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涛,解读站台中国15年的三个关键词
原创 公佐 scope艺术客
陈海涛
2020年3月5日至5月14日,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用15篇微信公众号回顾了机构成立15年以来每年举办的展览活动。花费将近2小时全部读完,感叹时过境迁同时也意识到,这15年不是站台中国的15年,也不是创始人孙宁、陈海涛的15年,而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时代缩影。
2005年5月7日站台第一个正式展览:联合现场计划的展览现场
看完15年的展览内容,那些经历过的展览现场都开始在脑海中按时间顺序重新归位,早些年没赶上的展览项目则让人瞠目。无论从项目密集的排期上,还有几乎全部是行为、装置、影像等艺术形式来看,当年的站台中国真是不计成本卯足了劲要在艺术的实验性上大干一场。
回想当年高密度生猛折腾的展览项目,创始人陈海涛说起自己和妻子孙宁创办站台中国的初衷就是为国内的实验性的艺术家提供一个非盈利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生成”更具时代价值的可能性。现在看来当初热衷的艺术形式固然肤浅且不成熟,但对当下的意义来看仍具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2007年贾蔼力首次个展《疯景》展览现场,左:贾蔼力,右:陈海涛
非盈利的经营方式很快遇到了困难,在第三年左右,站台中国开始尝试向商业画廊转型,之后在2015年草场地合约到期后迁入798,以全新的面貌亮相。看似顺理成章的发展历程其实包含了陈海涛做出的许多迎难而上的决定:机构成立后的几年用自己的钱来维持运营、在国外藏家对装置影像类作品最感兴趣的时候转而开始做架上绘画、在参加艺博会已成为众多画廊经营的首选方式后毅然退出所有的艺博会。
2011.03.12-05.31 关于绘画的19个个展现场-贾蔼力作品现场
2011.03.12-05.31 关于绘画的19个个展-宋元元作品现场
一个艺术机构的发展除了要有信念的坚持,更重要的是要做出选择和拒绝。跟风和随大流是所有企业经营的大忌,在画廊的经营上更没有一劳永逸的便宜可占,形而上的艺术从它的诞生、其背后的文化背景逻辑以及在现实中与他人他物所发生的关系。对于艺术家和经营者来说都是每时每刻永不停歇的拷问。
2013年《开始:王音独立项目》座谈现场
陈海涛的谈话与文字中有三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寻常、生成、生态,三个词在陈海涛的表述中自有其微妙的内在逻辑,琢磨起来颇耐人寻味。对于这次线上的文献回顾,陈海涛更愿意将其作为客观案例呈现给每个人,让大家了解一个画廊经营在15年的时间里是如何的生成、转型,并在各个时期的大小生态中做好自己的寻常工作。
艺术客×陈海涛
陈海涛: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创始人
艺术客:站台中国的微信公众号从3月5号开始陆续发布从2005年机构成立至2019年每年的展览资料,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似乎还没有哪家机构以这种方式呈现自己的成长历史。疫情期间的梳理与回顾赶上第十五年这个特殊的年头,在您看来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陈海涛:最初构想的15周年线下活动是做一个文献形式的展览,不会有太多作品展示,再把这些年合作过的艺术家朋友聚起来庆祝一下。但是疫情突然来了,线下活动只得取消,15年文献记录也放到了公众号展示。但就文献类型的内容来看,更适合放在线上展示。没有物理空间的成本和约束,而且从反馈效果来看更易于交流传播。
给展览归档一直是站台中国的常规工作。这次按时间顺序逐年呈现,回头看这些曾经的记录还是挺感慨的。在站台中国15年的时候,又赶上疫情期间,把我们曾经的工作梳理后展现给大家,像一个案例一样提供给业内同行参考研究,我觉得是这件事情最有意义的地方。
2019.07.07 丁立人个展《手无止境》现场
艺术客:疫情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面临着危机,但是事物都是两方面的,是否还存在些许积极的影响?
