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学位论文摘要

  本文介绍摘要的五个要素、摘要的基本结构、摘要的基本要求并给出一个示范以及更多示范的超链接。本文介绍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排除读者所在学科或单位对摘要的构成、结构和涉及面有自己的指南要求。

  1. 摘要的五个要素

  一篇学位论文包含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等五个要素。摘要是论文的简介,因此一般要求包含这五个要素。

  问题陈述:陈述研究主题,适当指出问题的来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研究动机:是针对主题开展了哪些工作,目标是什么。

  研究方法:如何开展工作的,即采取了什么研究方法来获得研究结果的,必要时适当指出为此突破了什么关键技术。

  主要结果或发现:论文得到了什么重要发现,例如提出了什么新的方法、得到了什么重要数据、获得了什么重要规律、形成了什么重要观点。

  研究结论:这里是指研究结果有什么意义、影响和价值。

  2. 常见结构

  最常见的结构是五段结构和三段结构。

  五段结构是指以五个要素各为一个段落的结构,按“问题陈述动机方法结果结论”这样的前后顺序安排摘要的内容。

  三段结构是指按顺序出现背景与目标、核心内容和结论三部分内容。各部分内容要求如下:

  第一段:介绍背景与目标,包含问题陈述和动机,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你要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段:介绍你要解决的几大类问题,针对每一类问题你采用的方法、得到的主要结果以及有什么重要结论。

  第三段:对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最后的概括。

  3. 摘要的基本要求

  摘要的长度一般要求在一页以内,不超过1000字, 也最好不少于半页。如果所在单位指南有额外要求,则按额外要求限定字数。

  对于五段结构,适当权衡五要素的权重。如果问题重要,突出问题;如果方法重要,突出方法;如果某条结果重要,突出该结果;如果某条结论重要,那么突出该结论。如果某个要素完全不重要,那么可以一笔带过。对于三段结构,控制核心内容的条目数。可以按论文的章归类,但尽量不要超过3个类别。例如,如果论文有四大章以上的实质性内容,可以将形式接近的两章合并介绍。

  在问题陈述中以宽的背景起步,结论除交代解决了什么问题外,还可以总结出对本领域科学家甚至更宽阔的领域而言你的研究结果的通用价值。这样,整个摘要就呈现“宽窄宽”这一有望能吸引更多人关注的形态。

  如果方法中某个要素对达到你的研究目标很重要或对得到重要结果不可或缺,则应强调。

  结果尽量准确。以表述定量结果的差异为例,“不一样”比“高、低、强、弱”差一些,“高、低、强、弱”比“高多少、低多少、强多少、弱多少”差一些。

  摘要还有一些形式上的要求。摘要除了构成全文的首当前冲的部分,还可能单独出现在邮件、检索系统和公告中。因此,摘要是供独立阅读的文本,即尚未得到全文的读者看的。正因为如此,摘要不能包含需要翻阅全文才能理解的符号和编号,因此不允许按编号引用章节、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等,不能出现图形和表格等元素。

  4. 电影蜜蜂 摘要的一个示范与更多示范链接

  下面的虚拟摘要分为若干部分:第一段是对研究问题进行陈述,第二段介绍动机,第三段到第五段针对核心章节包含的三项研究内容各自采取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概括,最后是总的结论。

  声明:本文整理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