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爱用的在线学习APP,竟含黄图黄段子?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作业帮”等数款使用者众多、在中小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学习APP中,竟夹带了违法且极易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黄段子”,有学生因此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这让家长们倍感焦虑。
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渉事APP运营方在曝光后已作出整改,但类似有“黄段子”的APP依然不少,在手机应用商店中均可正常下载、看“黄段子”。
有专家表示,孩子对信息的辨识度和自控能力比较差,因此APP运营方、家长和老师三方都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负起责任
实测:学习APP上频繁出现“黄段子”
9日中午,羊城晚报记者再登录“作业帮”、“学霸君”两款被媒体曝光的APP,发现“作业帮”已经将涉及“黄段子”的“同学圈”功能关闭,而“学霸君”也已看不到之前报道所说的类似版块。
其中,“作业帮”运营方在“致同学圈小伙伴的一份信”中称,为了把不法内容挡在外边,他们“从机器算法到人力审核,每天都在清楚不良内容和用户”,并表示将停止同学圈的更新和浏览服务,并对内容系统做全面的审查和升级。
然而,羊城晚报记者随机下载系统推荐的其他学习APP后,仍看到一些APP在尝试打擦边球。在一款名为“作业快手”的作业APP中,“看段子”和“今日头条”两个版块有不少带有色情、性暗示的文字图片,但该APP在手机应用商店的中显示为办公学习类。
疑似“黄图”
“作业快手”的版块界面
其中,“看段子”里的内容均来自内涵段子,其中部分内容直接或间接带有性暗示。随机抽取几个内容,下方的浏览量均过万,而评论数也在几百上千不等。
“作业快手”里不乏有类似的荤段子
记者发现,和该APP相似的还有“学习帮”、“作业搜搜”、“帮你搜作业”、“暑假作业答案”等,这些应用的版块和内容大致相同,且均为同一家公司开发。
“作业快手”开发方开发了多款同质APP
此外,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在一款名为“学习宝”APP中,有着与“同学圈”与类似功能的“朋友圈”,其中有不少交友的自拍照或网络图片,“朋友圈”用户小的有小学三年级、四年级,大的也不过高一、高二。此外,“朋友圈”里还有一些类似“找小说抄写在家可做”的招工信息。
这款APP可在手机应用商店的教育学习分类里找到,评级有4星半,下载量为369万次。但使用者对该APP的评价大多为负面。
调查:家长从未注意过APP里的内容
明女士的女儿小静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明女士称,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不能辅导小静做较难的数学、英语作业,便在手机上下载了“作业帮”,供小静放学后使用。明女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她从未注意过APP里的内容,“没想到学习软件里会有这样的东西!昨天看了新闻以后,我才打开软件查看,但是涉及不良信息的‘同学圈’已经不能查看了。”
小静告诉记者,她在使用“作业帮”的时候,偶尔也会看看同学圈的内容,但是有的内容“看不明白”,觉得没什么意思,主要还是用它来帮助自己完成作业。小静还说,班上很多同学都会使用手机学习APP,用得多的就是“作业帮”“小猿搜题”等。
即将升高中的小陈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自己在初三复习的时使用过“学霸君”。同时,他也含蓄地承认在该款APP上看过“黄段子”等信息,“主要是觉得新鲜,还有些笑话很搞笑,看了以后会和朋友一起分享。”小陈表示,上高中后将不再使用该款APP,花太多时间看段子会影响学习效率。
杜女士的女儿平时也会使用这些在线学习APP来辅助学习,为了配合她的学习,甚至专门买了一个手机供其使用。在得知一些学习类APP中可能含有“黄段子”后,杜女士称,自己经常会陪着女儿一起使用这些软件,所以她观看这些不良信息的可能比较小。同时,杜女士表示,家长一起陪着孩子学习效果或许会更好一点,但是要“治本”还是需要APP的开发者来努力。
专家:APP运营方、家长和老师都责任
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马宁表示,由于身体、心理的发育等原因,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需要有人来进行一个正向的引导,而这些学习软件里的“黄段子”却是误导性质的。
一般来说,青春期正式这是属于孩子们想要交友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他们所觉得的能够让他们更加容易进行交友的模式会持续对他们造成影响。如果让他们以为博眼球、炒话题的方式更容易吸引人,那他们之后可能也会“跑偏”。
对此,马宁建议:首先,不能让孩子们觉得“黄段子”是一种时尚。如果APP中太过于强调性和荷尔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个时尚的东西,因而过分关注不健康内容。
其次,要引导孩子学会适当的放松。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一个敏感阶段,当他们面对比较大的学习压力时,如果学会适当的放松,跟朋友一起做户外运动等,可以对他们的荷尔蒙分泌、心理压力等有一个好的平衡,不至于“跑偏”。
另外,不建议过早地让孩子们接触性话题。如果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到位,就先做出身体上的行动,可能会让他们下意识地把这些话题看成是正常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钟景迅则表示,孩子对信息的辨识度和自控能力比较差,因此APP运营方、家长和老师三方都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负起责任。
软件的设计者、运营方应该加强对信息的筛查和监管责任,如果信息的量很大,仅仅只靠人工或者机器的审查是不够的,一定要从技术上彻底把不良信息给堵掉。
另外,家长和老师要形成一个联动机制,家长要跟老师有一个密切的沟通,对于孩子正在用什么软件、软件里有什么等都要互相及时沟通,防止孩子在软件的接触过程中产生偏差。
钟景迅特别家长提醒,要跟上孩子的信息运用能力,孩子们平时在玩什么、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什么信息都需要及时掌握。只有了解,才能教育。
来源 |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