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全纳教育等12种教育类型有何区别?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教育存在,其概念始终处于一种见仁见智、尚未明晰的状态。已有界定大致基于对象、本质、目的、实践四个角度形成了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我们认为,继续教育是指即将或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基于学习和适应工作、社会发展需要,而主动进行的一种大学后非学历追加教育。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背景的差异与发展,人们对其外延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变化。继续教育与初始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第三级教育、继续工程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回归教育、全纳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等相关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教育对象的高素质性、教育时限的追加性、教育目的的生成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育途径的多样性等特征。

  一、何谓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由“继续”和“教育”两个名词组成。“继续教育”的英语词汇有:Continuous Education、Further Education、Sustained Education。Continuous Education一般翻译成“继续教育”,在美国比较普遍。Further Education被《21世纪大英汉词典》翻译成“进修、继续教育”,在英国较为流行。Sustained Education翻译为“持续培训”,新加坡在使用该词时,表示对国家公务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已有对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包括对象、本质、目的、实践这四个角度。在综合已有关于继续教育概念的认识基础上,以历史、地域为参照系,以中外继续教育概念共性为基础,我们把继续教育界定为:继续教育是即将或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基于学习和适应工作、社会发展需要,而主动进行的一种大学后非学历追加教育。

  二、继续教育的特征

  (一)继续教育对象的高素质性

  继续教育对象与其他教育对象相比较而言,是接受完大学教育并走向社会的成年人。继续教育对象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能力[7],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

  (二)继续教育时限的追加性

  继续教育是大学后教育,以大学后教育为起点。因此,继续教育是有起点但无终点的教育,是有起点阶段限制但无终点阶段要求的教育。继续教育时限的追加性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进行,使继续教育对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达到工作和学习的相互交替和相辅相成。

  (三)继续教育目的的生成性

  继续教育目的不是既定的,而是基于个体需要生成的,包括补充知识、提高能力、学习社会规范与情感、满足学习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需求层面,使个体有效、主动地适应工作社会发展需要,进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这种目的是适时生成的具有主体性、主动性的目的。

  (四)继续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继续教育的内容是基于学习者需求产生的,坚持“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学以致用”原则,更多体现内容的实用性。继续教育内容大多是紧契前沿领域的知识,能够反映最新的知识成果,并能使学习者直接在工作岗位中得以运用。

  (五)继续教育途径的多样性

  由于广大社会成员的需求在层级、类型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继续教育在途径上呈现出多样性的格局。

  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多样化,主要有政府、企业、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多样化的办学主体又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主要包括自学、网络教育、面授、函授、社会助学等。继续教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实地调查、研究讨论、课堂讲授、参观访问、情景模拟等[8]。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追踪市场需求动态、多功能现代培训中心、专业技术职务化、产学研一体化企校所联合体等。

  三、继续教育和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一)继续教育与初始教育

  继续教育和初始教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初始教育发生于继续教育的前一阶段,其终点即是继续教育的起点。不同国家、不同学者之所以对继续教育的起点存在不同的界定,就是因为他们基于不同的初始教育水平。在社会文化不断变迁的趋势下,初始教育的终点也不断变化,逐级提升,继续教育的起点也就随之提高。这也就可以解释继续教育定义的动态生成性了。

  继续教育和初始教育的区别在于:

  其一,从语义学角度分析,继续教育强调教育的“继续”性,注重追加性质;初始教育强调教育的“初始”性,注重第一性。

  其二,从外延角度分析,初始教育与继续教育没有任何交叉成分,二者是同一节点的前后两种不同的教育形态。

  (二)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

  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是后续所有教育的基础,因而也是继续教育展开的基础。只有在基础教育实施的基础上,才有后续继续教育的可能。否则,继续教育将不会存在。

  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在于:

  其一,在教育对象方面,继续教育对象是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年人;而基础教育对象则多为接受完学前教育的未成年人。

