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由来
职业教育是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职业教育的萌芽,那时各国遍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堂,进行专门技艺教育,东汉时出现了艺术专门学校——鸿都门学 (因校馆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唐代出现了“书学”、“律学”、“算学”和“医学”等各专门学校。鸦片战争前后,由于西方现代生产技术的传入,职业教育做为一种教育体制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1866年以后,新式的职业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沿海各地相继建立了福州算法文学堂和艺圃,驾驶学堂,管轮学堂,上海机械学堂。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于1912年把职业教育的实业学堂改称为实业学校。那时,力主发展职业教育的有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他们针对鄙视劳动的人,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教育思想,积极主张发展职业教育,黄炎培还于1917年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行《教育与职业》月刊,出版职业教育丛书。解放以后,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