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强主线崩了?“连花清瘟”一度跌停!医院回应医学生阳性带病上岗猝死!雅培宣布

  大家好,原以为昨夜美股的利好能传导到A股,没想到美股自己学会跳水了,今天A股整体表现还是震荡。

  截止收盘沪指涨0.01%,深成指跌0.02%,创业板指跌0.34%。两市共1903只个股上涨,2947只个股下跌,北向资金净买入16亿元。

  A股最强主线崩了?

  A股最强主线崩了?

  抗疫方向大幅回调,4天翻倍牛股宣泰医药一度重挫12%,以岭药业重挫近7%,盘中一度逼近跌停。感觉北京的第一波已经接近尾声,大街上人逐渐多了。快递小哥也退烧了,物流已经开始动起来了。

  A股最强主线崩了?

  A股最强主线崩了?

  A股最强主线崩了?

  A股最强主线崩了?

  大消费持续活跃,白酒股稳步攀升,文旅、乳业走出加速行情。12月13日晚,北京文旅局发布通知,即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在京团队旅游、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此外,春秋旅游数据显示,元旦、春节出行订单量倍增。

  A股最强主线崩了?

  半导体板块冲高。传闻中国重金扶持国内芯片企业,对于上述传闻,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并未听闻,也有质疑可能是“炒冷饭”。

  A股最强主线崩了?

  市场就分析到这。

  雅培婴幼儿营养品业务将退出中国

  泰勒前阵子刚给孩子买了一罐雅培,没想到这么快就说要退出了。

  美国最大婴幼儿奶粉供应商雅培部分业务将退出中国市场。12月14日,雅培发布声明称,未来一年内,将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品的运营和销售。

  雅培称,过去数年,雅培在中国大陆快速变化的市场上参与了激烈的竞争,“消费者对婴幼儿以及儿童营养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雅培方面对财新进一步解释,目前中国大陆婴幼儿以及儿童营养产品市场中,已有多家其他公司能很好地提供相应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业务退出过渡期,雅培相关产品尚有渠道库存,消费者尚可从线上线下各渠道购买,并获得客服支持。

  A股最强主线崩了?

  医院回应医学生阳性带病上岗猝死

  针对“华西23岁研一医学生,阳性发热被迫带病上岗,在一线工作时猝死”的网络帖文,华西医院12月14日回应称目前仍在ICU抢救,发烧三天还坚持上班内容不实。

  A股最强主线崩了?

  北京开足马力,加大退热解毒等药品供应

  据央视新闻,连日来,受疫情影响,北京地区的退热、清瘟等药品一度出现脱销、缺货,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市民购药需求,北京市开足马力,持续加大对急需药品的保供能力。北京市广拓渠道采购相关药械物资,5家大型药品批发企业24小时进出库,目前已经配备抗疫物资500余品规,其中针对重点治疗解热镇痛、清热解毒的15类物资配备百余品规。截至12月13日下午,已采购入库抗疫物资300万余盒;建立每日会商机制,监测重点医药物资市场供需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调配货源。为了确保供应顺畅,北京市药监局专门派出工作组到生产、批发的几大医药企业驻场,全程督促和服务保障药品供应。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医疗卫生服务

  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2月14日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将出席发布会,介绍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各级医疗机构正在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新冠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要发挥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作用,加强感染者分级分类救治;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医院作用,方便群众获得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预约诊疗等服务;加强风险人员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切实保障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得到及时、有效、便利的医疗服务。

  要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方案,部署在感染的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等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目前医院是否都开设了面向新冠感染者专门的诊疗区域?对于急危重症、亟需治疗的患者怎么让他们得到及时的诊疗?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为了指导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我们印发了相关通知,也召开了视频会议,多次进行部署,要求医疗机构都要开设相应的区域按照患者就医需求进行接诊,也就是说要求所有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核酸阴性和阳性的患者。据了解,现在全国各省都出台了相关措施,医疗机构也在进一步细化相关举措。比如上海要求所有的医院门诊都要区分核酸阳性接诊区域和核酸阴性接诊区域;在急诊设置诊疗区和缓冲区;对于急危重症的患者,由市级医疗机构进行接诊,同时进一步扩容和改造重症医疗资源。像北京、武汉、杭州、南京、南昌等等多个城市,都要求医院在普通门诊设置核酸阴性诊疗区域和核酸阳性诊疗区域。在急诊,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直接进入抢救区域。没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进入缓冲区域,提供相应的医疗急救服务。各地也都按照我们的要求,强调对于急危重症的患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或者推诿。

  下一步,我们也会进一步加强对各地落实情况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新十条实施之后,多数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这是否意味着从检测自己是否感染到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再到选择如何治疗,全程都由民众自己来完成?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 高光明:

