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讲座”目标人群竟从备孕夫妇开始?教育机构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说法:

  小学拼音教得飞快

  英语26个字母不教直接背单词

  数学一上手就要学20以内的加减法

  幼儿园一点儿也不学

  真的到小学会跟不上!

  如果你是家长,会焦虑吗?

  ↓

  赵启敏是上海一家幼儿园大班的班主任,每天,她都会应家长的要求,提前将几个孩子送出幼儿园的大门,交给家长手里。“小班开始就有一两个,到了大班,要早回家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赵启敏说,这些孩子要早离园,主要是为了赶去机构上4点半开始的课。

  幼儿园还未放学

  就有很多家长迫不及待地提前来接孩子

  转身投入各类学科类培训班

  家长热衷学前教育培训,到底为了什么?

  幼儿培训机构究竟在教些什么?

  

  学习“十八般武艺”语数英领衔

  记者调查发现,身边的学龄前孩子中,在校外报名培训班的有八成,少则一到两个班,多则三四个班,多以拼音、看图说话、思维训练、英语及乐器、绘画为主。

  但绝大多数的家长,还是觉得艺术体育类的培训,不过只是去“玩玩”的,而孩子的重点,还是要放在了“幼小衔接”上。

  学一点总不会错,“赢在起跑线”的概念,依旧是大多数幼儿家长的共识。李翔的儿子今年大班,他数了数儿子报的培训班:每周一、三、五是英语课,周二学画画,周六安排了围棋和思维训练,周日是运动日,练习轮滑和篮球。“儿子比我们家里谁都忙。”

  在公民同招和民办小学超额摇号入学的政策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们学前拼命“鸡娃”的情况,但仍然有大部分的家长认为,不能真的“零起点”。

  “马上要幼升小,没有一点知识储备不行,但现在幼儿园里拼音、数学、英语什么都不教。”倪先生的儿子今年读中班,他已经给儿子报好了一年一万多的英语早教机构,正打算去物色报一个数学思维训练的课,“周围孩子都在学,就算是读公办小学,也总要提前学一些。”

  培训机构:多重手段叠加制造焦虑

  “人家的孩子都会讲英语故事了,你的孩子呢?”

  “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

  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

  ……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铺天盖地,不仅充斥着公交地铁车厢、街头巷尾的广告牌,在手机、电视机上也呈“霸屏”之势。无孔不入的广告和营销通过刺激家长的敏感神经,制造和加剧教育焦虑,从而让“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深入人心。

  广告的手段远不止如此。微信群的兴起,让原本对于教育一无所知的“小白”家长突然有了抱团取暖和取经的地方,而每一个微信群里,总有那么一些“牛娃爸妈”在传送着经验:“我们家娃入学前已经可以认识3000字,自主阅读没有问题,英语可以去考PET,数学跨级读学而思二年级的奥数……”每一个真人分享撩动着家长们的心。

  更有的牛娃爸妈,组了自己的“粉丝群”,定期开课分享经验。这几天,浦东杨思就举办了这样一场幼升小和小升初的“讲座”:

  每一位参加的家长收费700元

  目标人群从备孕夫妇开始到五年级家长

  一人一票

  

  等这些幼儿园家长慢慢在群里混成“老群友”了,才发现:原来那些牛娃爸妈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机构派来的“卧底”,所谓真人分享不过是用来制造焦虑的“道具”,那些鸡娃讲座,到最后总会以“扫码团课”而落下帷幕。

  而一些教育机构,还会给孩子进行入学“分层考试”,比如学而思,从小班开始就把不同的孩子分为“启航”“培优A4星”“培优A+5星”不同的班次,同时每年开启“综测”进行升班测试,人为制造了紧张的氛围。

  学龄前儿童到底该“上课”吗?

  每一所面向幼儿学科类培训的机构,也都有自己的方法来“撩动人心”。记者以一名大班家长的身份前往一家培训机构咨询,对于记者“到底要不要在小学时学知识”的疑问,课程顾问立刻告诫说:“小学拼音教得飞快,英语26个字母不教直接背单词,数学一上手就要学20以内的加减法,现在一点儿也不学,真的到小学,恐怕赤脚都跟不上了。”

  但是,从小班开始疯狂“鸡娃”,真的有用吗?

  家长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幼儿园的时候,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娃是清北复交的料,到了低年级觉得孩子能上985、211,再到高年级,能考上本科就不错,初中后觉得能养活自己就可以……”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倒也道出了孩子成长的规律:拼命跑赢了起跑线,未必能第一个跑到终点。

  那么,进小学前到底

  要去机构上学科类的课吗?

  如果要学,该怎么学?

  “让孩子在上小学前有所准备,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并不是说,就要去机构上学科类的知识,”上海市特级校长、竹园小学校长娄华英说,小朋友学习要适应他的身心发展特点,学龄前儿童都是在“玩中学”,而不是坐在教室里抽象地学习学科知识,“‘零基础’不是‘零准备’,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做一些准备。”她说,比如孩子性格偏内向的,那就带着他多去外面走走,可以参加唱歌、表演或是团队体育的学习,孩子坐不住的,那就可以让他尝试着坐下来画画,动动手。

  娄华英说,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每一个亲子的时刻,都是学习“语数英”的最好时间,“我们可以和生活结合,教孩子一些知识:带着孩子上楼,就可以边走边告诉他,现在是3楼,是奇数,我们家住在8楼,是偶数;在公园里,可以边赏花边认识花的‘名牌’,这就是识字的过程。”她说,亲子阅读的时候,可以听听故事,讲讲道理。娄华英说:“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兴趣的激发、习惯的培养,比学习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龚洁芸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