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拼音数学被查,为何还有人“叫屈”? | 新京报快评

  

  ▲12月2日,河南安阳一幼儿园因“小学化”倾向被查处通报。图/央视网视频截图

  据潇湘晨报报道,近日,河南安阳一幼儿园,因在大班教授拼音、数学等小学课堂知识,以课堂学习代替游戏,被群众举报称存在“小学化”教学的倾向。安阳市教育局对此进行查处通报。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地规定幼儿园不允许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内容,不允许布置小学内容的家庭作业和相关的测试内容。

   

  幼儿园小学化是被诟病已久的现象,但囿于种种因素,难以禁绝。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教育理念陈旧,加之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刚需”,还将提前教小学内容作为吸引生源的“卖点”。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幼儿教育应在游戏中进行。片面强调认字算数的幼儿园小学化,是在向幼儿“灌输”知识,这种不顾幼儿年龄特点,违背幼儿教育基本规律的做法,会伤害幼儿的身心健康。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18年教育部就公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禁止提前教授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

   

  欲速则不达。研究表明,提前学习还会对孩子进入小学之后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幼教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必然强行要求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会影响甚至让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加上因为已经接触过相关内容,上课时没有任何新鲜感,容易养成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等不良习惯。即便孩子一开始能保持“优势”,但两、三年后就会后继乏力,教育界称之为“三年级现象”。

   

  

  ▲河南安阳市殷都区教育局工会主席郑启风表示,不应该使用拔苗助长的教学方法。图/央视网视频截图

  拔苗助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害而无益,幼儿园教授拼音数学,理应被查处。但令人意外的是,竟然还不乏有网友为幼儿园“叫屈”,甚至认为举报者“有病”。还有人“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证明孩子必须得学点,否则上了小学就会被别人家的牛娃“碾压”。这样的“血泪史”,并非无中生有,由于部分家长和幼儿园热衷于“抢跑”,一些贯彻“零基础入学”理念的孩子,确实吃了闷亏。

   

  教要被查处,不教又担心一年级跟不上,这样的两难处境,该如何破解?恶性“抢跑”固然要严肃处理,用科学的幼小衔接来引导同样不可或缺。

   

  其实,“零基础入学”并不是“零准备入学”。从快乐的幼儿时期过渡到有计划有任务的校园生活,这对于儿童来说是成长中的第一个坎,确实需要一定的引导才能顺利过渡。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297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的建议,教育部表示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将在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大班下学期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这与一味强调认字算数之类的幼儿园“小学化”,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方面,小学也要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强化主动衔接意识,适当削缓小学低年级的学习坡度。如果小学课程的门槛没有降低,对于刚刚摆脱幼儿园状态的“零基础”萌娃,无疑是当头一棒,极易产生不适乃至畏惧心理。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而这次教育部的答复,又进一步提出国家课程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课程,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可谓切中肯綮,抓住了关键点。

   

  所以,缓解家长焦虑,还需幼儿园和小学两端一起发力,才能在幼小科学衔接上做到无缝对接。

  新京报特约评论员 | 胡欣红(教师)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