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接种新冠疫苗志愿者结束集中观察 志愿者靳官萍还原接种过程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3月16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在武汉启动开展临床试验。在集中疗养观察14天后,3月31日,首批接种新冠疫苗的部分临床试验志愿者顺利离开疗养机构,返回到了各自的家中。截至4月2日,在武汉进行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108位受试者均已完成接种,其中18位志愿者结束隔离,目前身体状况均良好。108位志愿者中,“60后”到“00后”都有;职业也遍及老师、大学生、退伍军人、创业者、企业职工等。首批接种疫苗的4位志愿者中唯一的女性——靳官萍昨天(2日)接受了总台央广记者的专访。靳官萍说,目前她已经回归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疫苗接种的过程是怎样的?志愿者接种后的状态又如何?“4月2日,武汉天气阴。结束疗养观察回到家的第二天,身体状况非常好,现在不用再每天记录体温了,没有异常情况的话就正常工作生活,也可以外出。早上醒来的时候,还真有些不习惯,瞬间好想再回隔离点住些日子……”靳官萍结束观察的第二天,她写下这一段“疫苗日记”。问及想再回到观察点的原因,她开玩笑说,她想念那里“饭来张口”的生活了。“早餐主食就有两三种,面条、花卷、包子……有时候盒子里这几种主食都有。回到家还有点不习惯。在那里确实被工作人员照顾得很好。”靳官萍说。离开观察点之前,包括靳官萍在内的首批4位志愿者均按研究计划完成采血,并自愿接受了肺部CT检查。她说,结果一切正常,请大家放心。“CT工作人员说,‘你们自愿选择’。我们4个人都做了,情况都很好。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双肺纹理清晰’,都很正常。”她告诉记者。回想这些天,靳官萍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3月16日,从朋友那里得知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要招募临床试验志愿者时,在药企工作的靳官萍没有多想就决定报名。她说:“我知道很多人很期待这个疫苗。得知这个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后,我感觉像看到了曙光一样,几乎没有犹豫,几分钟之内就决定(报名)了。因为我之前接触过临床试验,我当时想的是,既然能够进入到人体的临床试验阶段,那么它的安全性还是挺高的。”报名几个小时后靳官萍就接到体检通知,当晚她就完成了咽拭子检测、CT检查等体检项目。体检合格之后,她成为了004号志愿者,并在3月17日凌晨注射了疫苗。“我注射疫苗时已经是17日的凌晨,从体检到接种疫苗,我一直在那里。我是第二个接种的,当时整个专家组包括陈薇院士,他们都在我身边。陈薇院士说,很感谢我们来参与这个试验,让我们对疫苗的安全性放心。我很平静,就像平时打普通的针一样,一点也没紧张。”靳官萍告诉记者。为了不耽误时间,靳官萍在去体检前就带了隔离观察需要的生活物品。她说:“我的朋友说,接种疫苗之后有可能要在这里隔离观察14天,把该带的东西都带着。于是我在去体检前就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我想着,如果体检通过了就直接在那里隔离;如果通不过,带着东西也不太碍事。”医护团队给靳官萍发了一个日记卡,用来记录在观察期间她的日常体温和不良反应。14天的观察,除了接种处有些发痒,她没有出现其他不适。“我们身上佩戴了一个24小时监控体温的体温仪,工作人员在后台也可以看到。接种后第1天、第2天,我接种的地方有一点微红,没什么其他不适。体温一直正常。”靳官萍说。留观期间,靳官萍经常在微博上记录自己的情况,她称之为“疫苗日记”。在结束观察的那一天,此次试验的研究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来看望志愿者们。陈院士对她说,她的记录很有必要。“她说有朋友把我的微博转给她看了,说我的微博写的很真实,我们作为第一批志愿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告诉大家,挺好的。”靳官萍告诉记者。靳官萍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目前定居武汉。春节前,本来要回老家的她听到武汉即将“封城”的消息后便决定留下来做些什么。她告诉记者:“我是从武汉封城开始做志愿者的。我本来准备腊月二十九回去的,当时回老家的年货都买好了,放在车上,准备开车回去。后来听到了封城的消息,我想,要封城了,应该很严重,看留在武汉能不能做点什么。武汉市民知道这个(封城)消息之后,自发地建立了一个公益群,有私家车的、有时间的进这个群,无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如今,靳官萍已经回归到正常生活。在半年的观察期内,她服用任何药物都需要详细记录;在接种后的第28天,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时候,她还要配合抽血检测。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新冠疫苗早日上市。“我去做临床试验志愿者,也是希望疫苗能够尽早上市。希望能够在疫情当中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哪怕这个力量很小,但我一直相信,人多力量大。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