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干线·散文”王志英|家乡这十年
作家新干线
家乡这十年
十年是个很特别的时间跨度。它足够长,让一些长期的变化可以发生;它又足够短,让我们不至于忘却以前这个地方是个什么样子。
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我的家乡——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小张坞村的变迁,我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我回到家乡调研了三个多月,还“穿越时空”,亲自目睹了家乡的巨大变化。
正是这一粒粒细小的泥沙,凝聚起巨大的力量,堆积成令人魂牵梦萦的故土,堆积出我们祖国的万里江山。
历史的车辙不断向前,留下的记忆永远不会磨灭。我敢断言,党的二十大后,我的故乡会更好,更美,更强大!
从煤油灯到组合节能灯
就采光而言,煤油灯算是一个时代。煤油灯之前,还有一个小油灯的漫长岁月。
小时候村里唱家戏,台口总要吊着两只大灯盏,厚厚的,张口型,里面放着几条粗灯芯,灯盏里倒着好多食油。食油是从本村油坊提来的,因此我们说它是“官油(集体的油)壮捻(很粗的灯芯),照亮戏园一片。”
在村民的家里却是“私油细捻”。那是一种比台口灯盏小得多的小灯盏,灯盏下面焊着一根铁管,铁管下面是一个圆形底座。只要点着灯,屋里就有一股昏暗的光亮。如果纳鞋底,上鞋帮,缝衣裳,做丝线活,就得坐在离灯光很近很近的地方。
后来有了煤油,戏台台口就改成了汽灯照明。
汽灯,没有灯芯,灯头就是套在灯嘴上的那个蓖麻纤维或石棉做的纱罩;上部有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由于纱罩是经过硝酸钍溶液浸泡而成的,所以当纱罩遇到高温时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能将周围十几米的地方照得通亮通亮。
与汽灯相对应的是家里的自制煤油灯,以及后来出现的玻璃罩煤油灯。
再后来,随着社会电力的发展,供电局在小张坞村建起了一个“变电站”,村里才有了路灯,家里也安装上了灯泡,有的还安装上电棒;
这十年更上一层楼,安装上了节能灯,进而又安装上了组合节能灯,钱是越花越少,光却越来越亮,整个小张坞村,一到晚上都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从棉花柴取暖到用电器取暖
小时候,天气非常冷。我们上小学的学生,为了取暖就轮流着从家里抱棉花柴取暖,虽然教室里暖火了,人的眼睛却熏得直流泪。 后来改用火炉子取暖。火炉,是用砖砌成的土炉子,燃料是用碾细的晋城煤加上适量的水和土抹制而成的,老百姓叫它“泥基”。用“泥基”烧火炉,比起用棉花柴生火好多了。用火炉子取暖,在小张坞村沿用了几十年。
再后来就改用铁火炉,用烧钢炭取暖。
社会上发明“蜂窝煤炉”后,又有人发明了蜂窝煤炉带暖气片,便有不少人用蜂窝煤炉取暖,好处是成本低,还干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又有了家用小锅炉。小张坞村就有些人买了小锅炉、暖气管和暖气片,供暖时间从早上起床烧到晚上睡觉。
这十年,政府又采取降低电费的办法,免费给村民家安装了空调或电器,用电器取暖,老百姓高兴地直呼:“党和政府万岁!”
