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生获天宫二号科学实验方案征集双头奖,频出小航天迷
15日22时0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就在今年揭晓的全国青少年天宫二号科学实验方案征集活动中,上海市航天科技特色学校闵行三中学子提交的方案,有2个获得了高中组一等奖,还收获了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这也是该校继2011年全国青少年天宫一号搭载科学实验方案征集获得2个一等奖之后,再次取得佳绩。一所普通中学,缘何能涌现出这么多“小航天迷”?
“太空植物园”学做有责任的人
学生栽培的太空植物。
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探索太空的兴趣, 由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青少年“天宫二号科学实验方案征集活动”,来自全国100多所中小学校递交了方案,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植物、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根据提交方案的科学实验意义,方案的创意性、完整性,实验装置重量及体积的优化协调因素,以及符合目标飞行器载荷和安全性等要求,对所提交方案进行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闵行三中赵杰 、王霆同学的“提高虫草中的虫草素探究实验方案”和袁世姣同学的“一种可降解塑料菌种的试制实验”,获得高中组一等奖。据介绍,这2个实验方案的初衷都是为了研究在太空超低温、强辐射、失重等特殊环境下,如何提升虫草素和可降解塑料菌种的生命力。
其实,早在2011年天宫一号科学实验方案征集中,闵行三中的学子就已经崭露头角。该校多位高中生提交的“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的方案”,不仅在天宫一号科学实验方案征集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还最终被确定为搭载方案。4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带着学子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梦想,搭载“天宫一号”进入了太空。
为此,学校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太空植物园,鼓励孩子培育太空育种,研究太空育种的植物和普通植物有何不同。如今,在闵行三中的太空大棚里,收获了丰盛的太空番茄、太空南瓜、太空茄子等各种太空植物。“在培育太空育种的过程中,更鼓励孩子们学习做有一个责任心的人。”闵行三中科技老师刘辉说。
首届航天夏令营中,30名师生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摩。
“小航天迷”是如何产生的
一所普通中学,缘何能频出“小航天迷”、“小航空迷”?科技老师刘辉介绍说,这得益于近10年来学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航空航天科技课程体系,开发编写了5册航空航天校本教材,形成了基础型课程综合化、拓展型课程多元化、研究型课程项目化的航空航天教育特色课程群。
参观上海市航空航天展馆,是学校每届高一新生的必修课。每届高一新生必须到科技场馆、市航宇科普中心进行为期4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进行志愿者服务的同时接受航空航天科技教育。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潜力,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个性特长,初、高中先后开出了近200门自主拓展课,学生自主成立了各类航空航天社团40多个,许多小航空迷、小航天迷对各种航空航天仪器和设备如数家珍。学校每年5月举办的航天科技节、一年一度的航空航天夏令营,这些丰富多彩的航天科普活动总让孩子们翘首以盼。学校每年还要为学生举行4场以上的航空航天专家讲座,通过聆听航天专家的讲座,与心仪的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学校周边上海航天城、市宇宙学会等大量航空航天科普教育资源和研究资源,也为学校航空航天特色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支撑。
闵行三中师生在试验发射水火箭。
“航空教育”激发创新思维
学校一位初中生以前做作业很拖拉,常常到半夜三更,自从参加了科技活动后,不仅做作业快了,效率明显提高,还积极参与各类全国科技活动比赛,如今已进入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这位同学说,科技活动改变了自己,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更增强了自信。
在校长王全忠看来,通过各种航空航天科技竞赛,在学校营造的航空航天校园文化中,使普通中学的学生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参与的热情,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学校每年高三毕业生中,大约有近10%报考航天航空专业。
近年来,学校继获得2项“天宫一号”搭载方案一等奖,并有1个方案入选唯一的搭载方案上天后,又在国家级、省(市)级竞赛活动中荣获包括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国际机器人大赛中国区选拔赛冠军、全国未来工程师创新大赛一等奖、“天宫二号”实验方案设计2个一等奖等大奖400多项。
新学年,在新教学大楼的6层,为学生航空航天科技活动有更好的专用教学区,诸如航空模拟飞行创新实验室、空天工程创新实验室等已经建成,濒危植物保护创新实验室、空天3D建模创新实验室、空天电子创新实验室和空天木艺创新实验室、太空翱翔馆等也在规划建设中,希望更多未来卓越工程师从这里起航。
本文图片来源:由学校供图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