陈海涛:疫情让大家把一些工作放到了线上,看似是被形势所迫,但线上的发展一定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往好了去想,疫情让大家早早地把线上的工作提上了日程。线上线下各有利弊,身临现场面对作品的体验感不可替代,而线上能更便利的,没有客观条件限制的给观众提供一种图文并茂的,阅读式的体验,并且更易于传播。我称之为在展览现场外获得的“片面的”信息,能满足大部分无法来现场看展的观众需要。更积极地去想,这次疫情其实更加速培养了每个人线上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艺术客:2005年至2007年,站台中国几乎很少有架上绘画的展览。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影像,装置、新媒体艺术等实验性的项目,而且排期密度非常高。站台中国似乎一开始就不是当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机构去经营的,可否谈一下早期的经营思路?
陈海涛:在90年代做展览的条件是非常差的,北京那时候几乎没有一个正规像样的做实验艺术的空间。我和孙宁那时还是艺术家的身份,对创作和展览所面对的各种困难深有体会。所幸的是在创作之余,我们还做些别的事情能获得一些收入,便想做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当代艺术空间。初衷特别理想化,就像站台中国的英文Platform China,强调的是平台的概念,为当代艺术提供展示的空间,也通过平台来生成新的艺术。
早期展览项目的实验性更多是从媒介考量出发, 选择在当代艺术中是新的,鲜活的或是更有未来的媒介。现在来看,站台中国的初期也代表了整个当代艺术初级的一些时代特征,很不成熟但充满热情。同时期前后也有几家机构都在进行实验性的项目,进行着以平台生成艺术的尝试。通过这次十五周年的回顾,我们可以退回到当时去回应那个时代,了解那时的艺术是如何生成的。那个时代对于当下,哪怕再过许多年回头来看,依然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2019.09.27 马可鲁个展《自述》现场
艺术客:早期站台中国持续进行了许多国外艺术家的项目交流,后来逐渐减少,感觉将关注点全部放在国内的艺术家上。可否谈下这些年您对于国际化的艺术交流的看法,以及中国艺术创作在世界中一直以来境遇的变化?
陈海涛:早期站台中国作为一个非盈利平台,设置了一个长期的国际艺术家驻留外派的交流项目。通过这个项目带来的一些国际化往来,站台中国开始了解并逐步参与到国际的艺术生态当中。真正对国际的艺术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后,我认识到站台中国乃至整体的国内当代艺术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突破,媒介的新颖,其实都是非常浅层次对国外的学习借鉴,甚至是模仿。慢慢我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本土文化,或者是对本土艺术反思度比较高的创作,这是站台中国参与到国际艺术生态后发生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和西方长久以来都是相互好奇的,比如80年代几次美术运动都是信息闭塞下产生的对西方现代及后现代艺术爆发式的模仿和挪用。而国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好奇则造成了2000年后的当代艺术市场井喷,但很快西方就失去了兴趣,到现在几乎完全没有兴趣了。
经历了中国艺术发展的30年,在当下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再像曾经一样去借鉴模仿西方的艺术潮流,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将自己孤立起来。艺术更多要关注的是有关自己的身份、自身的文化,越深刻地认清自身才能越清晰地了解外部的世界。
2019.11.17 袁运生《生命的赞歌》现场
艺术客:2011年似乎是一个挺重要的年份,“关于绘画的十九个个展”举办后,架上绘画的展览明显多了起来,这是否是站台中国开始“商业化”的一个标志?
陈海涛:如果真回到那个时代,绘画依然是一个被人感觉非常落后、非常边缘的门类。那是一个用媒介去划分先进性的时代。那时西方的买家更关注国内的影像装置类作品,出于对国内新事物的猎奇,他们已经不想看到绘画作品了,更不要说像站台中国当时做的那些脱离于西方趋同价值观外的绘画作品。
画廊经营中绘画内容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但不能说是站台中国“商业化”的标志。我更看中的是在潮流风气下能够守住自己不随波逐流,在表层的浮躁下能深入去挖掘自己的艺术作品。在绘画被大环境认为特别保守,特别落后的情况下,依然还有一些人在绘画这个很本体的语言层面上工作,我认为是特别可贵的。
艺术客:再谈谈“坏画”。这个概念前些年引发了圈内的热议。而站台中国合作的许多艺术家在当时被冠以“鲁美风”“东北风”也都被纳入了“坏画”这个概念而被讨论。站台中国在选择艺术家合作上有怎样的偏好?