从摇把电话机到智能手机
原来,小张坞大队有部摇把电话机,黑色的,上面放着听筒,旁边有个摇把,用长长短短拨电话;后来,揺把子座机又变成了拨号座机;拨号机又变成了“按号”机。
再后来,村里就有了BB机、“大哥大”,手机,有的家庭还安装上了电话座机。
这十年,村里普及了智能手机,几乎家家都有,有的户还有几部智能手机呢!许多人也玩起了“微信”,村里还成立了两个“小张坞村网格便民群”,共有770多个用户。他们用微信交朋友,用微信发短信,用微信看新闻,用微信发文章,用微信看戏曲,用微信种庄稼,用微信支付购物和导航……几乎成了“一部手机走遍天下”。
从人力收麦到机械化收麦
过去的麦收,靠的是人割、人捆、人运、人碾、人扇,人晒,因而得经过下面几道手续:过麦场,备农具,割麦子,捆麦子,拾麦穗,运麦子……
人常说:“谷黄麦黄,绣女下床”。麦收的那一个多月,村里不分老幼,不分男女,女人们又不分大脚和小脚,统统上地割麦。割不了三条腿割两条腿,割不了两条腿割一条腿,这就叫“龙口夺食”。
运麦子,就是用牲口拉,人力运。人力运麦中,办法也很多,先是用“独轮车”,后来用小平车;没有运输工具的家就用人担肩挑,一句话,就是要想着法儿把地里的麦捆运到碾麦场,叠成麦垛。
然后就进麦场,摊场,碾场,擞场,起场,扇场(或扬场),晒麦,入库。前前后后少说也得一个多月。一个多月后,人们就会望着粮仓,闻着麦香,哼着小调,提着用新麦面做好的礼馍同婆娘、孩子一起相随着到岳父岳母家去“走麦罢”,这在我们村里已经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十年,麦收就大不相同了:再没有那么紧张了,也没有那么忙碌了,所占的时间也很短很短,只需要请来一台联合收割机(甚至自己就有),再把汽车(或拖拉机、农用车)开到地头,然后就等着把粮食装进车里,运回来后再晒干扬净就可以入库,这叫“机械化收麦”,比起原来的人力收麦,既省时,又省力,还省钱!
从锅灶到电磁炉
锅灶大致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柴草灶、炉火灶、煤气灶、电磁炉。
柴火灶是小张坞村最普遍的一种原始锅灶,燃点低,火力弱,不耐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里有了“炉火灶”,烧料是焦炭和钢炭,但因为费用昂贵,小张坞人一般用不起。但小张坞人模仿性很大,他们仿照铁炉盘起了土炉,烧泥基。后来,小张坞经济发展了,买铁炉的人也多了。
社会向前发展,锅灶也不断改进。于是,有了蜂窝煤炉,火力虽然比大铁炉小一点,但小型方便,便宜耐用,更适合于农村,小张坞村便蜂窝煤炉化了。
这十年,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得到了一种副产品——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新型燃料,热值高、无烟尘、无炭渣、价格低,加之操作方便,便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煤气罐”和“煤气灶”便应运而生。用的人多了,换煤气罐就成了一种生意,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这十年,又出现了一种“电磁炉”,因为火力高,速度快,成了人们喜爱的“洋锅灶”。
从土炕到木床
小张坞村的土炕,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初解放时,土炕比较小,下面用胡基(土坯)做腿,上面放上干透的“炕泥基”,炕泥基上再抹上一层泥。炕檐下留有一个放鞋的“幺窝”,“幺窝”两旁的上方,有两个“火门”,是供冬天烧炕用的。
富人家的土炕和穷人家准备结婚用的新房,一般都比较华丽,表现最突出的是“炕围画”。
“炕围画”分布于土炕三面墙下部,寓意颇深,有露籽的石榴,寓意是多子多福;有喜鹊登枝,寓意是喜事连连;有花鸟虫鱼,寓意是美满幸福;有胖娃迎福,寓意是家丁兴旺……每幅画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给人以美的享受。
随着家庭的富裕和孩子的增多,小炕不够用了,父母便纷纷拆掉炕沿上的单表胡基,推倒两头的炕台,为了美观,又在炕沿上用白灰平铺一层“漫砖”,这种砖比普通砖宽,也薄,看起来美观大方。
后来,有人觉得晚上睡觉翻身困难,便试着盘起了大炕,宽炕,能横着睡,多时能睡七、八个人,小张坞叫它“朗当炕”。因为这种炕,优点颇多,不长时间便遍及了。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栽果树的人多了,农民们的取暖意识也强了,有心眼的瓦匠就与时俱进,将“朗当炕”改造成了用青砖做腿,用特制预制板做“炕泥基”,盘成“水泥炕”。炕内弯道多多,拐来拐去,炕角还设有“控制门”,一天只需烧几小把果树枝,就会使水泥炕24小时保持温暖如春。
这十年,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加速,小张坞村人都在城市里买了楼房,就是没有进城买房子的人也改造了农村旧房子,不少人在新建的房子里安上了电锅炉或壁挂炉,买来了两米宽的“双人床”和“儿童床”,于是乎,原来的土炕就退出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从步行到代步车行
