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完成四类社会实践 上海出台文件 今后每名初中生都要完成这门课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今后,上海的每一名初中生在四年将在完成一门特别的“课程”——社会实践。学生们将走出校门,参与社会考察、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安全实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上海市教委、市文明办、团市委今天出台《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办法自2019年9月1日起实施。这也是配套上海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重要规范性文件之一。
四年完成四类社会实践
《实施办法》规定,学生在初中阶段需完成社会考察136课时(平均每学期约2天半)、公益劳动80课时(平均每学期约1天半,一般每学年不少于20课时)、职业体验32课时(平均每学期半天,其中在本市职业院校的职业体验不少于16课时)、安全实训24课时(初中阶段共3天,一般在上海市级公共安全教育场馆的安全实训不少于8课时)。
其中,社会考察是指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地,大型公共设施、重大工程基地,国防、科技、农业基地,自然保护区等资源单位进行考察、调查、探究和研学实践等。公益劳动指参加校内及校园周边社区的公益劳动,主要包括校园内公共设施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文明风尚、为孤残老幼服务、送温暖献爱心等。职业体验指学生到职业院校等场所参观、学习、体验等。安全实训指各类安全演练及实训体验,安排学生在学校开展火灾、地震、校车等突发事件逃生演练,组织学生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体验教室、区域公共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市级公共安全教育场馆等地进行安全实训。
来源/上海市教委供图
组织和记录由学校负责
上海市教委强调,社会实践是一门课程,需学校集体组织,根据课程计划,可安排在每学年2周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中完成,时间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社会考察、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和安全实训可在整个初中阶段统筹安排。社会考察(含社会调查)可主要安排在六七年级,职业体验可主要安排在八九年级,学校可根据教学计划做适当调整。
学生个人也可以以团小组、少先队小队(3人以上)的形式,在“电子平台”上提出申请,经负责老师确认授权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负责记录。
学生参加学校集体组织的社会实践经历,由学校负责记录在“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电子记录平台”,主要记录内容为社会实践的类别、主题、时间、内容、基地/场所(项目)、课时、获奖情况、记录人等信息。每学年学校可以指导学生在“电子平台”上选择1—2条典型事例予以展开。相关录入内容在“电子平台”上进行7天公示。公示完成后无异议的有效信息将定期导入“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信息如有异议,可向学校提出,由学校负责核实处理。
此外,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此之外,学生个人参加的社会实践经历,则可由学生记录在“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中“自我介绍”部分。社会实践是体现知行结合、手脑并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帮助学生增长知识见识,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有助于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今后,初中生社会实践的经历,将在高中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过程中成为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