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照片让我们明白!桂林,你还有这一面……
看到这些年桂林的变化,创城功不可没......
过去,创城这个词在桂林部分人眼里,时常有人吐槽“创城单单让桂林得到一个面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明白了,创城不仅是“一块牌子”。
作为桂林的地标性建筑及区域,你是否还记得香江饭店、东西巷、解放桥两岸?过去的它们常常被人用老旧、拥挤、有的甚至可以用斑驳来形容。
如今再去游览这些地方时,你眼中浮现的词汇却是整洁、秩序和焕然一新。这一切的变化,我们要感谢的,是那个当初被我们吐槽的“一文不值”的创城行动。
作为桂林市区车流量最大的区域之一,香江饭店周边的拥挤程度一直以来都令市民头疼不已。如同这张拍摄于2015年秋末的照片所呈现的那样,映入眼帘的就两字,拥挤。
当时的桂林环城西一路还未修建立交桥。遇上早晚高峰,车流、人流汇作一团。令来往车辆、行人苦不堪言。用一些老桂林的话来讲就是“挤油堆”。
(2015年11月摄)
(2020年8月摄)
现在,这一切都有了改变。在“打造城市形象”的创城目标引领下。香江饭店附近的拥堵情况不断改善。马路进行了扩宽,行人用上了立交桥。
若你在早晚高峰时刻再次经过这里,这条桂林市区的主干道依旧是车来车往,但你看到的不再是拥堵,目之所及,皆是车水马龙的繁华。
漫步至此,走在立交桥下。头上是过往的车流,身旁是同样步伐闲适的行人。身处山水之间的市区,而内心却体验着桂林这座城市日益繁华。“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此刻的我们才明白诗中所描绘的那份向往。
闹中取静,这四个字最能体现东西巷的过往。身处桂林市最中心的秀峰区。而这里的居民们却能不被高楼耸立的环境所纷扰。大隐隐于市,莫过于此。
如同这张摄于97年的照片,闲暇之时,漫步于王城饭店,饥肠辘辘之际,去马肉米粉馆来上一碗桂林最地道的马肉米粉。酒足饭饱后,登上高处,一览桂林的繁华。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但宁静之下,亦有着令人诟病的一幕。居民随处乱扔的垃圾,一到雨天便泥泞不堪的小道,盛夏之时,便在此聚集的飞蝇蚊虫。这一切告诉我们,改变迫在眉睫。
(网友小林林1997年摄)
(2020年8月摄)
盲目改变,意味着没有方向。所幸创城的目标之一便是“塑造人文精神”。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泥泞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平坦的街道。杂乱不堪的小巷故去,那些名人府邸,则再次在此焕发容光。
(1999年摄)
(2020年8月摄)
父母之于子女之爱,则为之计深远。桂林要想真正变成国际旅游名城,除了山水,城市的基础建设同样样与时俱进。
创城之初,那些声讨、不解和谩骂之声早已远去。因为百姓心中都有杆秤,创城之下,东西巷发展之惊艳,百姓生活之便捷,桂林名声之显赫,都因创城知名变得越来越好。
桂林地标性区域解放桥,一直是外地游客游览桂林的必去之地。一座桥,连接了漓江两岸的繁华。也见证了桂林的变迁。
这张漓江岸边满是泥沙,略显荒芜的照片拍摄于04年。彼时从訾洲望去,对面还没有逍遥楼,解放桥两岸江水清澈见底,江中鹅卵石随处清晰可见。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但每次领略漓江之美,都要脱鞋矗立于水中。就像这张照片拍摄者说的那样“虽然够亲近,但这实在同现代国际旅游名城的目标相去甚远。”
(网友小林林摄)
(2020年8月摄)
“提升城市品位”是桂林创城的目标之一。品味两字的提升,不仅在市民的个人,外部环境的推动也是重要因素。
(2020年8月摄)
正是在这个目标的推动下,2001年新的解放桥建成,让桂林的城市形象瞬间跟上潮流。自那以后,漓江两岸不再是一片荒芜,六匹马,逍遥楼等建筑逐年建成。
当你在欣赏漓江之美的同时,或许双眼不经意间瞥到了六匹马,在欣赏完漓江的俊秀之后,这幅策马奔腾的气势或许让你感到另一种美感。
也有可能登上逍遥楼,一览桂林。不敢说“一览众山小”,但在这群山环绕的城中,看到一座现代化旅游大都市的崛起,或许这番境遇,也别有滋味。
时代在变迁,城市在变迁,观念亦在变迁。当初那个被我们的误解砸遍全身的“创城”,也用它的实际行动为桂林这座城市带来了改变。
当香江饭店附近的车来车往是繁华而不是拥堵,当东西巷的古老而不是破旧,当漓江流域的风景不光是原始而是与时俱进。我们桂林的老百姓也感受到了“创城”为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
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去拥护创城,甚至是参与其中。桂林的创城,还在继续,它的故事还在继续,创城期间,我们身边涌现了许多为此奉献的市民,而这里面的故事,未完待续......
创城十余载,桂林的变化列位也能切身体会。在创城过程中,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吗?在评论区说出来,让我们共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