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理解蒙特梭利教育的人,将会远离以人为本的教育
儿童节,学生发给我一篇令人伤心的文章,竟然有自称蒙特梭利老师的人为了自己园所的招生,写了一篇充满着误解及误导的「宣传」。这些内容有可能已与教育学里的「教育犯罪」沾上边。手段通常都是用错误讯息损害民间的认知,或以贬低其他教育来抬高「己见」,以达致个人目的,就如商业化的市场销售手段和效果。在道德层面已经直接及间接危害了真正教育的「无形」贡献。
我整夜难眠,痛哭了半小时,思前想后,半退休的我是否应该继续「护航」?使命、责任、承诺都驱使我需要发声。
所有的教育,都必须跟着最新的科学走。蒙特梭利博士带头做到了这一点,她把当时仍处于文科世界中的浪漫派儿童教育,带向了用理科角度分析的方向。当时对世界的震撼,可能你们感受不到!但有着超时空同理感的老师,就会感受至深。从儿子出生起,我定下每年把蒙特梭利写的所有书看一遍的计划,今年他已经是心理学大一的学生,我足足把蒙特梭利所有的书看了19遍。作为蒙特梭理哲学理论培训师,我要把一群文科人变成理科人。就是说,不是用记忆学习,是以思维学习,其难度极高!
蒙特梭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训孩子的思考能力及创造能力。但是,一直接受传统教育的中国蒙特梭利学员真的能做到吗?只是言教及文字教就足够了吗?我相信,一定要身教!可惜!中国蒙特梭利发展已30年有余,真正的一线师傅又有多少个呢?在中国大陆结业(我只能称为「结业」,因为没有人真的能够毕业)后,绝大部分的学员都在没有师傅的带领之下,以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进行「蒙氏教育」。学员想找位前辈提问,都没有机会,像是一群被遗忘的孤儿。再加上如今疫情下的网络线上培训方式,令情况更甚!
在世界上,每一个蒙特梭利教育发展完备的国家中的老师们都明白,取得证书后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因为,之前的上课大多是纸上谈兵,学员就连问问题都不懂问,只管不停抄笔记。
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学习生存、学习生命),是否应该先谦卑思考一下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培训过程中出错?是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是社会异常的问题?还是真的是这学员所说的蒙特梭利教育的缺点?
真正做蒙特梭利教育的教育人,没有想「贵」的。多年前,中国式的民办教育已等同商办教育。其实,全世界有很多非营利的蒙特梭利学校,公立的蒙特梭利小学及中学当然也有,只是中国的体制暂时难以令其出现罢了!
蒙特梭利教育一直都是人的教育,不是教具的教育。但可惜的是,商化了的所谓蒙氏园,会用最容易、最具体的教具呈现在家长面前,因为这个有气势的「阵」已经可以吸引招生,而完全没有准备好教育家长的心。痛心的是,在今天,这样的蒙特梭利园所已比真正的蒙特梭利老师还多!
严谨的蒙氏培训要求学员需要学士学位资格,就像是修读硕士,还要无薪实习一年。真正的蒙特梭利老师,我说的是「真正」,不是国内一般认为的「持证」,常常被学者认为像是「苦行僧」。但在中国大陆,蒙氏教育苦行僧少之又少!难道这也是蒙特梭利的缺点吗?
如果有一位女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苦难,被软禁多年,被通缉追捕,仍然不懈努力地研究科学教育、维护儿童尊严、科学推崇和平,也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同,难道不应该被尊重吗?不应该将她的画像裱起来鞭策自己吗?
当代学者,认为蒙特梭利博士不应该只是教育科学家、人类学家、医学博士、心理学家(包括教育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及应用心理学等)、美术家、教育哲学家、儿童发展学家,更应该成为社会学家!人的一生短短数十年,能被称为以上的其中一员,已经是几生修道,不可多得。何况,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名女性,能有那么广泛的贡献,难道不值得恭敬吗?请参考各国的教育发展历史,无一不受蒙特梭利哲理思想的影响。蒙特梭利教学法不但有教育的功能,更有治疗的效果。能把教育及治疗综合在一起执行出来,是世上少见的。感觉统合的理论及做法、IB教育体系都是源自于蒙特梭利教学法。其他的,我不详细说了,说不完的。
当时,每年一次的儿童发展学会,其主席Granville Stanley Hall,儿童研究之父,找来了全球知名的儿童发展学家为学会会员,其中有蒙特梭利、弗洛伊德、杜威、皮亚杰、Eric Erickson......他们全部都是顶尖级的学者, 大咖中的大咖。在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被称为「世界教育之母」的蒙特梭利,其教育哲学思想是容易被一般人明白的吗?而批评蒙特教育法的人用上「每天拜上三拜」是极度不敬的言词。蒙特梭利的国际化,在教育发展上是惊人的成就,百多年来无人能打破。这句话是极之危险的,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说话的方式,会令中国教育界蒙羞!
