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备考】22级广工动力工程学姐分享复试内容解析&复习规划

  原标题:【复试备考】22级广工动力工程学姐分享复试内容解析&复习规划

  分享研究生

  X学姐:

  x学姐,初试专业课135+,排名前五,复试成绩85+,初复试综合总排名前三,四六级500+,专业课知识掌握熟练,考试重难点理解透彻。

  一、备考解析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继续缓慢增长,达到474万人,比2022年增长17万人,和2022年增长21%的增幅相比,增长率大幅下滑。

  考研是先出分数,然后再出国家线的,考研成绩一般在2月中下旬公布,国家线一般在3月中旬公布,考生根据国家线判断能否进入复试,考研复试的分数线每年差距并不是很大。

  去年安排:

  2022年考研成绩公布时间2月21日,国家线公布时间3月11号

  3.21出复试安排通知,3.24出复试分数线和名单,3.28复试,3.30出结果

  往年录取情况:

  有一定的招录比。如果你觉得你的分数不是很好,那你就要想一下你怎么在复试当中弯道超车。

  二、复试考试内容解析

  专业知识考核(满分30分)

  侧重考察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从题库中抽取题目面答形式进行。

  考核内容有三门课: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

  题目形式: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

  建议复试专攻流体力学,热工基础做回顾总结。由于是线上,题目形式会相对简单一些,几十道题抽三道。

  因为今年疫情政策有比较大的变化,还是建议线上线下复试两手抓,按照往年线下有笔试,有专业知识的考核,还是要学的更细一点。

  综合素质考核(满分50分)

  (1)面试作答。考核内容侧重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在本专业 领域发展的潜力;考核方式为考生PPT汇报(限时3分钟),复试小组根据PPT汇报进行提问。 ① 自我介绍:含姓名、毕业院校、毕业专业、个人经历、获奖信息、特长等个人方面的信息; ② 科研能力:含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体现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方面的信息;③ 综合素质:含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心理健康及其他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信息。

  (2)综合材料研判。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心理健康及其他综合素质等情况的全面考查。要熟悉毕业论文的内容,研究意义,相比其他人,做了哪些优化?

  总成绩 =初试成绩÷(初试满分/100)×(1-复试成绩权重)+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权重

  三、备考资源与策略

  复试参考书目介绍

  初试所用到的两本黄皮跟绿皮书,第三本流体力学,学校转成线上复试,就没有指定的教材。但是前两三年线下复试学校推荐的教材刘鹤年的流体力学。想要在复试当中取得更好成绩的,可以去找书来看。

  复试的考察,我觉得还是偏向于一些名词的解释以及简答题,注重基础的复习,最好自己拿一张A4纸,进行框架的构建,学会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很重要。

  四、备考规划与管理

  复试经验分享

  1、初试成绩一般在二月底出,复试一般安排在三月底。

  2、一般会根据你的初试成绩安排面试顺序,面试时间15-30分钟不等。

  3、第一印象是很重要,面试时要着装得体,言谈要礼貌大方,谦虚诚恳。

  4、回答问题前可以预留思考时间,组织语言,不必要仓促作答,好的作答要能清晰、准确地传达有效信息。

  5、不要给自己挖坑,能摆上台面的讲的一定是自己有把握的、熟悉的内容。

  6、遇到不会的问题,礼貌道歉,不要惊慌,大方承认自己的不足。

  7、根据当前疫情形式,做好线上线下复试的两手准备。

  复习时间规划及备考心态管理

  备考规划:

  1、从现在开始,准备毕设的同时可以花时间去了解各个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老师的风格等

  团队:

  能源技术及系统研究团队(陈颖)

  储能材料及储能电池系统研发团队(张国庆)

  新能源及能源高效利用研究团队(王长宏)

  智慧能源研究中心团队(刘建平)

  2、从成绩公布起,就可以着手给心仪的导师发邮件;复试结束之后可以再次给心仪的导师发送邮件。

  答疑环节

  1.学硕今年会不会扩招?

  按照以往的来说,学硕很多都是过线就会收,而且每一年的学硕招不满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去年也是招不满,好像还在收调剂,基本上你过线就问题都不会很大。

  2.广东公共课改分严格吗?会压分吗?

  不是很严,不是很会压分。

  3.张长宏也有电池方向吗?电池是哪个团队的?

  团队是这么命名的,但不是就一定是这样,像比如说陈颖老师团队里面肯定有做储能材料的。王长红老师和团队也有做电池的。你真正的想去了解老师做的方向,可以去他的官网上面看他发表过的那些文章。我觉得还是与时俱进,都需要看一下每一年很多团队接了怎么样的项目,项目做得怎么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