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寄情 留住那些记忆中的小幸福——绵阳画家鲜小云与他的民俗风情绘画
2021年1月1日开始,鲜小云民俗风情画展在三台县潼川古城梁时民美术馆举行,70余幅美术作品分疫情见闻、老街记忆、市井生活、民族风情、西北民风等几大板块,对人们身边的生活记忆、市井图像、老街古巷等民俗风情进行艺术呈现。
作为一名绵阳本土画家,鲜小云长期从事版画、国画创作,2012年开始民俗风情主题绘画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此次在三台县举行的展览,是他的民俗风情主题绘画首次集中公开亮相。
画中风景
“每一幅画,都是一段人生记忆”,这此次展览作品,给所有参观者带来的直观印象。
在展览作品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组市井生活图像。比如那幅《小酒馆》,是鲜小云2018年在三台县城采风时看到的,老板正在酒馆里夹猪毛,门口两位食客正在喝酒,一个抽旱烟,一个旁边是蜂窝煤炉子,“环境实在是有点差,但画中的人都很满足。”鲜小云说,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很多人开始不满足了,而画中的老人们的幸福感是“有点小酒喝就知足了。”其实这就是幸福,“越简单越幸福”。
还有一幅《茶馆》,聚焦的是一群衣着普通的老人,他们就着一杯茶聊天、打扑克,以此消磨时间。这样的场景,是典型的四川市井文化,也是很多乡下老人最喜欢的娱乐生活。这样的场景,在绵阳的很多场镇曾经都很常见。
再如一幅《同乐》,是在绵阳人民公园看到的。一群老人,每天都会带着乐器自发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怡然自得的乐趣,透露出老人们的乐观而豁达的生活态度。这样场景,鲜小云每次走进人民公园都会看到,以至于2020年在创作这一幅画时,所有的细节都信手拈来。
类似的生活点滴,还有不少。比如,老街巷里擦皮鞋、拔火罐、掏耳朵、刮胡子、打饼子等场景,还有大院里的老人、随处可见的快递小哥、出行便捷冲击下的三轮车夫、街边剃头匠等等,都以一幅幅静止的画面,讲述身边的生活记忆。
艺术选择
一个挎包,是鲜小云每次外出的标配。包里,总是装着一个速写本。这次展览的作品,在他家中那一撂速写本中,都能找到。
鲜小云是土生土长的绵阳人,从小就喜欢画画,先后受教于王天柱、阳本均。16岁那年,刚初中毕业的鲜小云想为减轻家庭负担,选择“到石洞乡下乡当知青”。绘画的特长,让他“被一位征兵干部看中”,在1978年入伍。
1981年,鲜小云从部队复员回到绵阳,先后在企业、银行从事宣传工作,业余进行版画创作,有多件作品先后在国内展览中入展并有作品获奖。到2005年,他选择离职,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画什么?这是鲜小云当时最大的困惑。
早年从事版画创作,后来转向国画,以人物为主,尤以佛教人物、禅意人物见长,而他也特别关注家乡绵阳的民族风情,创作了大量与白马藏族、羌族题材的作品。一位评论家曾这样评价,鲜小云的绘画“安静而淳朴,色彩淡雅而朴实”,特别是禅意画“有着行云流水般的空灵与流畅”。
但是,鲜小云始终觉得,他没有找到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符号。经过反复思考他想起了与自己相随多年的速写本,正是那一幅幅记忆中的画面,让他将绘画艺术的视觉,投放到身边的市井图像与民俗风情。
用鲜小云的话来说,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很多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消失,如果不记录下来,最终将会被人淡忘。从2012年开始,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民俗风情绘画创作,并坚持至今。
艺术情怀
“在浓浓的民俗记忆中,蕴含的是深切的家国情怀”,这是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对鲜小云民俗风情画的评价。
这份情怀,对一位画家而言,其实是画家创作态度的诚恳表达。
家住绵阳城市中心,临近人民公园、铁牛广场,楼下就是包罗多种市井生态的成绵路。有空的时候,鲜小云就会背着挎包四处转悠,去接近社会底层人物,感受他们的生活,以写实并兼具小写意的手法,去表现生活、记录生活,留下逐渐被高楼大厦淹没的生活印象。
在绵阳成绵路,有一对十多年前来绵阳的老夫妻,他们冬天卖烤红薯、夏天卖西瓜,租住一间小屋,虽然挣了钱却买不起房,女儿考上了大学,他们依然在摆摊。2016年,鲜小云将夫妻二人画了出来,发在微信朋友圈后,不少人慕名前去,老夫妻俩对他“打广告”的举动感动不已。
老夫妻的感动,让鲜小云感受浓浓的暖意。
更多的,是作品背后的遗憾。在这次展览的作品中,曾经在老街巷随处可见的茶馆再也看不到了,被高档茶楼取代。街边上修皮鞋的、掏耳朵的、理发的、拔火罐的等等,也很少再能看到。
幸运的是,鲜小云用自己的画笔保留下来。这样的作品,他创作了110余幅。这次在三台县举办的展览他精选了73幅,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们去认识这些正在消失或即将消失的真实生活画卷,留住关于生活的记忆。
文化传播
在三台县潼川古镇梁时民美术馆举办的鲜小云民俗风情画展,是鲜小云创作的民俗风情绘画首次公开集中亮相。
作为一名职业画家,作品的市场需求是基础,而民俗风情画,则“叫好不叫座”。从事民俗风情绘画以来,只有4幅进入市场,“价格也少得不好意思说。”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是一位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庆幸的是,就在三台举办的展览开展后,云南的一位收藏家经朋友介绍慕名而来,邀请他在“疫情形势好转后,去一趟云南”,请他去感受云南的民俗风情和市井文化,创作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作品,在那位收藏家的私人博物馆长期陈列。
独具绵阳特色、四川风情的民俗绘画,也引起了省内外的关注。就在几天前,有西安、成都、遂宁等地的艺术机构向鲜小云发出展览邀请,这让鲜小云激动不已,“将这批作品带出去,是对绵阳民俗、民风的有效传播”,对绵阳地方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宣传推广将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规划,在结束三台县的展览后,这些作品还将于2021年“五一”在绵阳越王楼展出,随后启动市外巡回展览。为拉近与展览地群众的距离,他还计划在外地展览前去当地采风体验,创作一批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作品融入其中。(伍雪梅 文/图 张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