  其二,在教育目的方面,继续教育目的因其“继续性”,旨在满足个体学习和适应工作、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基础教育目的则具有“基础性”,对个体施以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为日后升学和就业奠定基础。

  其三,在教育实施方式方面,继续教育具有短期阶段性,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可能不同,不具连续性和承接性,依照个体具体需求而变化;基础教育具有长期连续性,活动实施前后相接,较为系统完整。

  (三)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者都属于教育的较高层级,但二者无绝对的高低之分。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阶段;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之后的延伸。可以说,继续教育中的部分群体正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区别体现为:

  其一,在教育对象方面,继续教育针对的是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高等教育对象分为两种情况,接受完中等教育或接受完本科教育的人。

  其二,在教育目的方面,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体学习和适应工作、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进而实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目的。

  其三,在归属范畴方面,继续教育属于成人教育的一种,是成人教育的高级阶段;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是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

  其四,在教育内容方面,继续教育内容并没有固定化,针对个人需求适时提供相应的知识;高等教育内容主要是高深的专业知识,具有固定系统化特点。

  (四)继续教育与第三级教育

  继续教育与第三级教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其一,继续教育作为大学后的教育,被包括在第三级教育之内,即被包含在中等教育以上的教育范围之内。

  其二,二者都是基于终身教育的理念而得以提出,都是践行终身教育理念进而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方式。

  继续教育与第三级教育的区别在于:

  一方面,在外延层面,第三级教育是中等教育以上程度教育的统称,中等教育以上的教育在范围上较大学后教育要宽广的多,第三级教育在外延上大于继续教育;

  另一方面,在教育性质层面,第三级教育涵盖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属于非学历教育。

  (五)继续教育与继续工程教育

  继续教育与继续工程教育的的联系在于两者的性质、特点以及活动目的是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扩展和延伸。我国的继续教育发端于继续工程教育,后来拓展到其他行业领域,逐渐演化为继续教育,作为内涵和外延更为广泛的“继续教育”概念被人们所接受。在终身教育势潮中,继续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得以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展。

  继续教育与继续工程教育的区别在于教育对象或者教育范围的不同。继续工程教育的对象是大学毕业后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因此,继续工程教育是工科大学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发展[9]。继续教育的对象可以涵盖大学教育后的所有人员,不仅仅是针对接受过工科大学教育的人员。

  (六)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

  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实施高层次教育的部分,仍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成人教育并非“成人”与“教育”的简单结合,其外延相当广阔,当中蕴含着“继续”的意味。继续教育着重“继续”,外延不如成人教育广,是成人教育概念的“衍生品”。

  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其一,从语义学角度分析,二者的侧重点并不一致,“继续教育”更倾向于指代阶段;而“成人教育”更倾向于指代对象。

  其二,从教育对象角度分析,继续教育针对接受完大学教育的人;成人教育对象不仅包括接受完大学教育的人,还包括大学教育水平之前的人,成人教育要比继续教育宽泛的多。

  其三,从教育形式角度分析,继续教育属于非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则涵盖学历与非学历教育。

  其四,从教育目的角度分析,继续教育目的在于补充新理论、方法、技术等,具有提高性;成人教育更侧重普及文化知识。

  其五,从教育时限角度分析,继续教育是短时阶段性汇合;成人教育是稳定的终身性存在。

  (七)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

  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其一,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概念外延的延伸,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具体的教育形态和高层次阶段。终身教育包含除继续教育之外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所有教育形态。

  其二,终身教育可以通过继续教育这一环节来实施,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具体践行方式,通过继续教育这种方式,促进终身教育运行发展。

  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区别在于:

  其一,从教育对象角度分析,相较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对象更加宽泛。终身教育对象不仅是大学后教育的人,而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上是多层次的,因此,终身教育在不同的人身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其二,从教育目的角度分析,继续教育在于补充新理论、方法、技术等,具有提高性;终身教育强调人一生的学习状态,具有普适性。

