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僚问张作霖学历,他的回应让人心惊,可他的做法却让人称赞

  1912年,张作霖参加袁世凯的宴会,同僚都知道他土匪出身,故意问他学历,他的回应让众人瞪目结舌,但之后他的做法却让人啧啧称赞。

  

  01 同僚故意问张作霖学历

  张作霖是海陆军大元帅,可读书少,是土匪出身。

  1912年,清朝落幕,袁世凯就任元首。

  一天,他借商议国事为名,在北京摆酒宴,特邀要员: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曹锟和张作霖等人参席。

  大家都知道张作霖的出身,席上喝得开心,一时兴起,便想用学历来戏谑他。

  国务卿徐世昌先开口:"我是光绪进士,段参谋你呢?"

  段祺瑞和曹锟都说是天津武备学堂毕业。

  大家纷纷接话,个个满腹学问。

  席上众人都说了,唯有张作霖不作声。这时,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他。

  

  张作霖见状,暗骂:“马 个巴子!”

  突然他眼珠一转,顺手抓起一个玻璃杯向空中一抛,猛然拔出枪,"砰"一声,空中酒杯顿时粉碎。

  这一操作把全场人员吓得目瞪口呆。

  张作霖哈哈大笑道:"我是绿林学校毕业的!"

  大家被张作霖的匪气镇住了,自此没人敢笑话他。

  

  02 不能让东北人再吃没文化的亏

  谁知3年后,张作霖这个识字不多的大老粗却做了一件让中国教育界欢欣鼓舞的事。

  张作霖幼年时家贫,仅读3个月的书,后来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他从一个绿林好汉混到了北洋军官。

  然而他当上师长,却遇到了头痛的事:读文件难。

  

  每天都有好多文件待处理,可张作霖识字不多,看到桌上堆放的文件,他觉得脑壳都大了,必须让秘书给他读,但绝密文件只能自己看。

  他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开始重新学习,也对教育上了心。

  1915年,他走访奉天各大学校,倾听师生的声音,发现了很多教育的问题,他勃然大怒,上书给袁世凯,指出奉天教育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一系列的整顿措施,这引起了上级的重视,下令教育 部查办。

  次年,张作霖实权控制了东北三省,成了东北王。

  他这个大老粗开始兴办教育,之后他的做法让人啧啧称赞。

  他一上任,马上提出“整顿教育,造就人才。”

  然而困难重重,比如教育经费不足,教师严重短缺。

  于是,他要求各县每年拿总经费的四成投入教育,严办贪与挪。

  在他的铁腕治理下,奉天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1920年,第一次直奉大战,张作霖的奉军大败,他痛定反思,主要是部队整体素质低,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重视教育,用心培养人才。

  他深深地明白: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他说:“不能让东北人再吃没文化的亏。”

  于是,他开始积极创办各个阶段的学校。当时,东北没有大学,他就四处筹钱要建东北大学。

  而日本人知道后,嘲笑他:“你们没钱没人才,建了有啥用?不必费劲,我们大日本有亚洲一流的学校,来日本上学就行了。”

  张作霖听了窝火,直骂娘。

  他说:“我们东北人要建自己的大学,日本人越是反对,我们越要建!砸锅卖铁也要建起来!”

  最后,他拔款600万建起了东北大学。

  

  然而,东北偏远寒冷,很难聘到教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作霖特别豪气,不惜重金求才。

  当时清华、北京、南开等大学的教授每月薪水是240-280元。而张作霖给的是360元的月薪外加其他福利,是当时全国最高薪。

  这优厚待遇,把哲学专家张世洲、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一大批出名的教授,吸引过来任教。

  张作霖非常高兴,频频到各大院校视察。

  每逢教师节,他就备礼到各个学校,慰问感谢老师。

  

  有一次,张作霖受邀给学生做一场演讲。

  他提前做准备,整夜背稿。

  谁知,一上台,他的脑子就短路,忘稿了!

  情急之下,他骂了句“马 个巴子!”

  引得全场哄笑,而张作霖干脆承认自己读书少,是个粗人,想给大家演讲鼓劲,一上台就忘词。

  他说他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放声鼓励说:“大家好好学习,学成了跟着我好好干。只要你们有本事,大帅我啥都给,除了俺婆娘!”

  

  他这话让全场沸腾,学生们欢呼雀跃,张作霖粗俗的话里,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学习,肯打拼,梦想触手可及。

  而张作霖的即兴演讲也一度成为了经典。

  03 结 语:

  张作霖虽然读书少,但却正视自己的不足,他教育儿子张学良:“成大事者,不止得有大勇,而且得会学习。”

  他言传身教,大力兴办教育,培养人才。

  

  他认为: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东北王张作霖的远见和尊师重教,着实让人佩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