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有质量才能揾好工
学生在焊接钣金件。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2017届毕业生马芷彤,如今年薪达到了12万元。学习茶艺与茶营销的她,当初在专业对口的公司实习,因为表现优异最后留下来成为正式员工。
日前,教育部等8部门印发了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时隔5年后有大幅度修改,意在为保障实习高质量划定红线、拧紧发条。其中提出,学生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要坚守实习育人初心。
职业教育为什么要安排实习?学生的实习和未来发展有什么关系?企业如何才能有动力接受实习?近日,广州日报记者对此进行走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俊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学校创新举措抓实习
“5300元,非常满意!”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2019级工业机器人1班彭森同学在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这个实习月薪。在校期间扎实的专业课学习为目前从事的岗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赢得了公司认可,他也打算毕业后继续留在公司。
这是该校2017年推进的“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的缩影。相比以往的“2+1”或“2.5+0.5”,在此模式下,实习被分布在大学三年,学生每一年都会在“学徒”和“学生”的身份中进行转换,不断反思自身,提高本领,突破了所学与生产脱节的弊端。“实习的本质是教学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的投入很大,会为每位学生安排企业导师、专业导师、课程导师和思政导师,一起抓落实。”校长李国年表示,接下来,学校将努力提高成建制岗位实习的比例。
作为职业教育高地,除了购买实习意外保险、上线实习管理信息系统,广州地区的职业院校近年来创新多种举措,全力保障学生实习高质量。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拥有50家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按照“一专业一基地一企业一品牌一特色”的模式,选取大型企业提供稳定的实习岗位,例如中兴通讯、海格通信、神州数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省地图院等,每年接收300名左右实习生,提供专业对口岗位,如计算机、信息、电商类岗位。
通过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三平台三基地”的运行机制,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联合189家理事单位的资源力量,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断开拓实习基地。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主动对接汽车、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形成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双元”育人的办学机制,优秀学生将有机会前往合作的德国职业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企业负责学生学费及福利保险,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就职或继续深造。
落实《规定》关键在有效激励企业
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来之不易,事实上,实习曾一度陷入三方诉苦的尴尬境地。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22年1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2021年修订)(以下简称《规定》),这是5年后再次进行较大幅度修改,其中对针对实习关键节点明确了行为准则,提出1个“严禁”、27个“不得”,为实习管理划出了底线和红线,对实习各方提出了刚性约束。
《规定》更加明确、细致,学校在落地中有了更加针对性的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据此来优化调整,要真正对实习负起责任,不能搞成‘压缩饼干’。”李国年说。
《规定》称,对于建在校内或园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厂中校、校中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依照法律规定成立或登记取得法人、非法人组织资格的,可作为学生实习单位,按《规定》进行管理。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校长王剑雄对此最为关注,“这一条进一步强调了实习的性质并优化内涵和边界。我们在2021年成立了广州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与企业合作的仿真实训基地很多就建在校内,如果学生能留在校内进行实习,那是非常好的。”
记者了解到,企业希望实习生真正有助于提高生产力,还关注他们能否最终留下来。如能得到有效的政策激励和扎实的技术支持,就能更好平衡短期利益和长远投资,通过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提供优质实习岗位,从而和学校共同制定实习方案,完成实习计划,落实协同育人的目标。
目前,广州市中职生有超过六成在实习后会离开企业读高职院校,这对企业参与实习的意愿和动力有暂时性的影响。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副校长黄国庭、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招生就业指导科副科长蔡颖均认为,借助职教集团的平台,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企业携手合作探索培养人才,既满足升学愿望,又解决用人需求,“长期来看,这样模式下产出的人才更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价值会更大。”
学生需增添参与实习的“温度”
针对强制实习的问题,《规定》明确实习三方协议必须由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签署,重申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借此,学生有了更多选择权。不过,有学生对实习的态度有点“冷”,不太愿意去基层和一线岗位,有的家长给孩子安排不对口的单位等情况不少见。
实习联结着学生、职校与企业,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关键一环。受访者认为,职校生未来是就业还是升学,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影响着实习的选择与质量。
他们提醒,建立正确的实习观迫在眉睫,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提高技术技能、提前熟悉岗位、锤炼意志品质、引导融入社会,向准职业人蜕变。“工匠精神要落实到行动上,‘行行出状元’,学生要在实习中埋下一颗职业的种子,有在行业中发光发热的理想。明白实习是一个机遇,而不是强加给自己、很难完成的负担,这样就能安心在企业锻炼了。”蔡颖说,即便学生知道自己不合适这个岗位和专业,也会对后续职业生涯发展有帮助。
黄国庭表示,学校将从思政建设、专业发展规划、职业素养、心理调适等方面推出更具体的实习指导课程。
李国年期待,未来随着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深化技术人才多元评价改革,提高这一群体的待遇和地位,实习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我作为从业者是乐观的,这些年切实感受到了变化。同时,希望学生坚定职业信念,不断以个人成长视角增添参与实习的‘温度’。”
案例:她通过实习走上理想岗位
大量学生不止在实习中历练自我,还凭优秀的表现直接留在了实习企业工作。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茶艺与茶营销专业2017届毕业生马芷彤,当初正是在广州市瑞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并留用,现在年收入超过12万元。
从实习到今天,她从不因为职校生的背景而自我设限,从茶馆的日常接待服务和茶叶销售这一基层岗位做起,先后经历了新式茶饮项目负责人、大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等职位,直至担任公司首席茶文化讲师,一路挑战自己、抢抓机遇,既提高了综合能力,又逐渐向理想靠近。
由于校企合作的关系,她会经常和师弟师妹们接触,并且带着他们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她越发体悟到实习的价值,“实习不要计较眼前的利益,比如工资,或者实习内容,年轻人要有长远规划,即便是做简单、重复的工作,也能打好基础。”她表示,社会竞争激烈,企业招聘不只是看你有没有技能证书,而是很看重实战经验,这要求实习生通过实习提升人文素养、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除了一技之长,还有沟通能力、统筹能力,不懂就问,明白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不同,体验真实的社会,明白自己的不足,就把握了未来进修的方向”。
“很多人觉得中职不是第一选择,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作为该专业的第一批尝鲜者,马芷彤在学习中得到老师和家人的大力支持,在工作上不停感受选择职业教育所带来的惊喜,“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渴望作为其中一分子把它继承发扬下去。”未来,她计划创业,去开拓新的领域。
【来源:广州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