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迟到的新闻稿
8月30日,洪江市大崇乡盘龙村5组,村民易传良使用手扶小型收割机在收割稻谷。当地稻田分布于丘陵之间,部分“旮旯田”让大型机械无法涉足。近年,当地农民购买了小型农业机械,在“旮旯田”顺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杨锡建 摄
文/湖南日报记者 李梓延
一阵钻心的剧痛袭来,涌出的鲜血瞬间染红了稻穗。左手除拇指以外的4个手指断裂,无名指“飞”到了稻田里……8月30日,是杨锡建终生难忘的一天。
8月底,洪江市迎来水稻收获季。30日清晨5时30分许,杨锡建匆忙洗漱后,带着摄影器材和无人航拍机,充满期待地骑上摩托车,赶往洪江市大崇乡盘龙村8组采访拍摄。
清晨的阳光很柔和,光线很美,气温不热,是个拍照的好天气。
9时30分左右,村5组的半山腰上,田里有人在收割稻子。杨锡建向正在使用小型收割机作业的村民了解情况。村民便暂停了收割机,抽空去田埂上喝水。这画面不错!杨锡建灵光一闪,决定将村民喝水作为主体取景来拍摄。
就在他从收割机旁狭窄的田埂上走过的时候,不料右脚滑倒,身体失去平衡,左手重重地摔在收割机的刀片上。顿时,鲜血喷涌而出。
今年62岁的杨锡建是洪江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的一名退休职工,业余时间从事新闻摄影已30年。作为湖南日报最早的一批新闻摄影通讯员,他先后在湖南日报发表新闻摄影作品300多幅。
“早年投稿真的是费时费力,拍了照片,有条件的时候自己在暗房冲洗,没条件的时候送去照相馆冲洗。然后附上手写的图片说明邮寄到报社。在报纸上见到自己的作品,可激动了。”出于对新闻摄影的热爱,杨锡建但凡有机会,就拿上相机外出拍照。“现在有了数码相机和电脑、无人机航拍器等,设备越来越先进,摄影包也越来越沉。”
8月30日那天的意外受伤,让杨锡建与心爱的相机“分别”了两个月。10月底,虽然左手的伤势好转,但断掉的4个手指仍没有知觉。他忍不住打开电脑,用右手慢慢敲打出这篇新闻稿,和图片一起发到报社的邮箱。
[责编:李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