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活体生物电传感器,将全细胞生物传感器用于环境污染监测

  有关传感器的研究工作有很多,什么样的才能获得 Nature 的青睐?正在剑桥大学做博后研究的苏林,可能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图 | 苏林(来源:苏林)

  近日,他和读博时所在团队研发的活体生物电传感器终于正式公开,相历史片关论文已被Nature 录用。

  

  (来源:Nature)

  

  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学“结合”出一款传感器

  据介绍,针对环境污染物,活体生物电传感器可以实现快速生物电传感检测。此前,生物传感领域内的响应信号,需要二次转换为电信号,以便进行程序分析和传输,这导致响应时间通常比较长。针对这一限制,该成果进行了优化和突破。

  对于环境污染的监测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监测,一直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挑战。污染物质的释放往往是动态和瞬时性的,因此需要对可能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

  传统方式一般通过定时定点取样,然后送回实验室利用大型仪器进行测试,在时效性上存在明显的劣势。

  目前,结合生物传感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学界已经开发出了可在现场部署的生物传感器。但是,大部分传感监测输出的信号都是视觉信号,比如颜色的变化和发光等。

  尽管部分生物电传感器可以利用改造后的电活性微生物,对特定物质进行识别并直接输出电信号。然而,这些传感器都依赖基因的转录调节,检测过程中需要历经从 DNA 转录成 mRNA、再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故其响应时间一般在 30 分钟甚至更久。

  另外,水体中富含着各类化学物质,也时刻会发生环境条件的变化,比如温度、pH、水速、含氧量等。这些往往会对传感器信号造成干扰,致使信噪比降低、以及响应时间被拖长。

  而此次研究结合合成生物学、电化学、材料科学等,让监测目标污染物的时间被缩至三分钟,并能直接输出电传感信号。

  

  (来源:Nature)

  其主要包括以下三项突破:

  第一,该团队构建了一条来自四种不同生物、横跨两个不同生物域的氧化还原酶所组成的人造电子传递通路,实现了对于目标物质的识别、信息传递、以及对于监测过程的能量供应。

  第二,研究人员使用蛋白质开关,来对电子传递过程进行控制,响应时间短,非常适合对环境中的瞬时污染物排放进行持续监测。

  第三,课题组利用水凝胶材料和导电纳米颗粒,对改造后的微生物进行封装,在防止微生物逃逸到环境中的同时,还提升了传感信号的信噪比。

  可以说,这款活体生物电传感器在很多领域都具备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环境监测方面。而且,在传感通路的设计上,课题组采用了模块化构思,因此理论上每个模块都能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修改和设计。

  另外,在智慧农业、助力工业废物处理和水安全、甚至远洋深海资源探测上,这款传感器都能发挥作用。

  对于本次研究,一位评审专家表示:“在过去 20 年里,已有大量利用生物作为传感器的先例(例如植物在爆炸物的存在下改变颜色等),但它们存在通过生物感知产生视觉或电信号所需时间较长的限制。本文作者将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电化学进行结合,实现了待测物的传感监测。总的来说,该成果对分析化学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将引起人们对于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兴趣。”

  还有审稿人表示:“该工作对以往的生物电传感体系进行了大幅改进,并验证了将基于全细胞的生物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在基因转录过程中的延迟。”

  近日,相关论文以《环境污染物的实时生物电子传感》(Real-time bioelectronic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为题发表在 Nature 上 [1]。

  

  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美国莱斯大学生物科学系约书亚·阿特金森(Joshua T. Atkinson)博士、苏林博士是共同一作,莱斯大学生物工程系乔纳森·席尔伯格(Jonathan J. Silberg)教授、以及莱斯大学生物科学系卡罗琳·阿霍-富兰克林(Caroline M. Ajo-Franklin)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We got a 4HT sensor”

  据介绍,此次课题的最早构思源自于 2015 年“合成生物学:工程、进化与设计”(Synthetic Biology: Engineering, Evolution & Design)大会[2]。

  这分别涉及到两位人物:Caroline 教授课题组的摩西·巴鲁克(Moshe Baruch)博士、以及Silberg 教授课题组的乔什·阿特金森(Josh Atkinson)博士。

  两人的姓氏分别以 B 和 A 开头,当时两位博士的演讲海报排在最前面,并恰巧被安排在一起。

  Caroline 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微生物的电信号输出,而 Silberg 课题组主要研究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功能和蛋白质开关的构建,这分别对应了本次论文中的信号输出模块和信号输入模块。

  于是,Moshe 和 Josh 看到彼此的工作之后一拍即合,并表示:“We need to get together and talk about this!”

