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苏轼分享治学经验:从实践中获得智慧
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其文、其诗、其词皆流芳千古,在水利、教育等方面亦颇有政绩。苏轼一生历经数次贬谪,却仍豁达安然,并在多方面成就璀璨。这样一个“学神”似的人物,是如何治学求道的呢?从《日喻》一文中,我们或可找到爱情片一种答案。
苏轼将世人治学求道的歧途,比喻为盲者观日。生来目盲者不识太阳,于是求问于他人。有人说,太阳状如铜盘,盲者便叩盘而听其音。一日,钟声飘来,仿佛叩盘之音,盲者认为钟就是太阳。又有人说,太阳亮如烛火,盲者便摸索蜡烛的形状。一日,盲者拿到形如蜡烛的龠,又认为这是太阳。
四川眉山,三苏祠。视觉中国 供图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苏轼认为,盲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认知错误,就在于他未能亲自得见太阳,只是单纯依靠他人的描述。
苏轼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治学求道者正如盲者,虽可以从得道之人那里听到巧妙的比喻和引导,但这与试图通过比喻认识太阳无异。从铜盘到钟,从蜡烛到龠,如此辗转比喻,何时才能认识太阳呢?“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凭借浮浅的见解就去定义道,或尚未得道却凭想象言说,这些皆为求道中的歧途。
那么,道不可求而得之吗?苏轼认为:“道可致而不可求。”何为“致”?他援引两句古语来说明。孙武说:“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的学习如能像善战者一样沉稳而智慧,像工匠一样本分而专注,道就会“莫之求而自至”。在学习积累中,泰然待道自至,不强求却能最终与道相遇,这便是苏轼所理解的君子治学求道的正途。
苏轼又以学潜水为例,阐释求道之正途的体现。南方多有善潜者,他们日日居住在水边,7岁便能蹚水过河,10岁即能在水面漂浮,15岁就可潜入水中。这样的技能不是随便能做到的,“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曾有一些来自北方的勇猛之人向潜水者询问潜水的方法,但按照听来的办法下河尝试,却没有一个不被淹死的。“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不致力于学习而试图直接得道,就会重演那些学潜水者的悲剧。
苏轼对治学求道的思考,也包含着具体的现实关怀。他说:“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在该文写就的7年前,宋神宗采纳王安石意见,决定以“经术取士”。科举考试不再考诗赋与明经等科目,改考经义与策论。于是当时的学子埋头于经传注疏,尤其重视王安石所作的《三经新义》,而忽略其他典籍。本应彰显时政见解的策论,也往往沦为阿谀功绩的空疏之作。
苏轼发现,过去以声律诗赋选拔人才,学子们大多杂学旁收,对于真正的经世之道无所用心;现在以经学、策论选拔人才,学子们虽以道为追求目标,但又急于求成,忽视学习。这是治学陷入迷途的体现。
苏轼秉持的道,是传承千载的士大夫之道。道中包含着士人对家国命运的强烈关怀,对百姓福祉与天下治平的使命担当,对传承文脉、赓续道统的历史自觉。而国家开科取士的目的,也本应是选拔于国于民真正有担当、有品德、有学养的人才。空言求道却不致力于学习的人,既背离士大夫之道,也无法在未来担当大任。《日喻》一文,既阐释了治学求道的正途,又是在针砭时弊。
在他6年后写就的《石钟山记》中,苏轼践行了深入实际、亲身探索的精神。世人不肯亲自冒险考察或知晓真相却不擅表达,这固然是外界不了解石钟山的原因;但自以为是地满足于简单而荒谬的答案,这样的人更是“浅陋”。
《石钟山记》正是《日喻》一文的印证之例。而他的《代书答梁先》更是浓缩式地表达了《日喻》的治学精神:“学如富贾在博收,仰取俯拾无遗筹。道大如天不可求,修其可见致其幽。愿子笃实慎勿浮,发愤忘食乐忘忧。”
苏轼对治学求道的阐释虽历经千年,在今天仍具启发意义。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说:“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研究。“实事求是”就意味着,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切实研究,才能发现事物的真正规律。
在较早完成的《实践论》一文中,毛泽东强调,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与苏轼一样,毛泽东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一点:“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所批判的脱离实践寻求事物规律的做法,也正是苏轼所批判的“求道而不务学”。
苏轼《日喻》一文对认识论的阐释虽不尽完善,但在治学求道方式上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朴素的正途。当代青年也面临着和千年之前的学子同样的问题,苏轼告诉我们:要“学以致其道”,在探索研究中逐步积累,从实践中获得真正的智慧。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博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