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外国语学校:英才教育样本?
14岁的陆佳蕾戴着一副450度的近视眼镜,在时代周报记者面前坐下来,露出安静的笑容。
这种笑容,也曾出现在央视的节目中。2013年7月,这位杭州外国语学校(下称“杭外”)的初二学生,与她的四位同学一起,代表浙江省参加了由央视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下称“汉字大会”)。10月18日晚决赛,杭外代表队获得了前五位中的四席,陆佳蕾夺得冠军,陆佳蕾的三位同学于佳敏(第二)、赵杉佳雯(第四)和刘浥尘(第五)也发挥上佳。
在汉字大会结束后,原中央领导人李岚清特别致信杭外,表示祝贺和赞扬:“你们的教学实践说明,外国语学校不仅能教好学生外语,同时也能教好汉语,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些经验值得其他学校借鉴。”
“社会上对外语学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容易把外语类学校和外语专业挂钩,以为外语类学校就是外语强。我们首先是一所中学,然后是外语类学校,中学的要求我们都要完成。”谈及杭外的成功,校长方健文这样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此次汉字大会,“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任何要求,我们的想法是让学生去享受,我们看重的是学生从容自信的笑容。我很欣赏赵杉佳雯在央视上说的一句话,‘这是中国汉字大会,不是大赛’,我觉得这是学生认识的一种境界,这是杭外教育留下的印记。得冠军有实力也有运气成分,但教育没有偶然。”方健文说。
多年来,杭外是中国几所精英中学中别样的一所,“可以说,杭外是中国素质教育的顶级水平,也是茫茫教育界的奇葩。”一位毕业于杭外的人士如此评价母校。
不为应试教育而教学
在浙江的一些著名中学中,杭外一直以来都保留着自由之风。
“整个杭外教育不是为应试设计的,我们注重培养的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杭外党委副书记唐玉娣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说,“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很少,基本不补课。过去有家长觉得家庭作业不多,担心会考不过其他学校的学生,但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会发现,孩子的气质、知识面、自信心都不一样了。”
杭外现有固定的五大节日:文化节、艺术节、英语节、体育节和科技节。 “杭外的活动在名义上跟其他中学是一样的,但区别在于,我们关注的更多是过程,在过程中人人都参与、人人有提升,这个提升包括学习在内的综合能力。”方健文说。
“普通中学是单纯地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在完成学习学科任务的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参与活动,要求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势必要求学生在学习上更有效率。”唐玉娣说。
杭外宽容的人文气息,催生出包括西溪水文学社、国学社、模联社等在内的30余个学生社团,它们为杭外的素质教育注入了活力。陆佳蕾参加的社团是聚贤庄(武侠社,记者注)和法学会。她喜欢读故事,今年印象较深的是读了余华的小说,包括《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陆佳蕾佩服的是同学刘浥尘,这位被称为“大师”的初二学生是此次汉字大会的“神级”选手,在比赛中以洒脱自信折服了观众。“杭外学生的特质跟其他学生不太一样,很放松。”杭外此次参加汉字大会团队的带队老师苏云生说。
杭外的学生为什么在大场合不紧张?在校长方健文看来,是因为杭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杭外教育最可贵的一点是,学生到了初三左右都会慢慢有自己的想法。我们鼓励学生会思考、会学习、有独立思想,让学生在杭外能够自由地发展。”方健文说“我相信很多中学校长也有这样的理念,但是很难改变。因为每一代杭外人都一直遵循这样的理念,慢慢形成了一种文化。客观而言,杭外六年一贯制的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有六年时间来贯彻这种理念。”
课前五分钟的演讲已成为杭外的一个常规节目,从初一直到高三,涉及每个学科。“比如社会课、历史课,就会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社会问题背后的思考。最近我去听了一堂课,学生在课上关注的是国外的安乐死,包括法律、伦理、社会各层面的思考。再比如最近有个高一学生,在社会课上讲的是北京李某某事件,涉及对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等法律问题的探讨。”唐玉娣介绍说。
陆佳蕾最近做过演讲的是语文课和社会课。语文课,她讲的是《史记》里的项羽。她从项羽评价秦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之”开始,到项羽在乌江边自刎结束。“项羽这个人是个可用之才,但不是用人之才。”陆佳蕾说,她把课余看过的一位教授对项羽的评价用在了演讲中;在社会课,陆佳蕾讲的是薄谷开来案,她从网络中搜寻了薄谷开来案的资料,在课堂上作了演讲。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人
多年来,杭外在教学上一直坚持国际化的步伐。目前,杭外已与美国中小学合作共建了两所“孔子课堂”,在国际上有十余家姐妹学校。
“通俗一点讲,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国际视野的年轻人。”校长方健文说,杭外主动接受海外教育的先进理念,“我们从1986年就开始跟美国学校交换老师,每年都会派5名以上老师在国外执教一学期以上,短期学习的老师达到90%以上。可以说,我们对国际基础教育的动态,掌握得比较清楚。”
