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意境绝佳的冷门唐诗,渔夫醉著无人唤,午后醒来雪满船
每天诗词故事,欢迎关注长风
…
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个评价就是我们说王维“诗中画意”的来源,也是王维诗歌的特点。
王维的诗用字极为简练,看上去很普通,却非常讲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汉语的独特性,往往几个字或者一句诗,就能唤起读者头脑中对于光、色、态的丰富想象力,最终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王维的诗由于写得太好,影响了后来很多诗人创作,他们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诗情画意的诗歌。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一首七绝,虽然冷门,却是意境唯美的佳作,仅仅是开篇就令人惊艳,全诗更犹如一幅冬日美景画,给人美的享受。
下面且来欣赏晚唐诗人韩偓这首诗歌——《醉著》。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韩偓·《醉著》
诗人韩偓,现在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他活跃于唐末五代间隙,小名冬郎,又称致光,是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外甥。
韩偓打小聪明伶俐,十岁的时候就会写诗,而且创作出来的诗别具一格,李商隐就曾写诗称赞他为神童。
但他生活的大唐已处于没落之际,风雨飘摇山河巨变之中,韩偓的一生也是历尽坎坷、跌宕起伏。
年少得志才情尽显,青年位极人臣无限风光,晚年家国沦丧后潜隐南安渐趋淡泊,这也让他的诗歌有非常明显的风格变化。
《醉著》这首诗是他晚年的作品,当时唐昭宗已被弑,朱全忠把持朝政,诗人无力改变现状,但也不事逆贼,故而创作此诗,寄其情致,坚隐逸之念。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前两句在诗人细腻的笔触下娓娓道来,仿佛一幅淡淡的美妙山水画:小船行驶在万里清江之上,天空辽阔;清江两岸的村落一个接着一个,远远就能看见村落袅袅升起的炊烟。
韩偓的诗最独特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从而使得作品显得与众不同。
这首诗中,首句以广角镜虚写寥廓的江天景色,次句以特写镜头实写渔村的近景,江天、村落、桑柘、炊烟,一远一近,一广一窄,一虚一实的几个意象恰到好处地交织在一起,互相映带,构成一幅清新明朗的画面。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如此美好的画面,江上自在惬意的渔翁风月下酒,自然容易喝醉,此时他正安静的躺在船舱上呼呼大睡,也无人唤醒他。当他酒醒已是下午,才发现大雪从天而降,早已在船上落满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诗的后两句则将视线拉回,由大到小,由远及近,重点着墨于渔翁、小舟和大雪这些山水意向,景物虽少,但很切合雪后四望万径人踪灭、孤舟寒江雪的实际景色。
原本呼呼大睡的渔夫,当他醒来之后,看到那满船厚厚的积雪,我们才知道眼前的这场雪已经下了很久,渔夫喝酒睡了多久。
作者用最精炼的语言,用最俭省的笔墨,通过一种静态的描写,从而进一步地突出了雪中的美景,把诗情画意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这首诗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另外这眼前的所见的渔翁看似悠闲、安静、处之泰然,实则蕴含了一种落寞、孤独、迷茫的意思,这也真实反映了作者当时所处世道的艰难,和内心无比悲凉的心境。
韩偓这首《醉著》我们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从开篇到结尾,语言都很平淡,每一句都看似普通纯用白描,但呈现的出来的效果确实非常好,景物不但鲜明,画意韵味很浓。
诗的前两句是一幅画,着力渲染有浓浓的生活气息的眼前之景,而两句又是另一幅画,还刻意营造出整个世界都很孤寂,只有渔翁还在江面上的一种孤独感。
这两幅画的前后,也就只有半天时间,在短暂的时间联系和强烈的对比中,流露出了诗人的内在情绪,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也让整首诗更具有诗意的同时又显得与众不同。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真美。
-END-
图片来源网络,阅读往期内容
唐伯虎晚年一首诗,通篇犹如大白话,却讲透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晏殊最经典的一首诗,每一句都令人心醉,颔联是写景的千古名句
李白天马行空的即兴之作,全篇皆是千古名句,千年来无人超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