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师生开发在线青少年急救课 三千余小学生学习救护技能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在网课指导下和妈妈一起在家体验“海姆立克急救法”,用刚学会的“心肺复苏”知识“抢救”玩偶……今天(3月28日)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新京报记者从辽宁师范大学了解到,该校体育学院的师生们特别面向小学生开发了在线“青少年紧急救护课”,由班主任带领家长和孩子观看视频,并进行互动式安全教育。
受疫情影响,辽宁省部分地区中小学目前“停课不停学”,多所学校的孩子与家长一起观看急救课,学习救护技能。
大学生表演急救场景 设计安全教育课程
“同学,你怎么了?”在视频课程的开头,两名学生正在操场上奔跑,几秒种后,一人突然抚胸倒地,另一人发现后大声叫喊,并立刻采取急救措施……这其实是大学生演绎的校园急救情景。镜头里,一名大学生详细讲解了体育运动中如果运动方式不当、运动负荷过大可能给人体带来的风险,以及如果遇到上述问题如何用正确的“心肺复苏”办法提供救助。
另一个短视频的开头也有类似的情景:两个大男孩在操场边打闹玩耍,其中一人边跑边吃糖豆,突然被卡住,脸上露出痛苦表情,另一名男生通过从后边抱住他,用挤压腹部的办法,让糖豆伴随气流冲出……紧接着,大学生给大家讲解了“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的科学原理。
据悉,这类两三分钟的教学短视频都由大学生们拍摄剪辑完成。活动负责教师、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洪亮告诉新京报记者,3月25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部署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便选派了20名大学生党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设计课程。课程面向辽宁省4地18所小学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与各校的体育教师、班主任联合完成线上安全教育指导。
视频风趣易懂,从小学生身边事出发
孙洪亮介绍,这些视频是大学生们深入研究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后研究开发的急救课程,特点是用风趣、幽默、易懂的故事情节讲解科普知识。
“我们在系内也上过心肺复苏的课程,由此想到正好可以结合体育学院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做这些急救教育的教学视频。”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大三学生姚泓帆是此次课程研发的负责人,她介绍,和团队同学在课程构思的初期,便考虑到普及的急救知识要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比如,小学生活泼好动,有些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也不忘打闹,很容易噎到,于是团队想到除了普及“心肺复苏”外,还要教大家“海姆立克急救法”。考虑到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于是每个视频时长只有几分钟,班主任可以在安全教育课上,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和学生们互动。
555电影网姚泓帆擅长编辑视频。她说,写视频脚本之前,也在网上找了一些教学视频,发现大多是针对成人的,比较枯燥,有的还有些恐怖。为了让视频课更风趣生动,她要求参与情景表演的同学演技一定要浮夸,拍摄过程中大家因此频频笑场,一条打闹的视频“NG”(重拍)了好几次。
家人、玩偶“变身”练习对象,与小学生线上积极互动
目前,已有多所学校利用上述视频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上周五(3月25日)晚上,大连市中山区风景小学二年级四班班主任温知新利用上述视频课,给学生们开展了安全教育的线上班会。根据当地安排,从3月15日起,辽宁省大连市全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温知新介绍,根据学校安排,除了白天的线上课,每天晚上会有直播答疑时间,此次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便选择在答疑前。
“没想到低年龄段的小朋友对急救方法非常感兴趣,我班里有50个孩子,看完视频后,我说谁来演示一下,屏幕上的‘小手’都举起来了,三十多个孩子都想要展示。”温知新笑着说,有的小孩拿着小玩偶进行“抢救”,有的带着弟弟妹妹互动,有位学生还让姥姥配合表演,在“抢救”前还认真地检查姥姥的脉搏……其他观看的小朋友也很认真,动作不到位或者位置出错,大家直接在线留言指正。温知新表示,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观看视频、一起复习所学,扩大了家校参与面,而且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学得更扎实。
辽宁省沈阳市中小学生目前也在“停课不停学”阶段,该市铁西区勋望小学(建农分校)三年级四班班主任裴莲也利用班会时间,在线给孩子们上了这堂安全教育课。“孩子们对安全教育课挺感兴趣,因为视频里讲的内容可以映射到他们的生活中。”裴莲介绍,三年级的孩子正值调皮的年龄,有对双胞胎男孩平时常偷偷带零食,看到视频里大哥哥呛到难受的样子,俩人都跟老师承诺,以后不再带零食去学校。
孙洪亮介绍,目前对接视频的学校可以结合各自的教学安排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从目前反馈的数据来看,约有3200余名小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和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