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宜庆:风从海上来,带来山大教授的青岛往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曲鹏

  2016年秋,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开始招生。山东大学在青岛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呼应:1930年至1937年、1946年至1958年,前后这19年时光,既是山东大学的黄金时代,也是青岛文化繁盛的黄金时代。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梁实秋、老舍……因为一所大学,大师云集青岛。作家刘宜庆在创作“西南联大三部曲”(《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先生之风:西南联大群英谱》《大师之大:西南联大风云记》)之后,将关注点从西南联大回到山大,于近日出版新书《山大的故人们》,追述当年山大教授在青岛的教学生活片段,回望那个镌刻在青岛文化脉络里的时代。

  《山大的故人们》

  刘宜庆 著

  青岛出版社

  刘宜庆

  一所大学一座城

  科学与文化的根基扎进城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有何种魅力,云集一众学者?

  刘宜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海洋城市、港口城市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1901年山东大学堂开办时,大二下学期开设了一门课:航海法。冥冥之中注定了山大与海洋的联系。

  天时、地利与人和,造就了山东大学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国立山东大学在筹备过程中,本来仍设在济南,是蔡元培先生力主把大学放在青岛办。“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之关系甚大”。

  蔡元培独具慧眼,推荐杨振声担任校长。为何选择杨振声?因为他的身份和资历。杨振声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两度入狱;是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小说家,因小说《玉君》蜚声文坛;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博士,被胡适刮目相看的教育家。杨振声还是山东蓬莱人,是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的高足。这一切条件优化组合,成为杨振声担任青岛大学校长的优势。

  正是因为杨振声在民国教育界的地位和威望,他的号召力和人格魅力,为国立青大延揽了大量名师。1932年暑假,杨振声因为经费和学潮的双重压力,辞去校长一职,赵太侔继任校长,延续杨振声的办学思想。

  杨振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杨振声担任校长,对当时的国立青岛大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刘宜庆:杨振声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蔡元培办北大的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活学活用。他延揽了大批名师到国立青岛大学任教,为山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人们津津乐道他聘请梁实秋、闻一多、沈从文的佳话时,不可忽视的是,他提出将国立青大建成海边生物学研究中心。

  杨振声对青岛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古迹文献等做了认真的考察分析,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办学规划,力倡开办海洋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以及考古学。他主张:“青岛附近海边生物之种类,繁盛不亚于厦门,而天气凉热适中,研究上较厦门为便。若能利用此便,创设海边生物学,不但中国研究海边生物者,皆须于此求之,则外国学者,欲知中国海边生物学之情形,亦须于国立青大求之。”杨振声的真知灼见,在他担任校长的两年,逐步落实。

  上世纪30年代,国立山东大学文学院教师在科学馆前合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对青岛这座城市的塑造,有着怎样的影响?

  刘宜庆:回眸山东大学在青岛,将科学与文化的根基扎进欧洲风情与格调的城市,为年轻的城市提供丰饶的滋养,渐渐改变德意志殖民地的文化基因。接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为青岛注入了学术的氛围、文化的活力,现代科学的种子,在这个被称为“东方瑞士”的城市生根发芽,使得青岛成为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直至今天,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中国社科院海洋研究所在青岛,黄海研究所在青岛,仍可视为一种历史的延续,追根溯源,埋在历史中的根,正是山东大学在青岛孕育的。

  科学与文化是一个钱币的两面,山东大学深刻地塑造了青岛的文化。大批文化名人客居青岛,形成青岛独特的现象——名人与名城相互交融。上世纪30年代,青岛名师云集,连接起全国的文化名流,俨然是一冒险片个文化重镇,作家、诗人、学者们的群居之地。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走了,洪深、老舍、王统照来了,这一切都源于山东大学。诸多戏剧家也与青岛结缘,在山大执教。

  一所有实力和规模的大学,给青岛带来上世纪30年代文化的繁盛。青岛的文化,无论如何绕不过这浓墨重彩的一章。

  难忘美食美景

  青岛成为学者人生重要驿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梁实秋晚年写《忆青岛》:“我虽然足迹不广,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他对于青岛美食的喜爱,在其文章中有怎样的体现?

  刘宜庆:梁实秋对青岛的山与海、红瓦与绿树、民俗与风情、海鲜与水果都无比喜爱。这是他的理想国,是人间天堂,是流连不忍离去的城市。

  鱼山路33号梁实秋故居

  青岛的海鲜,正如梁实秋在《忆青岛》一文中所说:“很齐备,像蚶、蛤、牡蛎、虾、蟹以及各种鱼类应有尽有。”青岛的海鲜,味道鲜美,各具特色。我以为,青岛的海鲜之美,不仅在于味美,更具山海之胜景,风物之富饶,民俗之底蕴,人文之韵味。

  梁实秋在顺兴楼品西施舌,“入口滑嫩柔软,鲜美无比”;一碗乌贼蛋羹,满座皆夸味美好吃。梁实秋还在顺兴楼吃了一次水饺,念念不忘。直到晚年回忆起来,仍觉得口角噙香。这水饺馅儿,是用新鲜的小黄花鱼肉拌的。馅儿加了少许春天的头刀韭菜。春韭鲜美,黄鱼肉细嫩,这样的水饺煮出来,难怪梁实秋的味觉记忆可以对抗五十年的沧桑岁月。

