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第一小学创建学生绿色测评体系

  把整理书包也写进学期报告书

  8日上午,市紫琅第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吉冠晓正在参加该校开展的绿色测评活动。在该活动的“小小朗读者”环节中,吉冠晓只花了十多秒钟,就将30余字的《紫琅一小赋》片段流利诵读,全程无停顿且声情并茂。她说:“我很喜欢这个活动用玩的方式来巩固我所学的知识。”

  从“多元评价”上破题,让这所位于中央创新区的学校,开始了南通教育史上的又一次探索。

  家长们也想再考一次这样的试

  整理书包、用超轻黏土做一个文具、在90秒内完成花样跳绳……这不是趣味运动会,这是市紫琅第一小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评活动中的一个个考题。8日,该校在期末考试前组织每一位学生,参加十个项目的绿色测评。据了解,本次测评结果不但纳入学生学年评价体系,还将按照相关标准,换算成一定等级,写入学期学生评价报告书。

  在朋友圈中,吉冠晓在测评前就分享了自己研究不同跳绳姿势的视频。他妈妈李世艳表示,这次学校举行的绿色测评,完全颠覆了家长记忆中考试的忐忑、紧张,以至于李世艳和爱人直呼,也想再上一次这样的学,再考一次这样的试。李世艳说:“在测评前,当看到女儿自信满满地跳跃,不断自创新花样时;当听到女儿声情并茂地诵读,不断问哪种更好时;当发现女儿一板一眼地给我们讲题,不断问我们感受时,我真的特别感动,这应该就是理想中教育的模样吧。”

  在测评现场,不但有单学科、个人测评,该校还在8日下午举行了一次全学科的团体测评。据该校老师顾燕表示,这次每个年级的学生都会进行一项跨学科、团体测评项目。该项目和传统考试针对单个学生个体不同,侧重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理解以及团队协作,从更多角度去了解学生。

  探索改革是该校教师的责任担当

  2019年下半年,位于中创区的紫琅一小正式投入使用。“南通市唯一一所市教育局直属小学”“南通市唯一一所市教科院附属小学”“中创区成立后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所小学”,这些标签的背后,是成为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水区先行先试者的责无旁贷,是推进教育现代化道路上领路人的荣誉担当。

  该校副校长柳小梅说:“作为市教科院附属小学,学校承担着教育的实验、尝试和探索的责任,全校教师也有这种自觉。早在去年8月,学校就开始讨论在新学期后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经过讨论,‘多元评价’被作为改革的一项内容,提上了议事日程。”

  其实早在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这段话,就让热度略减的“多元评价”再一次被社会热议。但在传统以考试为主评价手段的基础教育中,开展“多元评价”的尝试和探索,压力和阻力并不小。

  紫琅一小人,做就要做好。据柳小梅表示,虽然紫琅一小现阶段教师并不多,但是获得省各类教学比赛一等奖的老师占比很高。很多老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对“多元评价”已经略有心得,也为这次新测评方案的建立贡献了很多思路。

  “虽然如此,但全校老师还是通过十多次会议,在激烈讨论后,才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框架,希望该框架至少满足学校在5~6年内‘多元评价’的各种需求。”

  首创我市全学科、全学段非试卷测评

  2019年11月12日,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在省小学教育专题研讨会上强调“课程、教学与评价是一体的”,要有效实施“面向每个学生”的多元评价,要凸显“多元、多维、多样”的评价观和评价实践,鼓励全省小学教育人要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紧密结合。

  同一时间段,紫琅一小的《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测评体系1.0版》已经进入最后修改完善阶段。

  据了解,我市多所小学,很早就开始对单个学科,通过除试卷外的其他方式,开展测评。但在一所学校内,对全学科、全学段学生统一开展测评,并将测评结果通过相关标准,纳入学生学期末的评价报告书的尝试,在我市还是第一次。

  记者在该校一份版本日期为12月23日的全学科学业绿色测评体系中看到,该校所有学科按照学科基础、学科品格、学科生活三方面,分为多个测评项目,每个学科测评项目最多达到9个,最少也有6个。

  柳小梅说:“教书育人,不单单是一张试卷的分数,更要通过多种手段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和不足。有了我们这次推出的测评体系,学校将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参与、第三方评价、信息技术评价等多种形式,同步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核心素养,发挥好评价反馈对学生发展的诊断和激励作用,有效利用评价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记者沈樑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