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书画大多讲究“神似”而不讲“形似”?
宋朝大学者苏东坡有一句名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一句话道出了“文人画"的秘密。它的的意思就是说,中国传统士大夫所作的画不讲究逼真,一味的讲究绘画与现实生活的完全一致,那只是幼儿的水平。
关于这一点,小说《三体》中也有体现。小说中的针眼画师能把“翅膀的每一根羽毛都画得栩栩如生”,他说:“世界上所有的景物,在我们的视野中都是近大远小,这就是透视原理。我是西洋画派的画师,西洋画派遵循透视原理。”清代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将西洋透视画法融入中国画,为皇帝作画像时,皇帝还诧异:“我的脸怎么一半是黑的?”
但是,中国画由于不求逼真的“形似”,所以它不遵从透视原理。《三体》中写道:“‘有不遵循透视原理的画派吗?’‘有, 东方画派,我的王,你看,那就是。’针眼指指大厅墙上挂着的一幅卷轴水墨画,画面上是淡雅飘逸的山水,大片的留白似雾似水,与旁边那些浓墨重彩的油画风格 迥异,“你可以看出,那幅画是不讲究透视的。可是我没学过东方画派……”
那么为什么说中国话不讲究“形似”,不遵从透视原理呢?如果把这句话与书法结合起来,就容易理解了。
这是因为在中国书画同源,两者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苏东坡有句名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说:“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在解释文人画内涵时,董其昌说:“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似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所以,要理解为什么中国画求神似而非形似,从书法上进行探究是有道理的。
恰巧书法上就有很多求神似而非形似的理论,如宋代书法家蔡襄说:“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说:“唐人书无不出于二王,但能脱去临仿之迹,故称名家。世人但学兰亭面,谁得其皮与其骨?凡临书者,不可不知此语。”清人刘载熙说:“隋僧智永尤得右军之髓。惟善学王者,率皆本领是当,苟非骨力坚强,而徒模拟形似……”这里说得很清楚,在形似的对面就是“神气”“精神”,学书者重在求神气而非“形似”。
那么,为什么书法求形似而非神似?
就书法而言中,除了精神上的追求外,还有一个技术上的原因,那就是宋代以前高桌高座的书写方式还未诞生,人们在书写时多一手执纸,一手执笔进行创作。书法家启功说:“古代没有高桌,人都席地而坐,左手执纸卷,右手执笔,这时只能用前三指去执笔,古代没有高桌,人有如今天我们拿钢笔写字的样式,这在敦煌发现的唐代绘画中见到很多。”
这种执笔及书写方式,导致所用纸张狭长,书写不稳定,不利于工笔细描来追求书法及绘画的“形似”,因此“神似”就成了中国书画所共同追求的艺术传统。但是,从宋代开始,高桌高座的书写方式逐渐普及,“手腕着桌面,有了支撑,行笔平稳,便于于画大幅细致、精密的画。”
由于书写方式的变革,从宋代起书法及绘画作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书法创作上,五指执笔法逐渐取代了三指执笔法,并出现了宋徽宗、姜夔等人细腻工谨的书法作品。有人说:“(宋徽宗)天才地发明了瘦金体,原因之一恐怕就是用了五指握笔法,如果还像过去一样三指握笔,想写出这么花哨的字,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五指握笔法则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书法革命。”
在绘画上,工笔的花鸟、山水画逐渐兴盛,写形、赋色、构图、比例,逐渐有了很大的突破,追求形似的画作开始盛行,写实人物肖像增多,注重“形似”的作品就增多了。这种情况下,追求“神似”的书画传统逐渐遭到人们忽视。因此,在这个背景下苏东坡才特意贬低“形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目的正是在强调继承中国书画传统的重要性。
由于文人士大夫特意强调这种书画传统,“文人画”由此也就诞生了。它的出现正是相对于“形似”画风的反动而彰显并存在的。换句话说,强调“形似”的“工笔”与强调“神似”的“写意”是相对而言的,工笔与写意的提法也正是从宋代才开始出现的。今天对文人画的研究多强调其“精神”“意境”的重要以及诗、书、画、印等学问的全面,却对传统书画方式下的笔法传统有所忽视,这就缺失了文人画在技术上的一个重要方面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