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残疾人苦练书法卖字为生 不想庸庸碌碌一辈子
生活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贾维军虽然没有手,但他依然在努力推开这扇窗。
书院门有位断臂残疾人 字写的比普通人好
5月21日上午11时许,西安市书院门,46岁的贾维军和妻子推着小车支起了小摊,开始写字卖字。他用仅有的半截手臂拿起毛笔,蘸好墨汁后稳稳落笔、运笔,扇面一个个蝇头小楷就写成了。
“比普通人写得好,确实厉害!”86岁的刘新民在这条街上住了60多年,十多年前初见贾维军时就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些年看到他笔耕不辍、不欺人也不骗人,靠着自己的能力养活了一家人,“确实了不起!”刘新民为贾维军竖起了大拇指。
“写得好啊,这得付出多少努力啊?”过往的游客和市民纷纷围上来观赏,时不时也发出感慨。
仅靠右边半截手臂,一个个娟秀有力的蝇头小楷是如何练就的?华商报记者采访后得知,这背后有心酸,也有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
8岁时被高压电击伤没了双臂 从此他就躲在角落里
贾维军来自宝鸡千阳县农村,8岁那年的夏天,大人们忙着收麦子,贪玩的贾维军却爬上了电线杆,被高压电击中双臂后截肢,只剩下半截右臂。
没了双手就没法写字,刚上了一年学的贾维军就此辍学,从此,他就习惯躲在角落里,每天的生活就是放牛放羊。“我不想庸庸碌碌一辈子,我也想过好日子。”少年的贾维军已经尝到了生活的艰辛,17岁那年,他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也不知道什么可以改变命运。”贾维军说,他曾想过去练体育当一名残疾人运动员,于是拿玉米芯子当足球踢来踢去,父母怪他把鞋都踢烂了。他还练过长跑,不知道为啥总跑不快,后来残联的人告诉他练长跑需要从小练。于是,贾维军开始写字,白天放牛放羊,晚上回家写字,但依然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他们嫌我浪费电,让我把他们交代的任务做好就行,可是等父母去世了我该怎么办?”贾维军并未向生活妥协,他克服所有困难,始终坚持练字。
“一开始先练习拿笔,那会儿随便画画,只要能拿住笔就行。”贾维军说,没有双手,他就给手臂上套一个套子,用嘴将毛笔插进去固定好。就这样,笔拿的越来越稳了,字也写的越来越好了。
进城乞讨坚持写字 练就书法谋得生计
20岁时,贾维军进城了,他想有所作为。
“一开始就是乞讨,没办法,总得有口吃的。”但是练字的习惯还依然坚持,有人建议他在钟楼底下摆摊写字,总比纯粹乞讨要好。果然,他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有专业人士看到他身残志坚,自愿教他写字,还送他字帖、笔墨纸砚等。在钟楼下练了十多年,他的书法基本练成了,教他的老师说:“你的字可以卖钱了。”
2009年,他搬到书院门摆摊卖字,这里是书法爱好者的聚集地。而贾维军只有小学一年级的文化水平,只认得100多个汉字,有的字写下来却并不认识,他就用百度搜索好的诗词文章题写上去,看哪些卖得好就多写一写。边写边学,慢慢地也知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描写梅花的。
一把折扇买来十来块钱,一面画上国画,另一面题写蝇头小楷,小扇面可以卖50元,大扇面则卖100元,每年从三四月份卖到国庆节,贾维军靠自己的能力养活了自己和家人。
“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5000多,生意不好也就1000来块钱,省省花也够了。”贾维军说,回想自己这半生,他觉得天道酬勤,无论什么时候人都要勤快、不能懒惰。他没有太大的奢望,只想把字写好。
收获家庭和幸福 妻子说就看上他“有志气”
贾维军话不多,摆摊卖扇面时妻子韩秀琴总是陪在一边,介绍他的字,也回答大家的疑问。
“我家人想不通,但我就是看上他有本事,字写得好,有志气。”韩秀琴和贾维军是同村的,她的前任丈夫因病去世,后来她带着一双儿女嫁给了贾维军,贾维军对孩子好,带着女儿给她报名学化妆,让孩子们都有了一技之长。现在儿女都成家了,生活过得也好,时不时还会来看看望老两口。
“我跟他在一起啥心都不操,水电费、电话费都是他交,他说我就知道吃。”韩秀琴笑着说,她连自己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别人问起来都是丈夫回答。丈夫生活节俭,买菜买水果从来舍不得买好的,都是揽堆儿。她喜欢听秦腔,丈夫就给她的微信取名“戏琴”,“他脑子聪明着呢,过目不忘,学啥都快。”
“我把他跟定了。”韩秀琴说,丈夫从小吃了很多苦,她总给孩子们说“你爸爸可怜,要对他好”,每次去儿子家她都不会久留,因为牵挂着丈夫。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