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稳步见效

  近年来,宿迁市以打造“高水平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为总目标,围绕全省“五个统一”“五个到位”的规范化要求,聚焦职能整合、能力提升、运转高效等重点领域,纵深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

  执法力量和执法资源“双下沉” 基层执法队伍提级增能。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关于深化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宿迁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机构职能编制规定》,做到编制、人员、经费、职能、装备“五落实”,推动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将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统一升格为应急管理局;采取派驻执法模式,由县(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向镇街实行单独派驻或分区域派驻执法中队。三是推动力量下沉。分层分级健全市、县、乡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全市5个执法大队共下设中队24支。

  精准执法和智能监管“双保障” 综合执法水平有效提升。一是开展线上监测预警。推广重大危险源预警系统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企一档”数据库,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开展远程、可视化、全天候线上巡查,提升监管质效。二是精准执法成效显现。开展“深化精准执法”活动,明确全市监督检查重点企业315家,将行业领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纳入执法重点检查内容,强化生命通道、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外包外委作业等执法检查。

  培训教育和作风提优“双赋能” 综合执法队伍更加硬朗。一是实施“外引内培”工程。选聘危险化学品、安全工程等专业人才3名,常态化参与安全生产综合执法工作;通过专家授课、案件分析点评、外出学习、全员准军事化训练等方式,持续提升执法队伍业务能力。二是实施队伍廉政建设。根据岗位业务特点,排查廉政风险防控点,更新廉政风险防控目录,落实预防措施。对各岗位权力运行、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控,突出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关键环节,筑牢廉政“防火墙”。三是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瞄准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大风险,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三项清单”服务举措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完善“1+N”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升执法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