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政策】北京联合大学: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

  【高招政策】北京联合大学: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

  原创

  教育面对面RBC

  教育面对面RBC

  2022-04-27 16:19

  晨雾 / 转帖

  

  嘉宾: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鲍桂莲

  

  1、教育理念先进

  我校坚持OBE的教育理念,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何为OBE?就是“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我校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能力发展需求等进行调研,以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据此来细化明晰毕业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专业选择余地大

  我校是北京市属唯一的综合性大学,现有本科专业7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专业选择空间,基本上想学的专业在这里都能够找得到。

  

  3、优势特色专业多

  我校的旅游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学、软件工程等8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闻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4个专业是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此外,我校还有3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北京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个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认证),有近20个专业进入全国排名前20%。

  他们在多年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财务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财务管理的505所高校中排名5.74%,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知行思创”的人才培养理念,接轨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将CIMA课程模块嵌入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为学生考取境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了便利。若对这些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予以重点关注。

  

  4、师资力量雄厚

  我校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近1550名。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0人、长城学者9人、北京市优秀人才2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科研团队25个等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

  我校教师在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全国微课比赛、北京市微课比赛等大赛中多次获奖,很多课程被评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我校还有 90门课程入选2022年3月28日正式上线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量居市属高校首位。

  近年来,我校教师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3项,获批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53项,教师获批专利868项。

  

  5、成长成才通道多

  我校积极推进实施学分制改革;试行双学位、第二专业及辅修专业制度、微专业制度、转专业制度、校级实验班等, 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通道。

  此外,作为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理事单位和成员校,我校学生能够跨校际选修其他成员校涉及文学、艺术、医学等11 个学科领域的优质课程, 辅修其他成员校类别丰富的专业并获得辅修证书。我校还实施“名校访学计划”,选派优秀学生到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部属高校开展访学,为学生打造更宽广的学习平台。

  

  6、实践教学平台强

  我校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不断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目前,我校已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个、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 个、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3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 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等一大批的国家级、市级和校级的实践教学平台,强力支撑我校实践教学的需要。

  

  7、国际交流机会多

  我校与亚洲、欧洲、美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双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在校生交流项目等,例如英国斯旺西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俄罗斯全俄对外经贸大学等。我校还设立境外学习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出国(境)交流项目。

  

  8、转专业政策灵活

  新生入学后,一、二年级第二学期有机会申请转专业,转专业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申请院内转专业,也可以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近两年有300多名学生成功实现转专业。我校力争通过转专业政策使一部分优秀学生、有兴趣的学生和确有特长的学生有机会脱颖而出,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9、获奖机会多

  我校建有重点突出的学科竞赛体系,其中校级学科竞赛就达30余项,每年参与人次7000多人次,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300多项。

  我校还积极打造“启明星”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近五年来,“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立项和结题2375 项,其中国家级200 项、市级918 项,参与学生近万人次,发表论文389 篇,申请专利56 项。

  我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发布的《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居全国高校198位(竞赛获奖301项,总分60.01分),北京市属高校第三名。

  

  10、优质就业率高

  就业工作被列为校院一把手工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例如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我校设有创业基金、创业园和孵化园,指导学生创业;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我校设有就业帮扶基金,多渠道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就业单位遍及政府机关、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各行各业。我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北京地区示范性就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