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双减”取得哪些成效?多少人能就读公办幼儿园?官宣来了
今天讲讲减负和幼儿园
PART 01
关于减负
“双减”实施一年多了,
厦门“双减”做得如何?
上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情况的报告。
以下是一些要点
报告说,我市“双减”工作阶段性明显成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印发我市“双减”实施方案,召开全市“双减”工作推进会,将“双减”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列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健全保障机制,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内提质减负,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着力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我市“双减”工作阶段性明显成效。
两个减负案例被教育部推广
《厦门市推行校本作业确保减负且增质》《厦门市实施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一课一消”监管模式》案例被教育部宣传推广。?
在全国率先提供全时域课后服务
报告说,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均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
与此同时,中午提供午餐午休服务,公办初中晚上开设自习班,在全国率先提供全时域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和有课后服务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八成中小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2022年春季,全市共有308所中小学校44.8万名学生接受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83.5%,学校覆盖率100%,教师参与率接近100%。
图片来源:湖里区教育局
2022年寒假,为2万名春节期间企业留工人员子女提供托管服务;暑假,为6万余名学生提供各具特色的社团、夏令营等暑期托管服务活动,有效缓解假期学生居家无人照顾之忧。
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83.6%
部门联动确保“双减”成效持续。截至8月底,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30家,比“双减”前压减少153家,压减率83.6%。
我市127家教育部门审批的面向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已100%纳入全国平台管理,100%设立监管账户,27家机构率先实现全国平台上课程买卖、缴退费等线上运营功能。?
建议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建议,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教育“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大政策过渡期的统筹协调力度,健全“市级统筹、属地负责”工作机制。
探索推广智慧教学技术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整体教学和学生个体的实时诊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精准化、分层化的作业设计,形成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在学生减负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严格规范进校园事务,减少教师非教学任务,借助教育信息技术减少程序化工作,让教师集中精力投入教学研究。
拓宽资源供给,促进课后服务优化升级,严格审批监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PART02
关于幼儿园
上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公办幼儿园建设情况的报告。
报告说,近年来,我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逐年提高,公办园规模进一步扩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公办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保教质量逐步提升,“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较好满足学生上好学的需求。
在公办园就读幼儿过半
96%幼儿园是普惠性幼儿园
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005所,总在园幼儿21万,其中公办幼儿园409所,在园幼儿11.5万,公办率达55%,超过国家规定公办率50%的要求;
民办园596所,在园幼儿9.5万,其中普惠性民办园534所,普惠率达96%。
注:这里的公办幼儿园应该是“公办性质幼儿园”,即除了公办幼儿园之外,还有集体办幼儿园、国企办幼儿园。
四年新增4万个公办学位
根据“补短扩容”建设计划,2018-2022年四年间,我市建设公办幼儿园项目不少于100个,新增学位4万个,截至目前已建成89个,剩余未竣工项目到年底前均可完成建设。
十四五期间还要建156所公办园
预计整个“十四五”期间将建设156个幼儿园项目,新增5.6万个幼儿园学位。
问题1
公办幼儿园不均衡
尽管这些年,我市新增了数万学位,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调研发现,各片区公办幼儿园生源不均衡的情况仍存在。比如老城区,学位仍紧缺,部分园所持续扩班,“准大班额”现象较普遍,而岛外一些地方,有的新建住宅小区入住率不高,新办园招不满学生,容易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建议
针对这个问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建议,根据出生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建立学位动态供需协调机制,提前五年预测学位需求,提前三年规划学校建设,提前一年落实学位供给,避免出现学位不足或空缺的现象。
特别是明年将迎来入园高峰,要提前规划布局,挖潜扩容保障学位供给。
问题2
公办园提速太快
师资水平面临挑战?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在调研中还发现,由于公办园建设不断提速,有经验的园长和骨干教师显得极为紧缺,大量新入职的老师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提升教学经验。
建议
对此,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建议继续推广优质园带薄弱园、老园带新园、城市园带农村园的做法,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联片联动、共同发展。提升课程设计能力,挖掘一批优质课程推广普及。
持续优化师资结构,加大备案编教师的招聘力度,逐步增加在编老师的比例。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大园长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发挥领头雁作用。
实行幼儿园教职员工分层分类全员培训制度,将国企办园、集体办园等教师都纳入教育局常规各项培训,打通其职称晋升通道。
新闻链接
国务院“双减”报告:
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难题还需破解
10月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难题还需破解。
“双减”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教育改革,是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际举措,事关基础教育体系、教育生态和育人格局。报告称,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校外培训市场“虚火”大幅下降,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校内减负提质受到普遍欢迎,全社会支持和认可“双减”改革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报告同时指出,“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难题还需破解。有的机构以“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名义违规开班,隐蔽性强,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的问题。有的机构表面关门闭店,实则转移到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隐秘地点违规开展培训。还有机构提供线下“一对一”家教服务,或通过通讯软件开展线上培训。
在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上,报告称还存在短板。非学科类培训种类繁多,行业属性突出,涉及多个部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机构底数尚未完全摸清,还存在监管盲区。部分地方部门协同不足,在资质审核、预收费监管等基础性工作上进展缓慢,没有形成治理合力。资本从学科类培训撤离后,有的流向非学科类培训领域,亟待加强引导和规范,防止过度逐利。
此外,报告指出,在校内提质增效上还存在差距。有的学校作业设计水平不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还不够强。有的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不够高,校外资源统筹不足,服务内容还不够丰富。有的地方部分教师负担偏重,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减轻教师负担。报告还称,在风险防范处置仍存在薄弱环节,宣传引导工作效果还不够明显。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当日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指出,经过“双减”一年多来的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和家长教育焦虑深层次原因的认识。“从教育内部来讲,主要是职普协调发展和中高考竞争性选拔;从教育外部来讲,主要是就业竞争压力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些内外部问题层层传导,导致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引发家长教育焦虑,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系统深化改革。”
请密切关注厦门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