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骗走”46名宝宝!防拐骗,不能指望孩子识别“坏人”
漫画/李嘉
“你知道吗? 从你出生,我最怕的事情就是你丢掉。”在某档综艺节目中,一名女明星对儿子的一番话引发许多父母共鸣。自从家里有娃,多少父母再不忍看有关宝宝走失的新闻,并向孩子再三灌输“别跟陌生人走”的理念。近年来,各大幼儿园、学校也都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通过讲故事、情景剧等形式,教宝宝不要被陌生人的诱惑牵着走。
不过,兰州一所幼儿园近日举办的一场“防拐防骗演练”活动,揭示了防走失安全教育的成功率远不如预期的现实。据报道,该活动邀请志愿者扮演陌生人,携带糖果、贴纸、玩具进入各班教室。虽然在此前的防走失教育中,孩子们都答应老师家长不会受骗,但在不到20分钟的演练里,46个宝宝们还是被志愿者成功带出了幼儿园大门。家长们对此的反应恐怕不止是心惊,而是陷入更深的焦虑和担忧。
当然,并不能就此否认防走失教育的重要性。相信任何一位父母都不希望孩子遭遇走失和拐骗,但谁也不敢打包票能时时刻刻盯紧孩子。以往,家长因粗心大意到与孩子走散的案例时有发生。更何况,随着孩子的活动和社交范围越来越广,家长也不可能总把孩子放到眼皮底下。防走失教育正是叮嘱孩子,如遇迷路、走失、被陌生人控制等小概率情形,如何快速找到家长、沉着应对并进行自我解救。在提高孩子们防骗能力的同时,也是在向他们灌输安全的重要性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防走失教育的预防工作是必要的,但幼儿的防拐防走失工作,绝不可完全寄希望于孩子对“坏人”具有免疫力,更不能因为有了防走失教育,就放松对孩子的保护意识。幼儿期的孩子不仅各方面发展还不健全,而且有自己的记忆特点。对于“陌生人”三个字的定义和界限,孩子们未必能识别得清。不止兰州这所幼儿园,根据记者调查,在多个园内,几乎每一次防拐防骗演练中,都有过半孩子“被骗”。防走失教育提高了孩子们万一身处险境时的自我保护能力;但最有效的幼儿防拐防骗“攻略”,其实是前置保护关口,家长和学校看护好孩子,全社会各方守护好孩子。
对于家长来说,出门在外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是头等大事,比低头看手机、拍个美照、与人打招呼等牵扯注意力的事都重要得多。同时,还可以利用多种智能技术产品实时了解孩子的定位,创造一键呼叫的条件,增加保护屏障。学校和幼儿园则要在上课和组织活动期间增强安保力量,杜绝因大门忘关而放走孩子等悲剧发生。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如果成人出门在外碰到年幼的孩子单独行动,应该询问情况并护送其回家或交由警方处理;如发现孩子与身边成人相处异样,则更应该仔细观察,必要时及时报警。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不仅是一桩善事,也是在为社会将来的顶梁柱“加固”。
正因在孩子的认知中很难真正体味到出走丢失的利害,才更应在成人的世界里为孩子织起安全结实的保护衣。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爱心的浇灌中长大。
来源 北京晚报|记者 殷呈悦
编辑:殷呈悦
流程编辑 邰绍峰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