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节目制作也很“匠心”

  

  蜀锦匠人贺斌正在织锦。

  

  烧陶老人羊拜亮捧着自己心爱的陶罐。

  

  柬埔寨还保留着原始的黄蚕制作工艺。

  

  铜炉匠人陈巧生的每一个“巧生炉”都是精品。

  除了林志玲担任旁白,整个纪录片里没有大牌明星、没有流量鲜肉。或许是把省出来的经费都用于制作,纪录片的质感完全可以媲美院线电影。这或许也为网络节目的未来,找寻到了“把制作还给制作”的可能性。

  提倡“工匠精神”是反商业的自省

  《咬文嚼字》杂志在评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工匠精神”赫然其中,随后又极其高效地沾染上了网络的热度,可谓既出生于“庙堂之高”,也占据了“庙堂之远”。

  对于匠人和工匠精神的弘扬,理所当然地促成了一批此类主题的文化作品的应运而生。《了不起的匠人》(以下简称《匠人》)就是其中之一。这部纪录片在2016年6月21日正式首播。在收获了高评价(豆瓣评分8.5)和高点击量之后,第二季也已经于今年4月18日在优酷网上线。

  80、90后们也许还记得磨刀匠和剃头匠,这大概是我们童年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类匠人。磨刀匠们敲出的叮叮当当的声响和吆喝,剃头担子后面水壶蒸腾出的热气都曾是我们童年里最愉快的回忆之一。随着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磨刀匠已经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剃头匠则成为了发廊里的Kevin或是Jonny,于是这些记忆最终也只是成为了记忆,并将在记忆深处渐渐被遗忘了。

  剃头匠和磨刀匠的消失尚且还在我们的视野范围内,他们可以被视为商业化对传统手工业冲击带来的浪潮中的两朵较幸运地被看到的浪花。而更多的浪花,则被掩埋进了资本的大海之中。

  然而商业化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同质化,可以让我们更幸福吗?物质生活极度富余的当下比过去更值得留恋吗?这大概是大多数的当代人反复困惑的问题。木心先生的《从前慢》在近几年火遍了微信朋友圈,“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词不仅美丽,更是描绘出了当代人内心深处无法回归的期盼。

  实际上,不管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是《匠人》,这些节目想向大家展示的都是一类人,他们是手艺精湛的工匠,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样的人生和“一生只爱一个人”一样,因为罕见和不可能,对观众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对于“匠人”与“工匠精神”的提倡,正是对于当下的生活的疑问,对于商业社会的自省。

  《匠人》表达的不仅是“匠”,更是“人”

  《匠人》的第一季介绍了二十位匠人,以西藏纺织匠人益西德成开头,上海旗袍匠人褚宏生结尾,中间陆续介绍了团扇匠人、角弓匠人等。在第二季已经播出的四集影片中,节目组又分别展现了制陶匠人、蜀锦匠人、染织匠人和铜器匠人的技艺与生活。从对节目的选材来看,《了不起的匠人》的野心并不仅仅在于对匠人与其匠心的展示,更是对传统文化复归的呼唤。

  对于传统文化的提倡可以说是近几年国产人文类节目的主题,不管是综艺还是纪录片,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关注,也越来越多地走入了大众视线的中心。事实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省,是一种回归。前不久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及其在网络上引发的热议,展现出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与热爱。《匠人》的走红也印证了这一点。

  作为同类型的节目,《匠人》不可避免地多次被和《我在故宫修文物》相比较。相比后者,《匠人》在摄影、音乐和文案的编辑上更加成熟。有意思的是,相比以往由央视等传统媒体主导的同类型纪录片,《匠人》不管是从题材的选择上、文案的叙述上,乃至配乐,却是更为年轻。唯一出场的明星是林志玲,但她也仅仅担任旁白。向来被认为严肃的纪录片用了嗲嗲的旁白解说,也是新鲜有趣。

  在每集《匠人》的片尾,都会出现一段“匠人语录”。倘若仔细品读这些“语录”就会发现,这些凝练而深沉的话语不仅是对一门技艺的总结,更是对“匠人”们一生的概括。这样的意图在讲述轮岛漆器匠人坂本雅彦的故事中,被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给点破——“了不起的不止技艺,更是生活”。《匠人》想拍摄的,从来不仅是“匠”,更是“人”。

  作为一部微纪录片,《匠人》却有着一个格外擅长讲故事的团队。《匠人》不疾不徐地讲述着一个个人、一户户家庭、一门门技艺的故事,讲述着他们的希望与焦灼、讲述他们的从前与当下。许多纪录片挥之不去的“科普感”在《匠人》中很难找到,柔软和清新是这一部纪录片给人最大的感受。《匠人》展现出的成熟拍摄技艺和严谨叙述态度,本身就和其节目的主旨相契合。

  在多数浮夸、喧嚣的网剧和网综中,这样安安静静、平实质朴的节目显得格外珍贵。除了林志玲嗲嗲的配音(竟然不觉得违和),整个纪录片里没有大牌明星、没有流量鲜肉,或许是把省出来的经费都用于制作,纪录片的质感完全可以媲美院线电影。这或许也为网络节目的未来,找寻到了“把制作还给制作”的可能性。

  □陆正韵(北大中文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