  樱桃红时鲥鱼肥。梁实秋在大雅沟(今大窑沟)菜市场以六元市得鲥鱼一尾,“长二尺半有奇,小口细鳞,似才出水不久,归而斩成几段,阖家饱食数餐,其味之腴美,从未曾有”。

  我最近刚看到一则史料,梁实秋在青岛的厚福德酒楼有股份。厚福德从北平来青岛开分号,位于河南路。老板听从了他的建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写道:“民廿过了青岛,海边的天与水,云物和草木,重新教育我,洗炼我,启发我。又因为空暇较多,不在图书馆即到野外,我的笔有了更多方面的试探。且起始认识了自己。”1931年8月沈从文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在青岛居住两年,这段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

  刘宜庆:在青岛,沈从文爱情创作双丰收。沈从文在青岛精力充沛,爱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再加上山海风景俱佳,适合居住。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教书之外的时间用来创作,写下了《八骏图》《若墨医生》《都市一妇人》《凤子》《三个女性》《三三》等作品。1932年暑假,沈从文完成了《从文自传》。《边城》的创作缘起于1933年春天,沈从文和未婚妻张兆和游览崂山,看到发丧队伍中一个高举白色灵幡的小女孩,报庙队伍中这个小女孩的神情和姿态,打动了沈从文,他当即向张兆和许诺要写一本小说,就是《边城》。

  上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青岛

  在梁实秋的印象中,沈从文独来独去,不与人交往,躲在福山路3号宿舍的一间房子里,拼命地写作。沈从文写作时有一个特点,他在书桌上摊开五六篇稿子,有的开了头,有的要结尾,有的写了一半,哪篇稿子催得急,就先完成哪篇。在青岛整整两年,大海对沈从文是一种教育和启迪,他的经济状况得到彻底的改善,迎来一个创作高峰。再加上张兆和的到来,让他对青岛有一种莫名的好感。1949年后,沈从文三次来青岛,留下不少诗文和家书。可见青岛在其人生旅程和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山大的教授们跟当时的中国文坛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岛有鲁迅公园,鲁迅生前是否在青岛也留下过足迹?

  刘宜庆:在鲁迅看来,青岛是新月派的一个文化阵地。1936年夏天,台静农从厦门大学到山东大学执教,写信邀请鲁迅来青岛避暑,此时,鲁迅生病,他在信函中回复:“伯简兄:九月三十日信早到,或惫或忙,遂稽答复。夏间本拟避暑,而病不脱体,未能离开医生,遂亦不能离开上海。”这封信是鲁迅病逝前四天发出的。由此可见两人之前的深情厚谊。终其一生,鲁迅都没有登陆青岛。他乘船经过青岛,船入港停泊,他没有上岸。虽然青岛海滨有鲁迅公园,但鲁迅的足迹没有留在青岛。

  人已逝楼犹在

  历史的精神在当下复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这本书“看似写的是故人,实际上写的是一个时代”。你在写作中如何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刘宜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史学家、哲学家克罗奇在其专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下对过去的探寻,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过去的一切与现在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有时是冰冷的,但是在对话中,赋予历史一种温度。

  “很多歌消失了。”这是汪曾祺在其小说《徙》开篇所写的一句话。很多人消逝了,但身影停留在水云之间,事功留在青史之中。青岛的过客,留下来的,伫立在百花苑。青岛的故人,穿过历史的云烟,来到我们身边。

  这本书是怀人之书,也是钩沉历史的书。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中写道:“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写作每一位山大教授,我都有此感。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奉桥先生在参加《山大的故人们》读者见面会上,深有感触地说,作者穿越时空与山大的故人们相遇,与历史进行对话。“看似写故人,实际上写的是一个时代。历史并不如烟,没有完全散尽,仍然活在今天的文化记忆中,活在这个城市的记忆中。一段历史百年之后之所以还能被书写、被谈论、被记忆,是因为它仍然与当下保持着密切的贯通,它仍然在当下的语境中找到了其存在的可能与根据。”

  我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也特意提到:读者走进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追寻先生之风。园中桃李笑春风,海上沧波思故人。我希望,有读者怀揣着这本书,在此阅读,掩卷沉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去青岛旅游,印象最深的是掩映于红瓦绿树之中的名人故居。你如何看待名人故居在当代的存在意义?

  刘宜庆:青岛的名人故居集中在当年的老山大校区(今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周边,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些名人故居见证了大师云集的时代,见证了山海故人客居青岛的岁月。

  小鱼山下,名人故居街,从历史深处延展而来。小鱼山文化名人街上的故居,是多层次的,就像山海楼辉映的自然风光。有闻一多、梁实秋、老舍、沈从文、洪深、宋春舫等文学家的故居,有杨振声、赵太侔、华岗、陆侃如等学者的故居,有童第周、束星北、王普等科学家的故居。赫崇本、张玺等海洋学家的故居也在这里。这些名人故居是山东大学在青岛的活化石,是有生命的博物馆,是具有烟火气的老楼。名人已逝,老楼犹在,这些老建筑因为文化名人的停留和居住,让青岛的历史厚重、丰富和迷人。小鱼山周边的名人故居,让青岛具有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丰饶。小鱼山周边的名人故居,像一串珍珠项链,围绕着昔日的山东大学。怀人,在海风中游走,寻访名人故居,追忆逝水年华。穿越历史时空,触摸山大教授往事。

  青岛名人故居在当下存在的意义,需要用心去感受。比如,黄县路12号老舍故居挂牌骆驼祥子博物馆,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来此寻访、凭吊、怀念。游客在陈列着各种版本的老舍经典著作展柜前俯下身体,凝神观看,陷入沉思。你会发现,这是一种观看之道,历史的精神在当下复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