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12月7日,《未成年人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研究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线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致辞。本网记者 朱高磊/供图
李培林指出,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交往方式。人们的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而未成年人对这些变化的体验和适应可能要先于家长。在家庭中,中国传统社会教化模式和家长的权威性因家庭结构、社会信息化、社会流动等社会变迁受到挑战,让一些家庭的教养观念发展滞后于社会变迁速度,由此可能导致家长和未成年人对网络使用的理解产生偏差。在学校中,对未成年人的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其全面推进的步伐可能滞后于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步伐,因此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信息素养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因此,我们谈未成年人数字保护、数字生活和网络保护,也是在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和未成年人成长及培育环境的现代化。互联网环境、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系统如何形成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相匹配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方式,是从根本上实现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引导和网络保护所要思考的深层问题。此次发布的蓝皮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开端,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互联网影响未成年人思想和行为的机制,为建设健康积极的数字生活空间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运营机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为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内容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王俊秀致辞。本网记者 朱高磊/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王俊秀表示,蓝皮书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综合视角探讨了数字社会发展与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关系,在更深层次上推进了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研究,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开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学术支持。
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其主要数据来源于“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调查”。2021年,“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课题组在全国针对6—18岁的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抽样调查,试图勾勒未成年人在互联网空间的学习、娱乐和社交特点,以及互联网使用对其思维认知、情绪心理、创新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城乡未成年人之间虽然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但在网络使用动机上还存在差异,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更多使用互联网来满足娱乐、自我表达和社交需要。调查还显示,家庭学校环境系统在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引导和网络沉迷防范上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网络媒介尤其是内容媒介作为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新环境,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有重要影响。
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本网记者 朱高磊/供图
蓝皮书建议,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政府部门、平台企业、学校、家庭、社区应合力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政府部门应坚持系统观念,出台有利于形成合力、全方位提升保护效能的整体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平台企业要更加关注数字内容的价值导向,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给未成年人提供优质数字内容,主动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学校需尽快落实网络素养教育,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监测。要充分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改善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避免未成年人过度依赖或沉迷网络。要通过社区、学校、家庭联动,提升青少年特别是农村青少年线下活动的丰富性,对网络沉迷起到预防作用。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保护的同时,还应合理引导其科学、有效地使用网络技能,充分发挥他们探索世界、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主办。“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课题组相关成员在会上介绍了蓝皮书主要内容及观点。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青年研究》编辑部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并对蓝皮书内容进行点评。
编辑: 刘星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