陈海涛:我自始至终都不太认同这样“坏画”这个说法。其实“坏画”就是无非引进的西方的一个展览的名字而已,代表着某种风格,最终成了被过度粗糙的使用一个词。
就画廊合作艺术家的风格来说,尽管我和孙宁都是鲁迅美术学院出身,但合作的艺术家也自全国各地。外界对站台中国“东北风”的形容可能是因为当时我们有比较强的一个北方的艺术家阵容,从这点来说的确体现了我们的一些选择倾向。历来在世界上北方寒带的文化理性而沉重,北方人可能自然对偏于凝重、严肃的这种东西可能更有兴趣一些。
2020年十五周年展览现场
艺术客:2019年站台中国做了丁立人、马可鲁、袁运生这三位“老先生”的展览。三位老师的作品于当下有哪些特殊的引导意义?是否可以看作是重新修正当代精神的“新鲜血液”?
陈海涛:站台中国的艺术家结构在调整,这三位老师去年的展览就是调整后的呈现。我们曾经对“当代”的理解是有问题的,最初以媒介为先,以表层的热闹为先去理解当代,那是非常浅显的。随着不断的沉淀深化,我们对什么是“当代艺术”也一直在追问。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对时代有所启示,更能体现对时代的反思?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用美术史上的时间轴和浅显的媒介形式来试图界定“当代”的概念的话,三位老师曾经的工作和成就很容易被忽略,所以我会把他们重新提出来回应我们今天怎么去理解当代。并不是回溯他们在历史中的成就,而是用历史去反观我们怎么去思考今天的问题。
2020年十五周年展览现场
艺术客:站台中国有许多次以“寻常”命名的展览,“寻常”这个词对您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陈海涛:“寻常”是我对艺术本体关注的一个点。这个“常”可以理解为日常、常态和基本道理。我感觉这个时代对一些基本性的东西过于忽略,我们有土壤去生成新事物和创造力的时候反而要反观什么是“常”。有的时候去看艺术家作品的时候我也会从这样的角度去考量,更关心承载创作的是什么样的基础。
艺术客:随着疫情好转,艺术行业也在慢慢的回暖。站台中国未来有哪些新的规划和布局?
陈海涛:战略性的计划不变,但是战术上要有不断的调整,例如这次面对疫情的应变能力。如果从长远的规划的角度来讲,站台中国要深化的去做艺术,而不是简单的去做商业。作为画廊来说,真正的效率就是你选择艺术家的准确性,对他们艺术判断的准确性。画廊不是个现炒现卖的生意,也不要过分强调画廊的金融属性。从业了十五年,我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把站台中国放在更长远的一个时间周期内去衡量。
撰文/公佐
图片/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 end -
扫码购买《Scope艺术客》第30期!
佳士得香港回应确诊新闻、Banksy“现身”伦敦地铁、两大博览会取消、艺术的夏天来袭。。。" 艺术客 · 一周
她被柯布西耶嫉妒,却被设计界遗忘了数十年 | 艺术客 ·2020春夏刊
梁缨 左手传统,右手当代 | 艺术客 · 现场
《艺术客》杂志“云”传播矩阵
主编 郭静
执行主编 顾博
编辑 张酉浠/徐伟/李珺
设计总监 曲嫣
广告总监 刘怡
顾问:范迪安/尹吉男/徐冰/张子康/吴洪亮/赵力/邵亦扬/王春辰/黄笃/徐累/方振宁/李振华/朱朱
原标题:《陈海涛 解读站台中国15年的三个关键词 | 艺术客 ·现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