蒙特梭利教学法为何最近30年又发展到另一高峰?就是因为脑神经科学的出现,证实了蒙特梭利教学法是最能配合人类大脑发展状态的。
可惜,同时遇到电子产品的涌现,直接及间接影响了孩子的发展。这也是蒙特梭利的缺点吗?这是成人没有做好迎接孩子、教育孩子的准备,还是蒙特梭利教育法出了问题呢?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无一不是根据被称为科学教育的蒙特梭利教学法而来的。应该说,只是当今经验不足及哲理思想肤浅的老师问题。
以「深度长文」自称的,对我来说只是「表面私评」。
Integration Theory
Integration Theory 不应翻译成「集合论」,在教育界会用「综合论」或「整合论」。蒙特梭利课室分成各科区,就像我们的大脑有不同的各区一样,将孩子与课室互动的情况连结起来,把对各科区的统合互连形成网络。这个「隐形」的网络,就是认知。这就是蒙特梭利的厉害之处,能够把抽象的大脑打造成一个具体的大教室,以教具摆放的位置作分区,这就是我们大脑的结构状态。孩子每天在具体的大脑里游走互动,把所有区域的认知都连结起来。至今,我没有见过有其他的现代教育能做到。我见到的所谓现代教育,只是把各个科区分开成教室,即一个教室教一科,另一教室教另一科。而蒙特梭利就能把所有学科放在同一教室中,这样有着综合及整合的机遇。就是鬼斧神工!蒙特梭利不是光说她的想法,百多年前就已经做到了!
「假装」游戏
似乎大家都误会了「假装」游戏。这是属于判断能力的「化育」手段。儿童发展的开始,要坚持以「真」示孩,孩子大约三岁便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人类首个判断力「真与假」的出现,便能有机会发展出判断「对与错」及「是与非」的能力。否则,孩童活在迷惘当中,没有是非黑白,信任及依靠便得不到承托,这样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想像(imagination) 和幻想(fantasy) 是两码事。两种都属于思考途径,想像是沿着真实、真确、真正、实际、现实、确实,而能成事实的可行路径作出的思考。幻想的原字(古字)为phantasy, 有幻觉的意思。今天的电子世界、虚拟世界、动漫世界、卡通世界,正在蚕食人类的心智。活在假世界的人,不愿意接受事实、不愿意社交、不愿意合作,令之容易有反社会的倾向。这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早期心理发展偏差。想像一下,如果发展的出发点定位错了,日后的所有「教育」只能说成修补,难以可以再教及再育。而且,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把「假装」游戏化,让假扮的过程觉得开心及优越,日后孩子便不能知道问题的出现。所以常常会作出反驳、怀疑,不能对人坦诚,偏向于钟情「阴谋论」思维,发展到成年后,会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最让人担心的是把大脑神经元连上了错误的连结,紧记「铭印现象」(Imprinting Phenomenon),有先入为主之意,如果错误连结进入了潜意识,影响和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以这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系统的话,孩子成为青少年时便会对社会产生巨大负担及负面影响。
扮演游戏是建立同理心的好方法。就是孩子到三岁至四岁,有了基础判断力的支持后,在家里可以找一天与母亲或父亲交换角色,令孩子当一天妈妈或当一天爸爸,令其产生不同角色的感受,发展出理解别人的能力,让家庭成员关系更融洽。
蒙特梭利经历过两次战争,以她的智慧,她一定会思考如何避免人走向偏差。在这里,我不详谈墨索里尼是如何对付蒙特梭利的。
其实我想知道,假装游戏对孩子的深度学习和认知发展能产生什么作用呢?请指教!
蒙特梭利教具
就是因为特殊儿童难以产生抽象思维,所以需要具体的教育方式。蒙特梭利教具就是多维度的学习,能以双手凭操作来认知基本的概念,才能称为蒙特梭利教具。似乎有人不懂特殊教育。
蒙特梭利教育根本就是在生活中多维度的体验学习,可能学员在实习时处于不成熟的蒙特梭利教室内,才会有误解!
没有先把自己的知识及能力加维,请不要随便把蒙特梭利教育降维,拜托!
