
教师方面也是改革的重点。赵计平说,学校重视对老师的培训,包括到国外汽车品牌厂家学习,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要提升职业教学能力。赵计平本人就拿到了澳大利亚车辆维修技术四级证书和教师四级证书职业资格。
谈到教法改革时,赵计平颇为感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以前,社会刻板印象是职教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学习习惯不好,企业也对学生能力不是很满意。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赵计平认为职业教育学生与普通教育学生只是学习风格不同。普通教育学生善于用逻辑思维方式学习。职业教育学生善于用右脑,通过图形、视频学习,九成学生喜欢边说边做,动手能力强。
教材方面也有改革。传统教材多用剖面图。改革后的教材多用实物图、立体图,且以企业标准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也随之改变。“我的课一般最多讲授20分钟。”赵计平说,剩下的时间,学生通过讨论、看图说话、游戏、展示互动等方式学习,课堂时间过得很快,也学到新东西。
“我经常跟学生说,你们不笨,你们是最聪明的,只是以前的教学方式没有发挥出你们的风格和特长,才导致成绩不如别人。”赵计平说,很多孩子进校后激发了学习热情,“教学就是要对上学生的路子”。
2003年成立上述教学改革的试点班,首批100多名毕业生就大受欢迎。学生应聘时“不敢说自己的专业、怕招聘单位问相关问题”的情况成为历史。
多年来,一个试点班(专业)发展成为专业群。根据汽车产业链构建起来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包括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多个专业。这些专业都按新的方式教学。一个年级规模约500人。不少毕业生进了国外汽车品牌厂、维修厂、企业国际部工作,涌现出一大批汽车销售冠军、服务经理、技术经理以及企业家等。“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终极目标在此实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荣誉纷至沓来。回顾26年教学生涯,赵计平告诉中新网记者:“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孩子们成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