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天才放弃北大任职,宁愿在美打20年零工,如今后悔了吗?

  提到国内顶尖的数学院校,那无疑是北京大学的数学系。曾被誉为“1号院系”的北大数学系培养出很多数学大咖,比如田刚、张平文,还有“北大数学黄金一代”的许晨阳、张伟等人。

  但是这些北大才子,虽然得益于中国的培养,但几乎大部分人都选择走出国门去美国深造,甚至留美任职。这不仅仅是北大的遗憾,也是国人的遗憾。

  今天要说的这位张益唐,也是北大的数学天才,但他依旧选择放弃北大任职的机会,宁愿在美国打工涮碗送外卖,沉寂20年之久也不愿回国发展,这到底是为何呢?不肯回国的张益唐如今又怎么样了?

  张益唐张益唐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但张益唐的童年却是和上海的外婆和舅舅一起度过的。张益唐很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在舅舅的教导下,还没上学的张益唐已经掌握了小学三年级的知识。

  最惊奇的是,张益唐无师自通,9岁时自己琢磨出了投股定理证明。张益唐对数学十分渴望,而当时的环境又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直到13岁,张益唐被父母接回了北京,父亲身边聚集了很多精英学者,张益唐最喜欢的就是和他们切磋学艺。

  张益唐但是不幸的是,国内十年动乱,张益唐不得不中断了学习,成为了一个锁具厂的普通工人。但他仍然没有放弃数学,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他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学,这时候张益唐已经24岁了。

  张益唐在北大刻苦钻研,成绩优异。读研时期,张益唐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当时美国普渡大学的美籍华裔教授莫宗坚来访,想要带几个学生出国深造,北大校长丁石孙极力推荐张益唐,就这样张益唐成了莫宗坚的学生。

  莫宗坚殊不知两人的关系在随后的几年竟中从得意门生发展为反目成仇。

  最开始张益唐与导师莫宗坚相处融洽,张益唐还提出要把“雅可比猜想”作为博士论文题目,这个猜想自德国数学家1939年提出后,至今无人能解。但莫宗坚依然非常支持张益唐的学术研究。

  张益唐仅用了2年时间,就完成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引起了相当多专家的注意。他们对张益唐的论文反复研究审查,发现论文里有个致命错误,那就是张益唐引用的莫宗坚的研究成果,竟然是错的!

  张益唐一篇错误的论文,不仅让张益唐无法顺利毕业,导师莫宗坚的成绩也被全盘否定,至此两人的关系变得微妙复杂。1992年,张益唐终于博士毕业,但因为与导师的尴尬关系,莫宗坚不愿意为他写推荐信,这就意味着张益唐在美国数学界基本无立足之地。

  但东边不亮西边亮,这时候祖国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北大要聘请张益唐回国任职,但张益唐却拒绝了这个机会!他选择留在美国,即便他在美国数学界已经销声匿迹。随后张益唐开始了在美流浪的生活,他刷盘子,送外卖,做零工,最难的时候只能睡在废旧的汽车里。

  如此困境,张益唐究竟图什么呢?

  张益唐答案也许就是对数学的痴迷。2012年,沉寂20年后,张益唐终于发表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2013年,他提出了“孪生素数猜想”,“证明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对相差都小于7000万”,让数学界为之惊叹。此时的张益唐已经58岁了。

  然而这一猜想又有诸多质疑的声音,有学者认为,这个猜想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错误,被指“张益唐造假”。

  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科学界的六字真言:“早发表,晚评价。”这才是研究科学应有的严谨态度。科学是需要时间检验的,而张益唐是科学史上唯一一个在论文没有发表情况下获得多个大奖的人,他的成果必然会备受争议。

  华罗庚2018年5月,北大40周年校庆时,张益唐受邀回国发言,他表示:“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面对争议,张益唐泰然自若。

  曾经有人问张益唐,你的数学研究成果,不出国能搞出来吗?

  张益唐斩钉截铁:“绝对不可能。”

  张益唐认为,“国内世俗压力太大,他欣赏美国的是,即便你是一个快餐店打工的,也没人看不起你”,“中国人太好面子,人际关系复杂,没办法做最纯净的学问”。这也是他选择不回国发展的一个原因。

  参加北大校庆的张益唐如今张益唐仍然在美国发展,2019年11月,张益唐曾现身2019未来科学大奖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他坦言:属于中国数学人才的“时机”已然到来。

  面对记者对他选择放弃北大任职赴美的疑问,张益唐直言:

  “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现在社会更尊重个人的意志,也允许你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很多去了美国的人,以后还会回来。连我现在都在考虑,我要不要回来?”

  如今中国科技进步迅猛,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为国效力,抛去爱国情怀不论,这也证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在逐步提高。看来优厚的环境终于打动了这位数学天才,漂泊多年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祖国已然如此强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