小张坞村人原来出村办事,都是步行去,步行回,号称坐“11号汽车”。
后来,小张坞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几乎家家户户都买回来了自行车,自行车便成了代步工具。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生产需要,村民们又购置回大量的三轮车(俗称蹦蹦车)和电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又成了村民的代步工具,骑上它上地,骑上它送肥,骑上它打药,骑上它下果,骑上它卖果……成了小张坞村村民离不开的“情人”。
这十年,村里买回来好多小汽车,也买回来许多轻便电动三轮车。他们坐上电动三轮车,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带着老伴,沿着环村大道跑来跑去,王新朝就是这样把病跑好的。
纵观几十年,小张坞村村民就是用自行车、电动车、电动三轮车代步的,同祖父辈比,同父亲辈比,无疑是掉进了福窝窝。
从独轮车到电动三轮农用车
解放初期,村里的短途运输靠的都是牛(马、骡、驴)拉铁木轮大车。一些富裕人家探亲或出门办事乘坐的则是精致的带顶蓬的铁木轮轿车,也称细车。
初级农业合作社成立不久,政府号召“多积粪,多打粮”,家家户户立马在门口挖起了“积粪坑”,可到往地里送粪时,傻眼了。因为队里只有几辆铁木轮大车,要想把粪送完,就得等到泼猴害眼。谁知一夜间,木匠杨安伍竟参考外地式样做了一个简单的“独轮车”,小小的木轮,低低的个子,加上一个架子,再做两条腿儿,就可以放上两筐粪,支支扭扭地往地里送粪。社员一看,觉得比人担肩挑强多了,就都找木匠给自己家也造上一个,于是,家家户户都有了“独轮车”。“独轮车”成了小张坞村不可缺的运输工具,还登上了报纸头条呢!
农业社时,特别是高级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队开始使用胶轮大车或四套胶轮马车。胶轮大车,不但威风,而且坐着舒服,很快就淘汰了铁木轮大车。
上世纪60年代初,小平车(也叫拉拉车)在小张坞村悄然兴起,成为农家的四大件之一。由于当时畜力车辆不足,生产队一些农活,如送粪拉土就由人拉小平车辅助进行。
1980年,小张坞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些家庭购置了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亦耕亦运,最多时,全村就有50多台。
后来,农用三轮车(俗称蹦蹦车)就统治了小张坞村。
这十年,家家户户又把原来的农用三轮车换成了农用电动三轮车,甚至一家就有几辆。为此,家家户户的大门都由原来的小门改成了可以进出小汽车和大型农用电动三轮车的大门。现在,村民们都开着电动三轮车上地,开着电动三轮车拉货,开着电动三轮车进城,开着电动三轮车走亲戚,电动三轮车已经成为村民家常便当的交通运输工具。
从单一种植粮棉到粮食林果并重
小张坞是一个传统农业村,长期徘徊在传统农业的框架里。前些年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以桃、果为主导的种植结构。
这十年,又在中央强调粮食安全生产的情况下,村“两委”又进一步调整了种植结构,实现了粮食林果并重的格局。林果中又以梨、桃、葡萄为主。目前,全村栽种经济林3000多亩。粮食3000多亩,年产值达2200万元,人均收入一万元左右。
从关注民生到硬化道路
前些年,小张坞村“两委”大力改善民生工程,拆除违规建筑80余间;硬化巷道9条。
这十年,村“两委”又修建改造主街下水道1200米;硬化巷道9条;改造田间循环路17公里;改造村北至五级站道路1公里;栽植各种景观树木3500余株。一个环绕全村,四通八达的主体路网已经成为小张坞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和谐枢纽与文明骨架。
从构筑和谐社会到举办日间照料中心
这十年,村“两委”始终把家庭和睦、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做为大事来抓,广泛推广“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运城银鹰黄金珠宝公司董事长介安治致富不忘乡民,连续几年都要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赠送高档棉被,暖手宝等物品,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在此基础上,村“两委”又投资45万元建造了一座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共计500多平方米,能接纳30余人,不仅解除了乡民们的后顾之忧,还是一项暖民心的善举工程!
