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指导意见》提出了1个总体目标: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还提出了6个具体目标,包括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培养
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意见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改进科学文化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强化实验操作,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强化体育锻炼,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价办法,丰富运动项目和校园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加强美育工作,积极开展舞蹈、戏剧、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等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重视劳动教育,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统筹开展好生产性、服务性和创造性劳动,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
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强化对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评价。
课程
统编语文、历史、思想政治教材
《指导意见》提出,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实施监管和学分认定管理,落实好国家课程方案,确保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
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目前已完成新教材的编写修订工作。据介绍,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统编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科教材,修订其他非统编学科教材。教材优化了课程结构,考虑到高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及高考要求,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在课程标准上,修订了语文等学科17个课程标准,新研制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3个课程标准,共计20个课程标准,主要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两部分内容。
推进选课走班减少统考统测
教学
意见强调,要有序推进选课走班:首先,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其次,指导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另外,针对实施选课走班后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强化了任课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主管理作用,加强走班教学班级管理和集体主义教育。同时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加强实验教学,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教学管理,针对一些学校存在的抢赶教学进度、超课标教学、日常测试频繁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完善教学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减少统考统测和日常测试。
亮点提炼
□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普职融通。
□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新研制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3个课程标准
□省级统一组织实施的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
□各省(区、市)要制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并于2019年12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
□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严禁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及奖惩学校和教师。
经费
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
达1000元以上
意见提出完善经费投入机制。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培养成本,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各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于2020年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个别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延至2022年前。
为什么将这一标准统一定为1000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做出解释称,随着“三限生”政策取消,部分普通高中遇到了经费困难,为保障学校的日常运转,综合考虑各地实际,制定了这一标准。
马嘉宾介绍,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现在全国有30个省区市制定出台了生均公用经费的拨款标准,其中大部分省份的标准是在800元以上,其中部分省份是在1000元以上,还有个别的省份达到了2000元以上。总体上看,各地通过努力,到2020年达到1000元以上的最低标准是能够实现的。同时《意见》也没有一刀切,对于确实有困难的个别地方,也允许适当的延后,这也是考虑到了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
高考
实施新课程的省份
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在总结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指导意见》分别对加强和改进考试、命题与招生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是规范学业水平考试。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其他科目均实行合格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内容。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合格性考试按照省级要求由地市统一组织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确定具体组织实施方式。省级统一组织实施的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
二是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和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促进教考有效衔接。
三是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加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能力建设,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基本需要,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并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