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榜样 守初心 担使命 ——我省各界座谈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

  downLoad-20191208072201.JPG

  12月7日,省委举行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号召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向朱有勇同志学习,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为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讲述了自己践行初心使命,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的经历和体会。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扶贫办、云南农业大学、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负责人和科技人员代表先后发言,大家表示,要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downLoad-20191208065820.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我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

  作为一个农民教授,为农民做点事,这是我的初心。我出生在云南省一个边远的小乡村,当时的农业生产很落后,农民的生活很苦,起早贪黑、辛苦劳作,还是不够吃、不够穿。我经常想,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庄稼长得更好一些,产量更高一些,收成更多一些,农民的日子就会更好一些,这是我最初的理想,也是几十年来“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的真正初心,是我不断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的真正初心。

  作为一名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投身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是我的责任。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我是院士群体里的“年轻人”,又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应当去驻村扶贫。当我走进大山的时候,看到山里的农业生产落后,农民收入很少,这让我感到了深深的内疚。作为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院士专家,却长期关注于文章的发表、影响因子的高低和各种奖项的得失中,淡忘了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淡忘了山里的土地和农民,这是我们对人民的亏欠。我们必须用科学技术成果改变落后的生产技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山里的民族兄弟和全国人民一起富裕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找回自己的初心,一个脚印接着一个脚印地履行共产党员的责任。

  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澜沧县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水资源、光热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把资源特长变成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效益是科技扶贫的重要任务。我们把研究了10多年的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推广到那里,把当地冬闲田变成了效益田、脱贫田。把研究了8年多的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到了那里,让中药材回归深山老林,形成高品质的林下中药材特色产业。驻村扶贫这些年来,我们把科技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这比把论文写在纸上艰难得多,但是在我们心中、在拉祜族群众心中,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飘香的分量比一纸论文要重得多、亮得多。

  作为一个农业教育工作者,培养边疆农村乡土人才,这是我的职责。边疆直过民族的素质性贫困是扶贫工作中最短的短板,培养边疆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是补齐短板的快捷路径。驻村扶贫以来我们一共招收了24个班的学员,培养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专业的乡土人才1445名。据不完全统计,在我们培养的乡土人才中,有90%的学员自己脱贫,有50%的学员带动亲戚朋友脱贫,有10%的学员带动整村群众脱贫,这些学员就是边疆广大农村的星星之火,他们将在脱贫不返贫、乡村振兴发展的征途中燎原辉煌。

  作为一个驻村科技扶贫的代表,不是我一个人在努力,而是上百位院士专家在共同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驻村扶贫的边疆村寨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澜沧县、在云南省,在全国扶贫攻坚第一线,有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把他们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千家万户,把他们的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借此机会,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并有幸为脱贫攻坚作出自己微薄的努力。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我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与千千万万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一起,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省教育厅厅长周荣

  打造“云教铁军”培养有用人才

  朱有勇同志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在全省教育系统引起了广泛、积极、强烈的反响,这是朱有勇同志的光荣,也是全省教育系统的光荣。朱有勇同志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是共产党员的楷模、人民教师的榜样、高校科技工作者的标杆。

  我们要学习朱有勇同志强烈的责任担当,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设成果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让教育系统广大党员铭记初心和使命,打造“云教铁军”。

  我们要学习朱有勇同志深厚的人民情怀,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平,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我们要学习朱有勇同志“顶天立地”做学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学术导向,培育优良的学术生态,改革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引导更多的高校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我省发展战略,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分制改革,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完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我们要学习朱有勇同志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增强政治自觉,坚决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要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进一步抓实抓好“控辍保学”、基本均衡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工作。要进一步抓实抓好现代职业教育扶贫工程和“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攻坚工程。督促迪庆、怒江加快“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项目实施进度。加大沪滇、滇粤教育扶贫协作力度。

  省科技厅副厅长高俊

  让科研工作与群众贴得更近

  朱有勇院士获得“时代楷模”荣誉,是对他长期以来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把科研成果用在广袤农村沃土的高度褒扬。

  全省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初心”精神。在学业有成时,朱有勇院士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回到云南工作,献身云南科教事业。在功成名就、年过花甲时,他心系贫困群众,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朱有勇院士把个人的科学梦融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和忠诚担当的崇高品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要学习朱有勇院士的报国情怀。朱有勇院士始终坚持把学问种在田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推广应用于国内外3亿多亩旱地作物,为粮食安全生产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科技扶贫工作中,朱有勇院士立足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面对面给农民学员讲课,手把手传授知识技能,为澜沧县培养出大批乡土技术员和致富带头人,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要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创新意识。朱有勇院士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植物病理科研工作,取得了一批开创性的成果,成为国内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我省农业领域第一位院士。近年来,朱有勇院士聚焦三七产业发展需求,解决了三七生产中的高产低质、农残超标、连作障碍等重大问题,为我省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省科技厅将在全省科技人员中持续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学习朱有勇院士科技扶贫先进事迹的系列活动,增强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科研工作与大地贴得更近、与群众贴得更亲。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工程院的合作,充分发挥好院士、专家作用,助力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强化我省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大力推动科技特派员到贫困县、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把科技特派员队伍打造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

  鼓励科技人才沉到脱贫一线

  朱有勇院士作为科学家,沉到脱贫攻坚一线,身体力行承担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任务,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把党的温暖传到贫困山村乡亲们的心窝里,供给边疆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技术需求,不仅改进了群众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群众增收脱贫,更促进了澜沧各族人民“感党恩、重科学”氛围的形成。