  之后,两支课题组建立联系并决定合作,半年后他们获得了第一笔研究经费的资助。

  苏林则于 2016 年秋季加入Caroline 课题组,一开始他接手的是另一个课题。

  2017 年夏季,苏林的第一个项目基本完工之后,正好 Moshe 的博后职位快要结束。

  “这时,我的导师 Caroline 和 Moshe 找我来参与电传感的课题。与 Silberg 教授课题组的 Josh 等人合作。项目推进并没有想象中顺利,我跟 Josh 也因此不得不延期各自的博士答辩。”苏林说。

  由于他们设计的传感通路实在是太过复杂,在三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里,研究团队都在不停地构建工程菌、验证、失败、再重新构建,如此往复。

  期间最大的挑战在于,有好几次检测了到传感信号,但是兴奋之后仔细分析发现是假阳性、或者对照组设计的不够严谨,这时只好推翻再来。

  

  (来源:Nature)

  2020 年下半年,实验开始迎来起色。Josh 把蛋白开关部分进行了升级改造,测试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再后来,Xu Zhang 博士的加入,帮忙解决了不少技术难点,也让实验进展更加顺利。2020 年 11 月底,我给两位教授以及 Josh 发了封邮件,邮件的 title 是 ‘We got a 4HT sensor’,4HT 就是我们目标污染物(4-hydroxytamoxifen)的缩写。一般来说,在邮件结尾使用‘Cheers’的机会并不多,由此足见当时的激动。”苏林说。

  

  图 | 苏林当时发的邮件(来源:苏林)

  项目的后续推进变得则越来越顺,2021 年 2 月他们完成了核心数据的最后一个实验。之后大家开始分工撰写手稿。

  苏林表示:“不停地失败并坚持的过程就挺难忘的,还有 Nature 的发表周期太长了非常折磨人。”

  不过有意思的是,随着项目的推进也发生了一些地理意义上的人员变动。苏林继续说道:“2018 年,Josh 拿到美国能源部的奖学金,得以让他从休斯顿飞到伯克利跟我们一起做了大半年的实验;2019 年,Caroline 教授拿到莱斯大学的 offer 和德州的 funding,于是我们实验室从伯克利搬到休斯顿;2020 年,Josh 毕业之后去南加州大学做博后,中途暑假又飞回来继续帮忙做实验,还在我家的沙发上睡了一个多月。”

  期间,苏林跟 Josh 也成了很好的合作伙伴和朋友。他教苏林合成生物学的实验,苏林教他电化学。同时,他俩还是上下楼的邻居。那时,苏林经常端着中式料理下楼去找 Josh 喝酒,Josh 则提供德州风味的烧烤、甜品和两只可爱的猫。

  看得出来,即便已在国外生活数年之久,苏林依然保留着地道的中国饮食习惯。而他也表示:“回国工作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之一。”

  

  图 | 苏林(来源:苏林)

  出生于江西鹰潭的苏林,其本科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他说:“大二暑假时跟朋友一起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当时好像是南农的第一届),研究是真菌孢子对杂草的治理,可以算是我最早的科研经历了。”

  之后考研到东南大学生物物理专业读硕,导师是付德刚教授。当时研究的课题是纳米材料对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的促进作用。

  “硕士毕业后继续在付老师组里读博,专业方向是生物医学工程的纳米生物器件。博士期间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交流去了当时在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Caroline课题组学习合成生物学。博士论文的课题最终确定在利用合成生物学编辑微生物的电子传递,并将其应用在微生物电传感方面。”他说。

  博士毕业之后,苏林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欧文·赖斯纳(Erwin Reisner)教授课题组研究人工光合作用,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构建微生物-纳米材料的生物复合体,来实现光能的转换和二氧化碳的还原[2]。

  其表示:“我目前在剑桥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并且很幸运地获得了英国 Leverhulme Trust 和剑桥三一学院 Isaac Newton Trust 提供的三年早期职业研究员奖学金(Early Career Fellowships)。在此之后,我打算申请教职,并建立自己的研究团队。我预计在 2024 年左右开始关注招聘启事并与国内的用人单位联系。”

  参考资料:

  1.Atkinson, J.T., Su, L., Zhang, X. et al. Real-time bioelectronic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Nature 611, 548–553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356-y

  2.RICE NEWS: Bacterial sensors send a jolt of electricity when triggered. https://news.rice.edu/news/2022/bacterial-sensors-send-jolt-electricity-when-triggered

  3.University of Cambridge, Lucy Cavendish College, Dr Lin Su. https://www.lucy.cam.ac.uk/fellows/dr-lin-su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