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指南很好,落实好才是真的好

  1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幼教“小学化”倾向。

  (10月16日《京华时报》)

  按照卢梭在《爱弥儿》里的观点,让一个孩子自然地成长是最好的教育。但现实中,“偏食”现象严重:除了智力受重视,甚至重视到拔苗助长的地步外,其他几个方面都忽视了,最终导致了不自然。正基于此,才有这部《指南》。

  细看《指南》,里面并没有识字的内容,而计算也仅仅是10以内的加减运算,很多网友觉得,与现实相比,这个标准太低了。其实呢,正是因为原本不该那么重视的内容(比如认字和算术)在眼下的儿童教育中用力过大、过猛,所以《指南》才要做一些扭转,而本该重视的性格培养心理健康培养,以往做得很不够,所以《指南》才要特意强调。

  《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想法很好,但现实中,过早把幼儿园纳入了应试教育这个大机器。幼儿园小学化是真实写照。假如不破除应试教育,所谓“严禁”其实是非常可疑的;而只要应试教育卸甲归田,就是不严禁、不提倡,儿童教育也自然会回归本原。

  其实,何止孩子需要儿童状态,大人也需要。有人举了如何看待屈原自沉前那首绝笔诗《怀沙》,一个外国教授从一个“无知”的中学生角度设置了很多问题,比如,屈原被流放的时候他写在什么上面的?他当时带竹简了吗?如果没有,那是他自己做的竹简吗?他流放的时候还可以在竹简上写字吗?假如不是写的,那么是他的仆人记下来的吗?他的仆人记性不好了怎么办?会不会多一句或者少一句?等等,这些儿童般“无知”的设问,恰恰引领着了解那个时代更多的东西。可要是认识不到这种“无知”的价值,也许只对这些看似幼稚的设问一笑了之,甚至粗暴拒绝。

  让儿童回归儿童,让孩子更像孩子,让大人在面对未知世界时甚至面对已知世界时也要像个孩子,这样的民族才有丰富的想象力。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办,但又都不去这么办;这里面,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我们自己的原因。教育部公布这样的《指南》,不会自动发挥作用,还是先撬开应试教育这个绊脚石吧。(王攀)

  (原标题:幼儿发展指南很好,落实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