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忠于谁?”美国听证会上面对设陷提问,钱学森这样机智应对
转自:中国科学报
文 | 吴雪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作为编辑,我不喜欢在“红海”里抢赛道,我喜欢到“蓝海”里找潜力股去填补市场空白。作为钱学森图书出版基地的项目负责人,我经手了几十本与钱学森相关图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但关于听证会档案的图书我一直没见过。
2020年,当张现民老师和我提起他有“钱学森听证会档案全稿翻译”这样一本稿子时,我想张老师应该看到了我眼里的光。我们二人一拍即合。
《“我忠于中国人民”——1950年代钱学森在美听证会全记录》一书是钱学森在美国遭受5次听证会的全记录,是听证会全记录中译本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出版。这是书稿让我两眼发光的第一原因。
1950年,美国“麦卡锡主义”泛滥,反共、排外运动越来越严重。钱学森推荐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的威因鲍姆被查出是美国共产党员,钱学森也因此受到怀疑,不仅被吊销了从事机密研究工作的安全执照,被禁止参与任何涉及军事机密的研究,而且遭到调查。
美国司法部围绕钱学森是不是美国共产党员、是否应该将钱学森驱逐出境召开了一次非正式听证会和4次正式听证会。
钱学森听证会是钱学森回国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钱学森5年归国路中最为重要的篇章之一。对5次听证会进行研究分析,是研究钱学森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张现民第一次接触到这5次听证会档案后,就决心将其译成中文,用档案资料向更多中国人介绍这段历史。张现民是钱学森研究方面的专家,深耕此领域近20年,有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为了翻译好这本书,这十几年来他一直在反复推敲、打磨。我们合作了多年,深知他对待学术研究素来非常严谨认真,因此,欣然接下这部“十年磨一剑”的书稿。
这部书稿除了具有“独一无二”的属性外,它的史料价值和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功能也是出版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恐怖片
用历史档案还原历史真相。历史档案是揭开历史真相的钥匙,本书作者通过去美国国家档案馆查阅5次听证会档案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在翻译的过程中,作者依靠多年学术研究积累,并用其他档案材料来印证其翻译的准确性,以增加本书的可信度。
作者将听证会的档案翻译成中文,向中国读者还原了这段历史的现场,是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最有力的论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钱学森的堂妹钱学敏评价这本书说:“本书作为档案资料、作为证据,是非常珍贵的。‘我忠于中国人民!’是钱老在最艰难时刻发自内心深处的最坚定的回答。”
摘录几个片段,让我们有更深的理解。
片段一:
问:那你忠于谁?
答:我忠于中国人民。
问:中国人民指的是谁?
答:是四亿五千万人。
片段二:
问:你想怎么处理你随身带走的那些资料——有关航空和喷气推进的文献?
答:那是我知识的一部分,是属于我的。
问:你想怎么处理它?
答:保留在我的大脑里。
问:你会让它为共产主义中国所用吗?
答:这是我的财产,就如同把自己的能力卖给别人一样,我有权决定是否会给其他人。
片段三:
问:假如美国和红色中国之间发生冲突,你会为美国对红色中国作战吗?
……
答:我现在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答复如下:我已经说过,我忠于中国人民。当美国与共产主义中国发生战争时,如果战争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我想很有可能会这样,那我就会站在美国一边,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些片段可以说是再现了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是“众口铄金”而成。本书稿将听证会全景式呈现,让我们通过当年的听证会现场看到一位智慧的、坚定的、深深热爱祖国人民的钱学森。
面对美国检察官的各种设陷提问,钱学森机智应对;面对美国检察官的步步紧逼,生死之间,钱学森仍坚定自己的信仰。钱学森在听证会上掷地有声的回答是钱学森爱国主义精神的最生动体现。
书名是一本书的第一张名片。为了做好这张名片,除了广泛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外,同时,我和张现民反复讨论每一个书名的含义和传达出的信息,最后定下现在这个书名。
“我忠于中国人民”是钱学森在“麦卡锡主义”笼罩美国的大背景下,在面对美国检察官咄咄逼人的“你忠于谁”这一提问时的回答,这一回答把钱学森的坚定、爱国、勇敢、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句话,是5场听证会中钱学森所怀的感情、所坚持的信念,是全书的灵魂,也是本书想要向读者展示的钱学森的形象。因此,我们将这句话定为主书名。
《“我忠于中国人民”——1950年代钱学森在美听证会全记录》,张现民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定价:88元
《中国科学报》 (2022-12-30 第3版 读书 原标题为《钱学森的五次在美听证会》)
编辑 | 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