  其三,从教育形式角度分析,继续教育属于非学历教育;终身教育是涵盖学历和非学历等各种教育形式的结合。

  其四,从教育时限角度分析,继续教育具有阶段性,是阶段性汇合的教育;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为终身存在的教育。

  (八)继续教育与回归教育

  继续教育与回归教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其一,从本质层面而言,二者都强调再教育,即进行第二次教育。

  其二,从内容层面而言,二者都注重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育内容与学习者职业或生活息息相关。

  其三,从所属范畴层面而言,二者同属终身教育范畴,为终身教育具体实施载体。

  继续教育与回归教育的区别在于:

  其一,从教育起点角度分析,继续教育起始于大学后教育;回归教育起始于中等教育后。

  其二,从教育侧重点角度分析,继续教育侧重于“继续”二字,而回归教育强调轮替,注重教育与其他活动轮替进行。

  (九)继续教育与全纳教育

  继续教育与全纳教育的联系在于:两者具有理念上的一致性,即它们都倡导教育中人的权利。不论是继续教育中对人的主体性的承认、继续教育目的的生成性,还是全纳教育中对公平、以人为本、全人教育思想的倡导,都是对人之为人学习权利的维护。

  继续教育与全纳教育的区别在于:

  其一,从教育侧重点层面分析,继续教育侧重于人的追加性学习,全纳教育侧重于教育平等。

  其二,从教育对象层面分析,继续教育针对的是接受完大学教育的人,全纳教育重在针对特殊儿童或普通教育领域对象。

  其三,从表现形式层面分析,继续教育具有具体的实践载体与形式;全纳教育属于理念层面的概念,没有具体的实践载体与形式。

  (十)继续教育与社会教育

  继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从所属范围来看,继续教育属于社会教育中针对接受完大学教育成年人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社会教育就此类对象所实施的教育活动,继续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的一种类型。社会教育可以借由继续教育实现良好运行。

  继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其一,从教育对象层面来看,继续教育面对的是接受完大学教育的成年人;而社会教育则面向社会全员。

  其二,从教育内容层面来看,继续教育内容多依据个体工作、生活和学习需要来制定学习内容,多具有实用性;而社会教育内容则相当广泛,在内容层面涵盖继续教育。

  其三,从语词界定方式层面来看,继续教育侧重于教育的阶段性;社会教育侧重于教育的形态。

  (十一)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

  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独立于学校教育系统之外的教育形式,同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都不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为目的,教育实施具有短期阶段性特点。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时有交叉,继续教育可以通过社区教育的形式来实施,社区教育也可以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来达到继续教育目的。

  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区别在于:

  其一,从语义学层面分析,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来界定其教育的阶段和范围;社区教育通过“社区”这一地域角度来界定其教育的实施领域。

  其二,从教育对象层面分析,继续教育对象是针对接受完大学教育的成年人,具有年龄限制和学历要求;社区教育则没有年龄限制和学历要求,普遍受用于全体社区居民。

  其三,从教育目的层面分析,继续教育在于为个体补充新理论、方法、技术等,具有提高性;社区教育在于促进社区成员和社区良好发展,具有地域服务性。

  (十二)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时有交叉。继续教育有时会出于职业教育的目的进行教育活动,此时的继续教育内容会有职业教育性质;职业教育有时会以继续教育的形式来实施,比如职业培训。因此,增加二者的重叠与合作是教育资源整合的趋势。

  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于:

  其一,从语义学角度看,继续教育侧重于指代“阶段”;职业教育侧重于指代“内容”。

  其二,从教育对象角度看,继续教育对象是接受完大学教育的成年人;职业教育包括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比如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则有可能是未成年人。

  其三,从教育形式角度看,继续教育属于非学历教育形式,与正规教育相并列;职业教育兼具学历教育形式和非学历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