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黄三英子承父业,为整个村庄打开“自由门”
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
正在给学生上课的黄三英
黄三英的父亲让真庄小学从无到有
20世纪70年代“真庄小学”从无到有,真庄村的孩子不用再等到10岁,也不用再到几十里外的乡中心小学开启人生的第一堂课。
让真庄5-6岁的孩子在村里就有学上,改变整个村庄教育的这位有识青年不是别人,正是黄三英的父亲。
真庄小学的学生正在上课
任教20多载积劳成疾,2002年黄三英的父亲因病去世,家里唯一的支柱倒下,家里经济困难,黄三英痛失父亲的同时也放弃了继续上高中学习的机会。虽然没能坐在县城高中的课堂上学习,但用幼肩担起一个家庭的黄三英从未放弃学习,他一边干农活一边自学高中课程。
此时,真庄小学也失去了唯一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继续有学上,学区也曾调配老师到真庄小学,老师来一个走一个,没有人愿意在破旧到无法遮风挡雨的教室为一帮“土孩子”受罪。这一切黄三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父亲那句“教好书,上好课”一直在他耳边回荡。在他的心中似乎有一团无法熄灭的火在燃烧,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一手创办的学校解散,他要让这个村小学继续办下去。
黄三英子承父业坚守真庄小学
于是,他开始攻读小学教育类书籍,终于在2005年被学区聘为代课老师,一晃就是10多年,他从当初的少年变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也从一个初中毕业生一路修到小学教育专业大专文凭。
黄三英正在给学生上课
在10余年的时间了他除了把村里一批批孩子送向技校、卫校、大学外,他在教育这件事情上做得更多。
黄三英办夜校为村民“义务”扫盲
真庄村地处封闭落后的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果耶乡,由于条件制约,即便村里的青年也基本上都是文盲,生活在村子里的人还处在农耕时代,若想脱贫致富必须走出大山。而对于没读过书的人来说,走出大山便寸步难行。黄三英为了让村里的青年能走出村子到外地谋生,他在村里办起了扫盲夜校,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给大人们上课。正是这所夜校将近百名中青年送到山的外面,改变了近百个家庭的生活。
所有的努力都会被发现。
2012年,他被学区评为优秀教师。
2015年,他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默默无闻十年教山村孩子认识世界的他,终于被世界人民认识。
2018年,他再次被学区评为优秀教师。
参加马云乡村教师培训
只要有孩子来上课,黄三英就继续教好书,上好课。
与他初识于微博,第一次聊天,他朴实中透着温暖,言语间透露着和学生们在一起的那种无法隐藏的快乐,能感觉到他对孩子们那种亲人般的爱,我也着实被这种大爱所打动。
聊天中他说,他略带伤感地说,现在留在真庄小学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他除了黄老师的身份,还是孩子们的“黄爸爸”。大多父母都外出务工带孩子去外地读书,家庭条件稍好点的孩子也都转到了县城上学,接下来在真庄小学上学的孩子可能会越来越少。但他也非常坚定说,不管还剩多少孩子,只要有孩子来上课,他就继续教下去,教好书,上好课。
黄三英和学生们一起打篮球
他是马云乡村教师奖的获得者黄三英,他更是千千万万坚守在乡村一线教育的代课老师之一,他们拿着千元的工资,却担负着乡村一代代人的希望。也许他们都未曾见过城市流光溢彩的夜晚,未曾见过梦中波澜壮阔的大海,却把一个个乡村孩子送向世界各地,阅遍金沙碧海。
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为我国打开“村门”。他们是乡村代课老师,也是最伟大的人民教师。
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正式编制的人民教师。
黄三英说,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正式编制的人民教师,这个梦想一定在不远的地方向他招手,让我们感谢他,也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