三段式教学法不是用作社交训练的,只是用作认字的。
二项式对于不打算修读数学的人来说,确实没有实际意义。
蒙特梭利教育的传承优势在于科学,不是纯正。
积木按照颜色分类,跟分别哪些模型属于动物有什么关系?令人摸不着头脑!
归位
归位的目的是用完了、做完了、学习了,放回大脑应属区域去,这个行动的执行能让孩子产生归位能力,向自己负责任,又能方便他人、利己利他,应是自然内化成为一生的好习惯。怎能说是成事低效及浪费时间的方式?请记着,蒙特梭利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格」!
教室分区
蒙特梭利教育一直都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独立的知识点,观察细致的能力,当然需要早期确认,否则日后如何把事物联系起来?
蒙特梭利教室内各区的工作一直都有连结、有关系,为何会这样曲解?学习材料的组织及形式,一直都是蒙特梭利老师的责任,难道学员没有参与其中就作出错误的评论?学员常用上效率及高强这些字眼,难道人格是分效率及高强的吗?动手学习来的,所有都可以应用在生活上,那就要看成人如何启导及带领了!
学员可能混淆了模仿及假装两件事。蒙特梭利说的是用真实的器具配合孩子作游戏及工作,就是带领孩子进入现实生活、真实世界。孩子的游戏难道不是一直模仿着成人的行为吗?
嗅觉瓶
嗅觉瓶的早期作用是让孩子能用嗅觉辨别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就像用视觉找出相同及不同的能力一样,而不是要闻出这个味道是属于什么东西。这是知觉的一种基础判断能力,需要确保幼儿的发展起步点没有偏差,否则孩子日后的无意识吸收力(鼻子的嗅觉是属于无意识器官知觉)发展、判断力、适应力会受影响。
确保孩子的嗅觉没问题后,嗅觉瓶的延伸用法就要靠老师的布置安排。儿童经历真实经验后,例如孩子看见普洱茶叶,再喝了普洱茶;之后让孩子看见铁观音茶叶,再喝了铁观音茶。然后老师把普洱茶叶放进一个瓶子内,再把铁观音茶叶放在另一瓶子内。让孩子闻出哪个是哪个。看来这位学员完全误解了!
生活教育
天呀!竟然用上了亚里士多德的抽象观点来看婴幼儿教育!完全是错误的应用!
曾经修读过三至六岁蒙特梭利的幼儿教育老师,都会知道感官课后是生活教育,哪有脱离?孩子就是每天在家庭及在学校里生活着。可能是老师不懂设置生活化的环境而已。难道,这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缺点吗?还是老师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或执行能力的问题?
电子产品
说到电子产品,请阅读精神科医生邓克利(Dr. Victoria L. Dunckley)写的《影响孩子一生的28天》,别让成人眼中的高科技毁了孩子的未来。
社交
蒙特梭利孩子生活在混龄的环境三年,为何会社交不足?有可能是老师营运教室出现问题,可怜这学员在不成熟的教学环境下实习,获得的全是错误的认知。
人类是属于群体哺乳类,称得上哺乳类,必定与哺乳者的角色有关系。人类必须要与哺乳者先建立单对单的感情维系关系,才能发展出单对众的能力维系关系。这就是生理需求与社交心理发展的关系,请参阅《生命重要的前三年》。
没有个体发展,「我」还未出现,怎能用「我」去作社交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永远都是教育的起步。社会是由一群个体来组成的,如果,个体忽略了修身,日后会形成一个怎样的社会?个体的人格发展一天未建构完成,自我、自私、自傲、自恋便会不断出现,试问社会将会发生什么?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最终会形成集体反社会行为。战争就是这样形成的!
维果斯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心理发展理论与蒙特梭利教学法有冲突吗?他的理论与蒙特梭利做法有着互相呼应的效果,不是吗?
三阶段教学法
三阶段教学法是针对孩子早期对语言认知发展能力,测试孩子对发音的判断及记忆能力,不是每天都能够都用上的。请不要误会及误用。
语言分为生活语言及书面语言,学习生活语言当然在生活的实体互动世界当中。但,相信大家都认同,学习书写语言都需要一砖一瓦,从下都上,逐渐累积才能成功。
「人在需要用的时候最想学习」,对的!不过,用在意识的成人身上才是对的。用在未完全能意识的孩子身上就是不对的。人类的发展,跟随着大自然规律的安排下进行。DNA 储藏着人类发展所有历史的资料。早期的人类(孩童期)在无意识的婴儿期及前意识期的幼儿期,他们的发展需要就是要把人类发展的总过程有序地重演一次,建构成意识的「人」。孩子发展的行为表征,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人类发展倾向。
蒙特梭利教具经典之处就是在于可以用抽象具体化的状况展现出来,让手直接把讯息带入大脑,产生印象,完全不需要经过语言区。所以,孩子在语言未成熟下,能有效地把印象印在大脑内。可惜,现今的孩童被电子产品干扰着大脑的发展,影响了他们的记忆及思维能力。这个话题不说了,否则需要写一万字。
二项式、三项式
二项式、三项式在三至六岁的教室内,是属于感官教具,不是数学教具。请紧记!
