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论马炮价值孰轻孰重?读懂此文方得正解!

  在中国象棋里,车马炮属于大子,也是十分重要的子力成员。其中车具有最强战斗力,马炮则是仅次于车的最强子。然而就马和炮孰强孰弱存在很大变数。可对于象棋初学者而言,很有可能会直接认为马炮基本等价,这部分棋友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他们可能经常看到一些象棋比赛中,棋手们时常就以炮换马或以炮换马。久而久之,就在大脑中形成了一种定性思维。即马和炮之间可以划等号。

  其实这样的认知会显得粗浅而且片面。为什么这么说呢?部分棋友可能只是停留在知其然这个层级,所以在下棋过程中,总是随心所欲进行着马炮互换的动作。但是鄙人有理由相信,只要棋友们认真看完以下分析,棋友们也一定能够知其所以然了。如此放眼全局,棋友们即可更好地权衡马炮交换时的利弊得失。基于马和炮的价值存在阶段性时间差异,所以特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比较。

  【一】象棋开局阶段

  在象棋开局原始之际,马处于棋盘底线二八路位置;炮则出于宫顶线二八路位置。从初始位置来看,炮比马更靠近前线。其走法灵和活程度远胜于马,并且开局阶段马还受限于马前卒及其它子力阻扰,于是开局阶段马很难发挥出巨大威力。很多时候就是用于做好防御攻势,继而蓄势待发以某得更优位置。故而经验也在表明,象棋开局阶段,炮胜马已经是先人早已达成的一个共识。所以也才有开局阶段双方炮互为炮架打马这一原形。棋手一旦违背必遭惨败。

  【二】象棋中局阶段

  中局承接于开局,如果双方开局不相伯仲,那么这个僵持对峙的局面将在中局发生转变。中局尤为考验棋手的控盘能力,其阵形转换、子力位置协调等,都关系到作战的最终意图。那么这个阶段里,马炮之间的交换就会显得十分频繁。比方以马去对方中卒,旨在后续炮五进四实现炮镇中路;又比方炮五平六或炮五平四,就是卸掉中炮,不让对方马换炮后再得子。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中局常识。在此期间,马炮价值大致相当,是否选择交换完全取决于棋手的作战意图。毕竟后续的有效进攻与子力搭配协作交相辉映。

  【三】象棋残局阶段

  弈棋者通过一系列兑子不断简化局面,就会使得马路越来越通畅,马甚至可以实现马踏八方,此刻马的威力可由弈者尽情发挥。至于其威力大小则取决于运马者的水平高低。对于炮而言,虽然可以像车一样直来横去,但却由于炮架不断减少,隔山打牛的威力变得越来越小。故而棋谚也在告诫弈者,残局时期,手中有炮须留对方相士。孤炮难鸣之理也尽显其中。此外,炮的优点在于远距离作战,而马只试用于近距离作战,由此可见,残局马胜炮已经成为棋之真理。当然有时也要酌情考虑兵种因素。

  小结:中国象棋里马和炮的价值,开局阶段炮胜马;中局阶段马和炮之间可以划等号;残局阶段马胜炮。以上结论仅限于大体上,切不可以一些特殊情况妄加否定。诸如开局时一炮打一马后没吃多少亏,这个问题中国象棋:规避象棋开局常见的三个误区,棋力自然有所精进一文也有写到;中局时双方只是兑去双车,马炮健在进入双马双炮之争;残局阶段形成单马对单炮的和局情形。弈者自当活学活用,进而在面临留马或留炮时,方能纵观全局、审时度势做出明智抉择。

  子到用时方恨少!庸者兵卒碍手脚。留马之后悔炮好,用炮之余马可靠。马炮和兵卒的价值都因局时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当其占据要位可以决定局势发展方向时,它的价值就步入了最大化,小卒过河可顶大车,其理就在于此。不知棋友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