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白居易遭人歧视,写下一首诗,可惜很多人都只会前半部分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当年桃李满天下的孔子放下身段,拜七岁的稚子为师,传为千古美谈。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孔子那般胸襟。

  就像16岁的白居易,就曾遭人白眼。

  公元787年,16岁的白居易进京赶考。

  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般考生都会带着诗稿拜访名士,以求扬名。

  白居易也不例外,那时他就带着自己的作品上门拜访名士顾况。

  顾况此人,我们如今看来声明不显,但他当时比起初出茅庐的白居易牛多了。

  而且他还有一段“红叶传情”的爱情故事。

  相传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书生顾况在河边游玩突然发现一片红叶,上面写着“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原来是上阳宫中的宫女所写的宫怨诗,顺着宫中的水道竟漂流到了宫外。

  顾况见此,一方面觉得好奇,一方面也为女子的才情所折服,于是也在红叶上写下一首诗。

  并将这片红叶由水道传入宫中,没想到竟真的和那女子联系上了。

  从此两人便开始通过红叶传递爱恋。

  安史之乱后,宫女趁乱逃出皇宫,和顾况相会,两人从此恩爱到老。

  如今我们看来,“红叶”传情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但在当时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这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再说回他初见白居易那段。

  当时的顾况并不知道这位年轻人将会成为诗坛霸主,所以一开始就带着几分轻视。

  他看着白居易的名字,调侃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意思就是说长安物价很贵,你一毛头小子想在这里站稳脚跟可是不容易啊。

  可当他看到白居易的一首诗时,却是脸色大变,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小子文采非凡,想在长安混饭吃,太容易了。

  那么这首让顾况前倨后恭的到底是那首诗呢?

  这首诗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或许我们更熟悉的是它的另一个诗题《草》。

  这首诗我们小时候都学过,但当时我们都只学了前半部。

  其实这首诗的真正主题恰恰是后半部分。

  诗题“赋得”,说明这是一首应试之作,这是古人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

  诗歌前四句描写的是古原上的野草,侧重赞美野草的生命力。

  原野上的青草开得正茂盛,每到秋天便枯萎,春天又复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荣有数。

  即使是大火也无法将它消灭,一到春天,微风一吹,便又生机勃勃。

  烈火燎原,是何其惨烈,可是这样强大的毁灭力量,却无法根除野草。

  毁灭的力量越强大,野草复苏的顽强精神就越显得难能可贵。

  春风化雨时,它以迅猛的涨势,重新覆盖大地,这是对大火凌虐的最佳回应。

  诗人这里不只是在赞扬野草生命力之顽强,也是在向世人传达一种信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接着的后四句以野草之盛衬托离别之苦。

  漫漫古道已渐渐被芬芳的野草所覆盖,绿草沐浴在阳光下,连荒城也显得生机勃勃。

  他今天又在此地送走了好友,离愁别绪就像这萋萋芳草,无边无际。

  这里前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环境:大地春回,绿草茵茵,一片春光烂漫。

  可是他却在这样明媚的春光中送别友人,心中的哀情正如野草疯狂地生长着,就像李煜所言“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古人写诗讲究委婉,经常到最后才揭晓本意。

  白居易的诗歌本来都比较通俗易懂,直抒胸臆,如《长恨歌》、《忆江南》,像这样到结尾才露本意的倒是比较少见。

  我们一般人都只知道前四句,殊不知若想体会诗人的心情,必得从后四句来看。

  全诗看来,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字字含情,句句有味,难怪顾况看了也忍不住夸奖。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