  谢谢您的提问。12月7日,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防控措施的要求,也就是大家常称的“新十条”。同日,联防联控综合组印发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这个指南对刚才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有一个非常全面详细的解答。这个文件在我委官方网站上可以查阅到。我在这里强调几点。

  首先,这个《指南》主要是要求按照分级分类救治策略,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一般可以采取居家隔离、居家治疗的办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症状加重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自驾车或者呼叫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进行及时就诊。在这个《指南》当中也明确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回复广大居民有关的询问和咨询。同时,所在社区(村)要安排好核酸检测以及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也欢迎大家随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记者:

  我们看到当前市民群众对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疗药物的需求明显增长,请问在新冠肺炎治疗药品生产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 周健:

  谢谢您的提问。总体看,我国新冠治疗药物产能能够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随着近期患者人数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方、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我们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的问题。

  一是聚焦重点,全力以赴保障稳产达产。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中提到的相关药物,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这些生产企业的生产要素的保障,将有关生产企业和重点配套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确保生产供应稳定有序。派出驻企特派员,会同当地有关部门,保障重点药物的生产供应,及时帮助解决物流、用工、用水、用电、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困难,支持企业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开足马力,迅速进入满负荷的生产状态。

  二是多措并举,加快推进重点企业的扩能扩产。帮助企业“一药一策”制定增产扩能方案,通过技术改造、新建生产线和委托生产等方式,想方设法挖掘现有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指导企业科学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将解热镇痛药作为重点,坚持日调度、周报告,建立应急值班值守和快速响应机制,千方百计提高质量。

  三是精准投放,确保重点人群用药需求。抢购与囤药,会导致真正需要药物的患者购药困难,面对当前大量需求,药品的精准投放是解决资源错配、避免药物浪费的关键。我们指导各地有关方面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患者优先、精准投放的原则,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药品供应。同时,组织大型网上药店开发患者线上购药平台,经实名认证,上传抗原检测证明等方式,可及时向患者配送药品。

  总之,我国医药工业基础坚实,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相关药品的产能会很快得到释放,能够有效保障群众的用药需求。

  谢谢!

  健康报记者:

  大家很关心,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常用的西药和中成药能一起吗?几种中成药一起吃,效果会不会更好?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刘清泉: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针对新冠感染的人群中,从我们的研究和临床观察来看,治疗新冠、感冒的中成药,和西药如解热镇痛的药物是完全可以联合使用的。只是为了安全起见,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中药和西药在吃的时候,应该间隔半个小时,这样安全性会更大一些。中药和西药,尤其中药治疗感冒的和西药解热镇痛药之间是起到互补的作用,能够比较快、比较持久地解决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发热、骨节酸痛、乏力、咽喉疼痛和咳嗽等症状。近几十年来,我国先后有中药加上西药制成的中成药,是治疗感冒的很好的药物,这实际上是两种药合到一块儿吃的,我们也查了一下文献,没有发现中药治疗感冒的药物和解热镇痛药之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但是我们建议的是,不要把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包括中药和西药,不要想着吃完药以后,几分钟、十几分钟、一小时就把症状解除了,没有那么快的。这种联合使用的结果,会出现药物剂量的重叠,存在一定的风险,疗效也不会提高。如果我们拿的“中成药”成分中有加西药解热镇痛的药物,我们在和西药的联合使用时要关注了,不然药物叠加以后会出现副反应的。所以,目前从总体来讲,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对于迅速解除疾病症状,让患者能够舒服起来,是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的。

  中新社记者:

  我国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如何?有的群众有基础病,担心是接种禁忌而不敢接种。请问,目前新冠疫苗的接种禁忌有哪些?基层接种培训工作进展得怎么样?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 夏刚: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截至2022年12月13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5167.7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3亿722.2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7401.8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73%和90.37%。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亿1571.8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为2亿4021.9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2864.4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1.0%和86.6%。完成加强免疫1亿8417.9万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口数为2773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375.7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77.5%和66.4%,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515.3万人。

  从国内外新冠肺炎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以后容易发生重症甚至危重症,因此这些人接种疫苗获益是最大的。根据疫苗研发的情况和预防接种工作实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印发的《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中,明确了老年人的接种禁忌,包括四类:一是既往接种疫苗时曾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主要是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二是因严重慢性疾病生命已经进入了终末阶段;还有两类是缓种的,就是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的,要暂缓接种;还有就是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要暂缓接种,比如正在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以及癫痫患者处于发作期。