从四眼甜水井到农村供水城市化
由于小张坞村地表处于咸水水带,所以全村只有四眼甜水井。
后来,为了解决含氟量高的问题,村里又在西北角农场,打了一眼深井,建了一座水塔,把供水管道铺到了各个巷口,定时供给村民吃水。
再后来,由于水位下降,小张坞村“两委”又在学校打了一眼更深的深井,供水管道直通各家各户,定期供水。
2006年,盐湖区进入统筹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阶段。那一年,盐湖区在总结全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城乡一体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成果。通过“资源整合,统筹规划,集中连片,城乡一体”的模式,实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小张坞村这才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困难和吃水安全问题。
从土井、深井到引黄深井双配套
解放前,小张坞村几乎没有水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小张坞村才开始打井,50年代打了30眼土井,60年代打了20眼“大锅锥”井,70年代及其以后打了20眼深井。
提水机具也不断升级换代。最初是辘轳水斗,合作化后多为牛拉或人推链式水车,再后,就由人畜动力变成机械动力,先是锅驼机、后是柴油机,汽油机。农村供电后,又变成了离心泵,潜水泵。
进入70年代,运城地委、行署决定开建尊村引黄灌溉水利工程。此工程,西起永济尊村,东至夏县,总干渠长81公里。盐湖区(原运城县)是工程中最大的灌溉区。1976年冬,运城县发动组织5万水利建设大军,在永济工地和本县积极参与引黄工程建设。经过三年多的连续奋战,1980年完成引黄骨干工程后,从1980年7月开始,运城县委县政府又狠抓引黄渠配套工程建设。小张坞村就是那个时候完成黄河水进村、进队、进地配套工程的,从此,小张坞村实现了深井与引黄工程双配套,实现大水漫灌模式,使全村7080亩土地全部实现了农业水利化。
从犁楼耙耱到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过去,村民耕作都用传统的农田耕作机具,如犁、楼、耙、耱等。1953年后,开始使用新式步犁和双轮双铧犁。
1954年,麻村建成山西省第一个国营拖拉机站后,各个乡镇或人民公社都相继成立了拖拉机站。
从1960年后,小张坞村开始用拖拉机耕地。
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田间耕作开始时还靠牲口。后来,就逐渐使用开了中、小型拖拉机,许多家庭还购置了手扶拖拉机。
这十年,随着生产的大力发展,村民购置回许多拖拉机、灭茬机、播种机、旋耕机、脱玉米机等,配备了各种农机具,为大生产服务。久兴农种植合作社还用农用植保飞机喷洒农药,为农民再往前走一步做出了榜样。
从断断续续送电到实现农业电气化
小张坞村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供电,但越是农忙的时候越肯停电,连浇地的村民也得睡在井台上等来电。
1981年前半年,供电部门在小张坞村建成一座“小张坞变电站”,12月开始正式运营,电力才算正常走进了小张坞村,而且不管农忙农闲基本不停电,既促进了农业生产,又方便了生活用电。
上世纪80年代后,特别是这十年间,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电磁炉、电脑、空调等家用电器大量涌进小张坞村,小张坞村初步实现了电气化。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故乡巨变就是祖国巨变的缩影,它用不可辩驳的事实,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之路。让我们点燃新征程的豪情壮志,凝聚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迎接祖国的更大胜利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予以删除)
责编
杨志强
作者简介
王志英, 笔名鲁峰 ,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 。曾任原运城市委(今盐湖区)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