“我们的英语教学是与国外的中学接轨,英语教材我们用的是美国的原版教材,注重英语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和逻辑思维性,在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更多的时候是辅助或指导的角色。其他学科,也会受英语教学这种理念的影响,比如有老师会就同一堂课的内容,用语文和英语同时教学。”方健文说。
杭外正准备将基于文化的外语阅读,提升到基于文学的阅读,也就是接近西方的母语教学,“我们推荐学生读国外的经典名著,包括由名著改编的电影;我们还推荐学生了解西方的学术,现在高校的学术根基主要是西方的,杭外的学生会很适应高校的学术氛围。”方健文说。
杭外的国际化也体现在它参与国际文化的交流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邀请杭外学生与国外中学生一起畅谈奥运精神。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杭外学生面对BBC的镜头,谈及对运动的理解。“我看了之后,真是觉得学生讲得很好。”方健文说。
“很多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在中学学得很苦,进入高校后一下子松掉了,杭外在中学里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在高校特别受欢迎。”唐玉娣说。
2013年10月,清华大学根据近年来中学录取人数以及中学毕业生在该校学业、综合素质表现等情况,为全国共21所重点中学颁发了“中学毕业生清华成长奖”,杭外是杭州地区唯一上榜学校。
目前,杭外大概有1/3的毕业生会选择出国,20%的学生能保送国内重点高校,其余学生参加高考。“我们不会为了升学率来要求学生参加高考,我们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确实有一些有实力问鼎高考状元的学生选择了留学。”唐玉娣说。
杭外2013届毕业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大名校的660份录取通知书,其中就包括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10份预录取通知书。
“现在提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我一直认为,教育国际化不是教育西化,国际上也承认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可取之处。杭外过去与欧美国家有很多的学习借鉴,这两年也正在考虑向香港、新加坡等地学习,这些地区怎么传承中国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方健文说。
2013年一些省市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当中,英语高考分值将降低,外界似乎嗅到了高考风向标的异动。对此,方健文说:“对普通学校来说,可能影响很大。但对杭外来说,影响不会太大,我们不会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变化刻意更改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一个很系统的综合工程,我们遵循的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杭外教务处副主任倪江的理解中,杭外的文化传统是崇尚“宽容大气,兼容并包”,学校对学科规划、教学模式的探索持开放和宽容态度,教师在课程自主性上有很高的自由度。
倪江参与了杭外学生在汉字大会中的辅导准备工作。为了加深记忆,在参赛前几天,他给五位学生讲解了生僻字背后的故事。
陆佳蕾在决赛中遇到的一个词语是“婉娈”,这个词她此前闻所未闻,是根据汉字规律推理出来的—“美好的样子”基本和“女”这个偏旁有关,峰峦、鸾凤和鸣的声旁都是“亦”,“婉娈”是这样写出来的。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是杭外保持多年的传统。每个学期、寒假暑假,学校都会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包括散文小说、政治经济、西方哲学、艺术美学等。
“阅读是杭外学生必做的作业,看什么书,根据年龄的不同,会有所区别,我们比较提倡专著的阅读,而不是拼盘式的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肚子里有货,学生自然也不会封闭、保守。”倪江说,现在学校图书馆里每天安静读书的,最多的就是初一学生。
“初一入校那年文化节上的话剧演出,《雷雨》、《荆轲刺秦王》,学长们身体力行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杭外人的学识。开学第一天老师就指点我如何读书,杭外浓郁的人文氛围读书氛围告诉我们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陆佳蕾回忆说。
在2012年杭外的“高一语文作业阅读书单”中,包括了100多本书、20部深度电影。书籍推荐部分,除了经典散文,还有老子的《道德经》、柏拉图的《理想国》、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帕斯卡的《思想录》和司马迁的《史记》等。
“如果我们单纯搞应试教育的话,就不会做阅读书单。普通中学的学生这会儿可能都在做试卷,而我们的高三学生很多还在看课外书。”唐玉娣说。
“从初一到高三,杭外的学生一直在阅读。过去几年,我就把莫言、品特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去体味,很多学生的水准完全达到了高校学生的水平。”倪江说。
倪江今年教的是高三语文,在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后的10月下旬,倪江将门罗的小说《逃离》用扫描笔扫出来后,发给同学们看。接着,倪江让学生写读后感,然后将学生的各种观点,包括疑惑,做成教案发给学生,专门开课讨论。
倪江发现,相较于女生,男生理解起来更吃力,“因为门罗的作品有女性主义的色彩,《逃离》中有回家、流浪、漂泊的味道,特别是现代人逃离家庭藩篱的困境,高三学生是容易接受的。我最后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会把这些阅读体验变成人生的正能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