  为了更好地指导地方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我们已专门组织培训,要求各地科学做好接种禁忌的判定,规范接种实施。要按照“四有”要求,也就是说要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做好医疗救治保障,老年朋友们可以放心接种。如果不属于以上接种禁忌的情形,我们鼓励大家积极、主动、及早进行接种。谢谢!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有舆论反映,部分地方存在医疗资源紧张、群众就医困难等情况,请问该如何解决?谢谢。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特别是近一段时期以来,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但是,普通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服务需求增速比较缓慢,现在相应医疗资源使用率在一个安全可控的区间。针对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比较突出、增长比较迅速的情况,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进一步扩大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供给。我们要求所有的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并且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在大力推进这件事情。据我们统计,截至12月14日12点,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过了1.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超过了3.3万个。在增加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数量的同时,我们也进一步简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绝大多数患者到发热门诊主要是为了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药品,很多地方也开设了发热门诊的简易门诊,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据有些地方统计,发热门诊平均就诊时间从最开始的超过4小时已经缩短到40分钟以内。另外,各个地方的医疗机构也在增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以及二级以上医院重症资源的扩容和改造和三级医院重症床位的增加、设备的配备、医务人员的培训,以及可转换ICU的扩容和改造,以上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全国31个省(区、市)都制定了相应方案,并且也安排了资金。这些工作也在推进和落实的过程当中。

  第二条措施就是推动分级诊疗。一方面,在城市以医联体为载体,在农村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推动实施新冠肺炎以及其他的医疗服务工作的分级诊疗工作。让城乡三级网以及医疗机构落实各自的功能定位。基层主要是实施健康监测,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二级医院提供技术、人力各方面的技术支持保障,满足一般诊疗的需求;三级医院重点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需求。通过分级诊疗,我们构建一个合理有序的就医秩序。

  第三方面的措施是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医疗,根据诊疗方案以及居家治疗指南,为出现新冠症状的问诊患者开具相应处方,通过线下第三方配送提供相应的药品。同时,我们也要求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线上咨询用药指导,以及分时段预约诊疗的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削减医疗机构瞬时的就诊高峰,减少人员聚集,降低广大人民群众到医院线下就诊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四方面,不断优化发热门诊、普通门诊,以及住院就医的流程。通过优化就医流程,为广大人民群众到医疗机构看病就医提供更大便利。

  下一步,我们也会进一步指导各地各级医疗机构不断落实相关的措施和举措,利用多种方式,多措并举,扩大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谢谢!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特别是近一段时期以来,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但是,普通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服务需求增速比较缓慢,现在相应医疗资源使用率在一个安全可控的区间。针对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比较突出、增长比较迅速的情况,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进一步扩大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供给。我们要求所有的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并且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在大力推进这件事情。据我们统计,截至12月14日12点,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过了1.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超过了3.3万个。在增加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数量的同时,我们也进一步简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绝大多数患者到发热门诊主要是为了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药品,很多地方也开设了发热门诊的简易门诊,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据有些地方统计,发热门诊平均就诊时间从最开始的超过4小时已经缩短到40分钟以内。另外,各个地方的医疗机构也在增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以及二级以上医院重症资源的扩容和改造和三级医院重症床位的增加、设备的配备、医务人员的培训,以及可转换ICU的扩容和改造,以上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全国31个省(区、市)都制定了相应方案,并且也安排了资金。这些工作也在推进和落实的过程当中。

  第二条措施就是推动分级诊疗。一方面,在城市以医联体为载体,在农村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推动实施新冠肺炎以及其他的医疗服务工作的分级诊疗工作。让城乡三级网以及医疗机构落实各自的功能定位。基层主要是实施健康监测,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二级医院提供技术、人力各方面的技术支持保障,满足一般诊疗的需求;三级医院重点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需求。通过分级诊疗,我们构建一个合理有序的就医秩序。

  第三方面的措施是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医疗,根据诊疗方案以及居家治疗指南,为出现新冠症状的问诊患者开具相应处方,通过线下第三方配送提供相应的药品。同时,我们也要求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线上咨询用药指导,以及分时段预约诊疗的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削减医疗机构瞬时的就诊高峰,减少人员聚集,降低广大人民群众到医院线下就诊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四方面,不断优化发热门诊、普通门诊,以及住院就医的流程。通过优化就医流程,为广大人民群众到医疗机构看病就医提供更大便利。

  下一步,我们也会进一步指导各地各级医疗机构不断落实相关的措施和举措,利用多种方式,多措并举,扩大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进一步优化措施明确,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对接机制。请问,这个对接机制具体是指什么?如何保障老人、慢性病患者能够得到有效便利的医疗服务?谢谢。

