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为人先,做守望生命的领头羊

  当新发、突发传染病及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团队,他们始终冲在一线,敢为人先。他们就是承担着传染病防治重任的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简称“海医二院)感染科医护团队。直面一次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们发挥全省传染病防治领头羊作用,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寄情于“医”、融情于“患”,用心用力为患者的生命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华丽转身  千锤百炼强实力

  始建于1972年的感染科是海医二院老牌的“拳头学科”,千锤百炼,如今已成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中心,是海南省感染性疾病临床重点专科,重大传染病省级定点救治专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热带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临床基地,海南省热带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经过近49年的医、教、研工作,感染科逐步形成了以感染病诊治为核心,与病原微生物学、药学、介入诊疗学等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特色学科。开设有感染病门诊、肝病门诊、热带病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5个专科门诊,有肝病、热带病、艾滋病、重症感染病4个亚专科。为突出海南地方特色,2019年7月1日正式成立热带病科,为全国首家热带疾病临床医疗科室,重点研究海南省热带病的诊断、治疗、防控、药物开发。

  感染科现有医师17名,高级职称4名,副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7名,硕、博士10名。是海南省热带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感染病专业基地、国家级及省级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在不明原因发热、各种感染病、各种肝病,尤其是终末期肝病(肝衰竭、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及艾滋病等感染病诊治和预防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年门诊量逾15000人次,年住院患者逾1000人次。

  

  舍我其谁   一马当先克“顽敌”

  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海医二院感染科作为常年与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打交道的专业性科室,平时收治病种主要以肝病、各种感染病为主,同时在“非典”“H7N9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科更是第一时间转换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科主任杜永国是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省级临床救治专家组骨干成员,海医二院是省级定点收治单位,该科是医院抗疫的主力军。他们共筛查发热病例2678人次,收治确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120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84岁,其中普通型18例,重型4例,2020年3月10日清零,无轻症转重症、重症转危重症病例,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诊疗过程零差错、患者就医零投诉、医患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不负历史使命的答卷。该科被评为海南省三八红旗集体;杜永国主任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杜永国主任、刘赞内科总护士长获得“海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陈芳云护理负责人、林云霞护士、童锦庭护士、吴坤亮医生、王强医生、吴飞玉医生获“海南医学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海医二院感染科医护人员正在义诊

     打破壁垒  多科整合创奇迹

  肝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堪称“超级生化工厂”,具有新陈代谢、分泌胆汁、合成凝血因子、免疫防御以及解毒等重要功能。在众多肝损害因素中,首要因素为嗜肝病毒感染,可导致病毒性肝炎。我国有超过7千万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2-3千万人处于肝炎活动期。如果这部分人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任其自然发展的话,肝硬化年发生率为2-10%,肝硬化患者肝癌年发生率为3-6%。该科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全院多学科医疗资源,尤其是借力该院器官移植科能独立开展肝移植的技术,实现终末期肝病闭环管理。

  海口王先生携带乙肝病毒20多年了,再加上长期熬夜、劳累,导致皮肤黄、尿黄、全身乏力。其辗转省内多家医院,由于没有得到正规专科治疗,皮肤黄、尿黄逐渐加重。最后,他通过熟人介绍来到该科就诊,胆红素高达1100umol/L!诊断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严重感染,入院就通知家属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风险。该科医疗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制定诊疗方案,积极使用人工肝抢救治疗,清除胆红素及炎症介质,必要的时候要进行肝移植。期间病情反复,经过51天的内科综合治疗,最终将王先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胆红素恢复正常,患者奇迹般地好转出院,院外长期抗病毒治疗,病情稳定。

  该科是海南省最早采用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炎及晚期肝硬化的科室,显示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肝脏功能。新冠肺炎期间,他们又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应用于新冠肺炎治疗,显示干细胞治疗可改善新冠肺炎患者预后。

  61岁的汪大爷,因全身乏力、发热, 2020 年 2 月 8 日就诊该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胸部 CT 检查提示:双肺弥漫感染性病变,符合病毒性肺炎。患者一度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随时有生命危险。诊断为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情危重,当时无特效药,无疫苗。因间充质干细胞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控以及损伤修复等作用,该科立即组织专家联合诊治,决定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经过2 次干细胞治疗,汪大爷呼吸道症状逐渐改善,病情明显好转,最终临床治愈出院。

  深耕细作  教学相长结硕果

  学科发展,人才为先。目前,该科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每年教学培训海南医学院学生300余人、住培医生近70名。学科带头人朱传龙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2014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肝病方向),作为项目主持人相继获得10余项课题资助,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美国Gilead肝病基金1项等,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

  朱传龙教授注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亚专科建设,团队成员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深耕。联合检验科、介入诊疗科、消化内镜科、移植科等相关学科,形成了以感染病诊治为核心、多学科交叉结合的诊治平台,不断提高本地区的感染性疾病诊治水平,起到辐射和引领作用。依托学术交流与质量监管平台,感染科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BRTMA)第二/三届热带医学高峰论坛。每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班。多次至基层医院进行病毒性肝炎规范抗病毒治疗及终末期肝病诊疗进展等诊疗技术推广,定期开展感染性疾病医学知识讲座、义诊、科普三下乡活动等。持续规范和提高海南省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储备了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海医二院感染科承办“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第三届热带医学高峰论坛专家合影

  此外,感染科的科研成果颇丰,近5年获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子课题)1项;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方向课题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海南省科技厅科普项目1项;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3项;海南医学院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海南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2项;海南医学院校级新冠肺炎专项1项;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内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术有专攻,做精做强,做出特色”是海医二院感染科发展的大趋势,该科在注重学科均衡发展的同时,不断创造条件加强学科细分,提升医疗技术层级,不断填补海南医疗技术的空白,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同时,科室也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围绕“健康海南”建设目标更好地服务百姓、服务社会。(图文/王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