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潍坊:昌邑历史名人
昌邑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仅记载于《二十五史》的人物就有汉代高士逄萌,宋代名臣辛次膺,明代政治家黄福,清代医学家黄元御,清武状元宋占魁,清建威将军傅振邦等。昌邑还是春秋名相晏婴,战国军事家孙膑,汉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封地。时至近代,更是人才辈出,有早期同盟会员、民主革命家陈干、于恩波,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人李福泽,海洋科学的奠基人朱树屏,电影事业的开创者王滨等。
鉴于此,“文旅昌邑”推出昌邑历史名人专题,集中展示昌邑历史名人,为潍坊市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贡献力量。
傅振邦
国产动漫傅振邦(1814年-1883年),字维屏,号梅村,今昌邑奎聚街道虫埠村人。一生为清廷忠实效力,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转战十三省,多次立功授爵,被称为“常胜将军”,诰封“健威将军”,并赐满名“绰克托巴图鲁勇”。
傅振邦出身武门,7岁读经书,10岁习骑射,20岁中武举,22岁中武进士。道光二十三年(1834年),出任湖南长沙协中军督司,署镇营游击将军。道光三十年,被赐戴花翎,实授游击将军。咸丰二年(1852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军直捣桂林。傅振邦奉命镇压太平义军,为建立清军“江南大营”立下汗马功劳。此时,北方的捻军逐步强大,与太平军遥相呼应。傅振邦奉调率军攻打捻军防地,一路东征西剿,长驱直入,连克捻军营垒。因功历任云南提督等职。同治元年(1862年),被奏荐帮办皖、豫军务,并镇压了山东境内白莲教起义。接着,他又率兵增援蒙城,再驰赶河南应山,打败太平军余部。因此补授直隶提督。光绪六年(1880年),又调任湖北提督,驻扎襄阳。
他戎马一生,战功卓著,屡败捻军及其他罪团邪教,保境安民,故而受到江南百姓欢迎,亲切地称其“傅大帅”。
光绪九年(1883年),因枪伤复发,奏请回籍疗养,同年四月病逝。死后殊荣显赫:御赐全葬、御赐祭文、御赐墓志铭,御谥“刚勇”二字。光绪十四年,在昌邑原籍建立专祠,列入官方祀典,山东省地方官员前往致祭。
【来源: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