  高光明: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按照“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原则,科学统筹区域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在深化医改过程中,过去多年,我们一直在积极推动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加强医疗资源的上下沟通协调互动,已行之多年,比较有效。在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上下转诊通道是畅通的。所以,我们说的对接机制,实际上是在过去已经建立起来了。

  “新十条”实施后,轻症、无症状和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患者,我们还是建议在家进行隔离,进行居家治疗。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远程指导、互联网医疗等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家人员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和心理支持。对于重症和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如果基础疾病比较严重,需要到综合和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可以与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对接联系,由他们帮助转诊。情况比较紧急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去相关医疗机构就诊。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有网友反映,近日一些退热止咳的药已经卖断货了,包括一些中成药,请问治疗新冠的药是不是就这几种有效?谢谢。

  刘清泉:

  谢谢您,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新冠病毒经过三年的变异,从中医学的原理来看,这个病因导致疾病的毒害性在减弱,传染性在增强,同原始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风热之性显得尤为突出,核心病理变化与我们过去诊断的感冒和流感是一致的。在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理论指导下,选择的药物就很多了,不只是三药三方的药物了。三药三方是在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过程中,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做的示范性研究。从目前来看,所有治疗感冒、流感,尤其是风热证、外寒内热(寒包火)类型的感冒中成药,治疗奥密克戎变异株都是有非常好的疗效的。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可以缩短疾病的发热期。如果这个时候我们配合一些解热镇痛的退热药物,疗效更有优势。所以中西药并用,是减轻这个疾病的重要手段。中药退热比较缓,但是比较持久,西药退热比较快,但是持久性比较差。两者之间可以起到扬长补短、优势互补的作用,对于缩短发热期,对疼痛、发热、全身不舒服,还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治疗感冒的这类中成药有上百种,这么多中成药物实际上体现了中医“三因制宜”的辨证理念,东南西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人群,用药会有一点点差异,选择的药物实际上是非常广泛的,这类药物都可以治疗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不只是局限于几种药物。谢谢!

  总台央视新闻新媒体记者:

  近期从我们国家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发现,数据是呈下降趋势,但是和很多公众的感知不一致,这是什么原因?另外,为什么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相关信息?下一步我们将如何开展疫情信息的监测和报告?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 李群:

  谢谢这位记者提问。2020年1月20日,我国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是采取的是甲类传染病的报告预防和控制措施。新冠肺炎的诊断分类包括三种: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发现诊断新冠肺炎的感染者或者疑似感染者之后,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取网络直报。

  近期各地报告的发病数据有所下降,和我们公众的感知不一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防控措施的调整优化之后,我国各地不再采取以行政区域来做全员核酸筛查,除了重点人群、重点机构之外,多数人群是以“愿检尽检”的方式进行核酸检测,所以全国的核酸筛查总人数和总量是有所下降的,各地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数据相应减少。

  另一方面,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特别是抗原自测阳性人员居家治疗,不再需要到医院去就诊,这部分人群的相关信息无法纳入我们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

  关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取消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正如我刚才所讲,在实施“愿检尽检”的措施之后,由于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也不再需要去医疗机构就诊,所以很难再准确地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据。因此从今天开始,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但是,对于已经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仍然继续由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其做好居家健康监测,关怀其健康,提供相应的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监测,比如我们以流感哨点医院检测系统开展相应监测等,加强对养老机构、精神病医院、福利机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机构的监测,希望通过监测可以比较及时掌握疫情的规模、强度、范围和病毒的变异情况,及时开展疫情形势研判,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谢谢!

  东方卫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有网友反映在居家隔离期间有紧急就医的需求,联系社区却派不出车,或者打了120却迟迟不来。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明确,要建立上级医院与城乡社区的快速转运通道。请问,这个快速通道是如何运转的?

  高光明: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期,我们也收到各地的一些反映,各地急救120热线呼叫量有所上升,个别地方还出现了呼叫资源紧张、急救车调派困难等一些情况。一方面,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就会出现季节性120呼叫量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但是,我们也听到一些反映,说有部分电话是新冠轻症甚至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想咨询一些医学问题,也有部分呼叫急救车就诊的。这方面的需求就挤占了宝贵的120急救资源。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我们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公开咨询电话。北京的朋友,建议大家关注各区的健康公众号,上面都会向群众公示基层医疗机构咨询电话,大家要尽可能利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常规咨询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对空巢独居的老年人、孕产妇、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等特殊人群,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相应的转诊衔接工作。关于转诊机制问题,前面的问题已经涉及到了,渠道是畅通的,这一点请大家放心。最后请各方积极配合,要把宝贵的120急救资源留给行动不便或者急危重症的患者使用,保障120生命通道始终高效畅通。谢谢!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