  朱有勇院士被授予“时代楷模”,是中国工程院组织科技人员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的典范,更是云南各族干部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用智慧和汗水帮助引导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典型代表。省扶贫办党组要求全省扶贫系统干部认真学习朱有勇院士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扑下身子当农民院士扶智扶技,把科技交给大地、交给贫困群众的精神和情怀。

  当前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新阶段,预计今年末95%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5%的贫困村、95%的贫困县将历史性退出。持续攻坚、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成为明年的重要任务,发展产业,完善带贫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主要任务。我们要学习朱有勇院士的精神,推动广大扶贫干部不松劲、不懈怠,全力以赴开展“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的突出问题排查,千方百计补短板,继续攻坚克难强弱项,为脱贫攻坚取得全胜作贡献。要推动和鼓励更多科技人才沉到脱贫攻坚一线,扑下身子,把贫困地区的大地当作实验室,把贫困群众当亲人,传技兴业、传道育人,使贫困村有特色经济、有支柱产业,贫困群众长期增收有保障,真正实现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时间考验。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吴伯志

  选择农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这次中宣部授予朱有勇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既是对朱有勇院士的高度褒扬,也是对涉农高校师生、尤其是云南农业大学师生的极大鼓舞。

  通过向朱有勇同志学习,使我们的教师更加坚定立德树人的初心。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在新时代做“四个引路人”、成“四有”好老师,朱有勇同志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一直把“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因为这份初心,他脚踏实地,可以数十年如一日扎在一个课题里,就是因为想为农民实实在在做点事,帮农民解决些实实际际的困难。他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讲空话、大话、套话,身上有土、脚下有泥,不仅带出一个个知农爱农的专家学者、青年技术人才,也带出了一个个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通过向朱有勇同志学习,使我们更加坚定强农兴农的决心。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回信中,总书记深情勉励涉农高校师生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朱有勇同志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的学生,选择农业意味着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同时也意味着既要在科研上追求顶天,也要在实践中甘于立地,能够躬下身、沉下心,才能真正看到农民的需要,情为电影蜜蜂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通过向朱有勇同志学习,使我们更加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朱有勇同志扎根深度贫困的直过民族地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深入调研、精心谋划、主动作为,扶贫又扶志,为改变当地贫困落后面貌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朱有勇同志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无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多难啃,只要我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云南的脱贫攻坚战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中兴

  学习身边榜样把澜沧建设得更美

  朱有勇院士,是我身边的“时代楷模”,是我熟悉的“时代楷模”,是离我最近的“时代楷模”。4年多来他扎根拉祜山乡,恪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真情帮扶少数民族群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送进千万家,用无疆大爱助力深度贫困的澜沧驶入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为澜沧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真心“亲民”、诚心“为民”、尽心“富民”3个标杆。

  朱有勇院士始终牢记着党和人民把他培养成院士的恩情,始终践行着服务群众的初心和使命,主动请缨到深度贫困的澜沧承担扶贫任务,用脚步丈量边疆大地,用汗水浇灌扶贫事业,用真情换来了群众的“欢声笑语”,用实意获得了群众的尊敬爱戴。他根据澜沧农业产业“小、散、弱”的实际,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开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示范项目建设,让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坚持智志双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边疆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作出了典范。

  澜沧县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是澜沧县各族干部群众必须坚决完成的首要政治任务。

  作为澜沧县委书记、澜沧脱贫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我将认真学习朱有勇院士牢记宗旨、忠于使命的责任担当,把服务群众作为最崇高的理想,把为民谋发展、谋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我将认真学习朱有勇院士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来全力抓实,广泛凝聚万众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斗志,集中一切精力、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兑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庄严承诺,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共同把澜沧建设得更美。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黄惠川

  把科研成果推广到田间地头

  朱有勇院士是指引和培养我成长的师长。12年前,我还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时,学校邀请朱有勇院士做客“名家讲坛”,在婉拒了工作人员坐着讲课的要求后,朱有勇院士站在了讲台前面,用浓重的家乡口音笑着说道:“我是一个农民教书匠,不会坐着说话。”

  那次讲坛上,朱有勇院士不使用农药,仅仅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搭配就能够实现病虫害的生态控制理论,对我产生了巨大冲击。怀着对这个问题的疑惑,我考入了云南农业大学,师从朱有勇院士攻读硕士、博士,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几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日日夜夜,也亲眼目睹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给一个个小山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花甲之年的朱有勇院士主动请缨前往云南最贫困的澜沧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那一年澜沧还没有机场,从昆明驾车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抵达,路途遥远、条件艰苦。在我下车正忙着活动快要散架的身子的时候,朱院士却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青山感叹道:“这里有这么好的资源,怎么会这么穷,他们不应该穷啊!”听到老师这么说,我心里知道,我们走不了了。

  为了能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成果真正应用到田间地头,朱有勇院士就把家安在了偏远的小山村里,带着我们一起学拉祜话、唱拉祜歌,穿着迷彩服、绿胶鞋和老百姓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尊重和爱戴。他将团队研发多年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关键技术无偿地给了当地的农户和群众使用,唯一的条件是“不用一颗化肥、不打一滴农药、收益的15%要用于扶贫公益事业”。而这15%,正是本应属于朱有勇院士的技术股份。

  4年多来,朱有勇院士给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明白了,他不为了自己、也不在乎什么回报,他只希望能将科研成果真正应用推广到田间地头,能够帮助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帮助老百姓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才是我们农业科技人员应该有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