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东华理工大学:在专业课讲授中用好思政这捧“盐”

  编者按:近日,《中国教育报》第七版《高教周刊?思政》头条以“在专业课讲授中用好思政这捧‘盐’”为题,专题报道我校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于春风化雨中帮助学生获得人生启迪、精神力量的课程思政实践的生动事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将相关内容转载如下:

  

  在专业课讲授中用好思政这捧“盐”

  通讯员 朱天星 本报记者 甘甜

  “近年来,大家应该都切身感受到了疫情对世界的深刻影响吧?今天的课后口语练习作业是请同学们用英语讲一讲自己的抗疫故事、体验、感悟与思考。”这是东华理工大学“中国文化概况”课上,外国语学院教授廖华英为本科生开讲第一堂课时的情景。她要求学生课后制作“抗击疫情下的中国故事”微视频并在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目的是“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融入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教育”。

  本学期,一场场将思政之“盐”溶入专业课程的教育活动在东华理工大学如火如荼地开展。建筑设计课程阐述“两山”理论、地质学课程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古代汉语课程讲述“中国精神”……当前,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于春风化雨中帮助学生获得人生启迪、精神力量的课程思政实践,已成为东华理工大学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行动自觉。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依托课程举办“中国文化外语微视频大赛”,持续6届万人参赛,百所高校齐参与,8个语种,20多个国家,2000多个微视频……这是该校“中国文化概况”课带给世界的辐射。

  起初,“中国文化概况”只是一门针对本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文选修课。这门课的讲授,廖华英坚持了22年;对这门课“思政元素”的持续深入挖掘,她也坚持了22年。

  让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文化,让语言的力量和红色文化传播有机结合,廖华英探索了一条突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新路。

  课程创设之初,没有教材,那就自己编!很快,廖华英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化简介(英)》,2006年立项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逐渐摸索出了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在慕课建设、线上课程的应用和推广、线下翻转课堂实践、校园文化实践氛围营造、校外社会实践历练等全过程开展课程育人的教学模式。

  渐渐地,“中国文化概况”成了“秒抢”课,每年有5000多人选学,成为江西省高校校级互认学分课程中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不仅如此,该课程还先后入选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等,已应用于全国300多所高校,拥有近百个国家的60多万名中外学习者。

  2016年开始,廖华英还指导学生开展手语公益慕课项目的校外实践,并研发“中国文化(汉语+手语版)”和“手语导诊”公益慕课,为聋哑学生、留学生和手语专业学生等特殊群体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打造优质学习资源,并面向全球开放学习,共计千余人受益。

  与廖华英一样,该校不同学科类型的教师,都紧密结合专业特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找准“角色”、干出“特色”。

  目前,该校课程思政已覆盖全校各专业各类课程,贯穿于课程建设、课堂授课、教学评价全过程,校内评选出368个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师和教学团队,相继编印出版了30万字的《外语类课程思政案例教程》和29万字的《地质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和“工业分析”两门课程获评江西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获评江西高校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8门校级课程被立项为课程思政示范(特色)课程建设项目。“课程门门有思政”和“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生动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

  “铀资源是核工业的粮食,我国铀资源供应缺口巨大,为什么不从国外直接购买?”“为什么要进行矿山土地复垦?”“地矿行业艰苦,我该不该转专业?”……面对学生的询问,地球科学学院教师时国下意识地推一推眼镜,思考片刻,再娓娓道来。他知道,这些问题背后折射的是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课题。

  培养稳定的核地学人才队伍,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作为核工业特色高校,该校毕业生大多要奔赴艰苦边远地区,这需要高校价值引领的思政育人功效即刻显现。但思政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何打通这“最后一公里”,成为思政育人工作的难点。

  在时国看来,“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对思政课的替代,更不是在专业课上留出专门时间“讲大道理”,而是“通过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尤其是融入校本文化中特有的核军工精神,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深受教育”。

  教师们达成共识,地质类课程既要阐述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又要讲好蕴含其中丰富的思政内涵:服务社会需求的家国情怀、力铸大国重器的攻坚克难精神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等。

  经过两年的“课程思政”实践,时国担纲授课的“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深受学生欢迎,也启发他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学校特点出发进行顶层设计。目前,该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学主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教学单位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学校先后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方案、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等制度。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持续推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引领青年学生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

  从“他育个育”到“自育全育”

  “什么是斗拱?”“身边常见的榫卯结构有哪些?”“一张A4纸能承重多少?”伴随着纸桥游戏的开场和一连串新奇的提问,南昌市昌北二小青岚校区的小朋友们踊跃尝试。

  这堂课的“老师们”是来自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他们手中自制的北京天安门、港珠澳大桥、南昌滕王阁等国内知名桥梁、建筑模型,引得小朋友们惊叹连连。

  从独木桥到赵州桥,从泸定桥、卢沟桥到南京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伴随震撼视觉的图片、视频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大学生们带着小朋友们领略了从古至今中国桥梁的变化发展,感悟国家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强盛。

  聆听者变身讲述者,这样生动的实践教学,已经持续了近3年。“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我们期盼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项目化、专业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进校园。”班主任诸老师热情欢迎志愿者们再来。

  活动结束,孩子们意犹未尽,把志愿者们团团围住,不舍分别。大三学生董伟比孩子们还兴奋,因为“从专业和思想上都有收获”:桥梁建筑发展的历史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微缩版的百年中国史,这些课堂实践既激发了小朋友们对建筑的兴趣,也推动了自己使用专业知识理解国家科技规划和发展战略的能力。

  “进入新时代,我国建造技术突飞猛进。中国桥梁和建筑如今在全世界都已成为闪亮的名片。”该院党委副书记李明东说,“这些‘第一’‘之最’的桥梁建筑背后,蕴含的是党领导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我们把这些生动案例融入专业课教学,引导青年学子将理论与实践贯通、历史与现实贯通,促使大学生通过‘学’与‘教’的身份转换,跳出原有框架,不断完善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实现‘他育’到‘自育’、‘个育’到‘全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