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航天人当选两院院士,包括北斗总设计师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据《中国航天报》信息,9名航天人当选今年新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有4位。分别为航天科技集团于登云、范瑞祥;航天科工集团李陟、江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5位。航天科技集团王国庆、李得天、杨宏;航天科工集团朱坤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杨长风。
潇湘晨报通过梳理9人简历获知,据不完全统计,有3名为湖南籍航天人,分别为邵阳人于登云、长沙人朱坤及益阳人杨长风。
从学部分布看,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布在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布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及工程管理学部。年龄上看,9人中最年轻的55岁,共3人。
航天科技集团,全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成立于1999年7月1日。主要从事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空间站等宇航产品的研发设计等。
航天科技集团于登云、范瑞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登云,59岁,湖南邵阳绥宁人,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1988年进入航天系统。2008年,他担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此时嫦娥一号刚刚成功发射一年,中国探月工程处于起步阶段。其后,嫦娥二号、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任务相继成功实施。
于登云。资料图
今年6月,国际宇航联合会最高奖——“世界航天奖”揭晓,首次将2020年度奖项授予三位中国科学家。其中就包括于登云。于登云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获得世界航天奖感到惊喜而不惊讶,因为嫦娥四号任务确实填补了月球探测的空白,“到了一个人类从未去过的地方”。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嫦娥四号工程”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于登云为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
范瑞祥,56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1981级焊接工程本科。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公开报道显示,范瑞祥从小由甘肃兰州工作的哥哥供其上学。上学期间,他学习非常刻苦努力,16岁又以高分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1年,范瑞祥步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大门,开始从事航天领域的研发工作。2004年,39岁的他成为火箭总设计师。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020年9月获得钱学森杰出贡献奖。2018年10月27日,范瑞祥作为北航优秀校友代表出席校友座谈会并发言。
航天科技集团王国庆、李得天、杨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庆,1966年4月出生,今年55岁,博士研究生学历,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焊接专业。现任航天科技集团首席信息官。他长期从事航天特种装备研制等工作;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项目,突破了多项制造关键技术,解决了型号研制的瓶颈难题;王国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英国TWI布鲁克奖等多项奖励。202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王国庆。资料图
李得天出生于甘肃省景泰县的一个普通家庭。读初中时,他便是县里有名的高材生。1981年,15岁的李得天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了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进入航天领域后,李得天在真空方面深耕多年,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李得天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位于兰州)科技委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20年,国防科技进步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李得天主持的项目——《卫星充放电效应模拟测试与防护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得天。资料图
杨宏,今年58岁,吉林通化人,当选今年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杨宏1991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自开始研制新型返回式卫星,到成为神舟四号副总设计师,再到现任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及其团队先后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拿下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确保了各项试验的完成。杨宏曾获团中央“中国科技创新杰出奖”、集团公司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载人航天功臣奖、航天功勋奖、曾宪梓航天基金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航天科工集团有3位当选今年两院院士。
航天科工集团是央企,世界500强,位居全球防务百强企业前列,总部位于北京。其中自主创新研制数十项技术产品,护航“神舟”飞天、“天宫”对接、“嫦娥”探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空间站”建造等工程任务建设。
李陟,1961年9月生,山西岚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本科及硕士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陟是中国防御技术领域领军人物。目前在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任职。1990年,刚刚博士毕业的李陟,进入航天科研院所工作,收入不高,还是社会上的“冷门”。 李陟说,与航天“结缘”,是走出“舒适圈”的选择。“相比一眼可以看到自己十年后的样子,自己还是更喜欢去挑战一些未知。”从一毕业就迈入航天大门,一干就是30年,他几乎把全部精力与心血都倾注于国防事业。2020年11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李陟。资料图
江涌今年58岁,飞行器总体与制导专业,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现为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型号总师。公开报道显示,2013年,江涌成功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后获得“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奖”。
朱坤,1966年2月生,湖南长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工三院科技委副主任、重点型号总师。报道显示,朱坤是一名负责“国家杀手锏武器”研制的型号总师,他和他所研制的型号被称为“厉害的角色”——解决100多项关键技术,取得300多项发明专利。作为长沙人,朱坤非常推崇曾国藩的名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朱坤认为:“当你沉浸于研制其中,专心钻研,心无杂念,失败就让你离成功不远了。”在他的队伍里,可以质疑、吵架,但要用技术、事实说话。回顾几十年的工作,朱坤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
朱坤。资料图
杨长风,湖南益阳南县人,今年63岁,现任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同时,他也是湖南人非常熟悉的一名航天专家。
2014年10月,56岁的杨长风从85岁的孙家栋院士手里接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的担子。北斗系统始终坚持核心器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针对这一目标,杨长风长期从事遥感、通信、导航等多类航天系统建设推广工作,是北斗系统主要总体设计者和工程管理者,为建成世界一流北斗做出重大贡献。2019年,杨长风被评为新中国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今年9月16日,杨长风来到长沙,在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专题论坛上发表致辞。
潇湘晨报记者李琼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