关注孩子及追随孩子的首要条件是成人需要谦卑学习,而不是批评贬低。
接着后面写的,存在严重的前后矛盾,所以我回应不了。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开放性之强,能令老师的教室管理措手不及。相信,这学员在一个「假」的蒙特梭利教室「学习」,才能产生这种认知。
安静游戏
安静游戏的作用是不用语言、行为来感知自己,用来带领孩子进入深度觉知自我的境界。而不是表面理解的安静或吵闹的浅层次。
错误理解蒙特梭利教育的人,将会远离以人为本的教育。
蒙特梭利教育一直被称为「慢」的教育,是因为其发展需时,其哲学理论的高度和渊博,是没有可能在数百小时内获取的。
中国教育文化人一直以谦逊而闻名,身为其中一员,我感到无限光荣。可惜,由于教育商业化20世纪在中国开设并盛行,令中国教育文化的「风光」已不再了吗?
很多人打着旗号去做蒙特梭利「生意」,有多少人真正去做蒙特梭利「教育」?
年青人需要明白,中国的教育政策是偏向保护主义的,前人几经辛苦,才能进入改革开放。蒙特梭利要「打进」中国大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背后的艰苦辛酸,现今年青人难以明白。19世纪80年代,两位已故的北师大教授,卢乐山教授及梁志燊教授,几经波折为蒙特梭利打开了门!2006年,梁志燊教授代表中国大陆出席参与台北的蒙特梭利大会,老前辈嘱咐我,要想办法找出中国教育哲学及西方教育哲学的共同点,中国的蒙特梭利发展才有希望。所以,这十多年来一直钻研古籍及中国当代教育。大家有兴趣的话,请修读《道德经》,蒙特梭利的哲理与老子的思维是十分相似的。后来,2011年在北京大会上,梁志燊老教授又用柔软且温暖的手,紧握着我的手说,「小心发展蒙特梭利,要为蒙特梭利护航!」
前辈,放心!我会铭记于心!
其实我介意的不是这位年青人的文章,而是那位「审核专家」。
做学术,需要严谨,需要各方的验证。请不要乱发评论,影响蒙特梭利教育的真确性。
但,如果只是吸引平民百姓的眼球或是商业宣传,请思考有没有牵涉「教育道德犯罪」。
共勉之!
刘咏思写于儿童节翌日
作者简介
刘咏思老师(Ms. Daisy Lau)
·师从已故香港幼教之母陈淑安院士
·拥有16年蒙特梭利婴幼教前线工作经验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
·香港蒙特梭利研究及发展学会创会人及前任主席(2015-2019)
·香港蒙特梭利研究及发展学会总干事(2010-2015)
·香港亚洲蒙特梭利会议2017筹委会主席
·美国蒙特梭利协会教师课程培训师及视学顾问
·美国蒙特梭利协会国际执照教师(0-3及3-6岁)
·香港天水围妇联义务婴幼儿发展及家长教育顾问
·香港教育大学客座讲师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蒙特梭利家长教育课程导师(12年)
·前陈鹤琴「活教育」香港研究中心创办人及主任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育儿研究中心成员
·大连红梅教育顾问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早期幼儿发展研究学术顾问
·中国大连美国国际学校幼儿教育部蒙特梭利教学顾问
·美国南加州首都教育学院(南宁分校)蒙特梭利教师课程培训师
·英国伦敦蒙特梭利国际中心实习导师
·香港圣约翰救伤队九龙东分区第二联队长期服务勋章副会长
·香港黄金海岸狮子会(公益慈善团体)永远荣誉会长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金梓艾德维儿幼儿园教学总监
·香港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美国蒙特梭利协会教师培训中心发起人,已于华人社区累计培训老师逾两千人
·为内地二十多间幼儿园作蒙特梭利教育顾问,为各幼儿园做公益家长讲座,已指导达两万华人家长,并持续向本港多间大学及学院提供幼师实习场地及作导师、举办研讨会及交流,做义务工作
·《蒙教在华史》作者,已为各报章、杂志撰写教育文章逾十年
·现重点在于研究汉字幼教法、幼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西教育共通、家长教育、婴幼儿观察技巧及中国幼教发展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