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训云课堂|马仁寿:追思父亲
原标题:冬训云课堂|马仁寿:追思父亲
在父亲马广山诞辰100年之际,提笔含泪追思九泉之下的父亲,深深缅怀他为国、为党的事业献出宝贵生命。
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父生了五个孩子,我父亲排行老五。他们弟兄中有四个不识字,唯有我的父亲上了六年私塾,空余时间还帮种田,帮富人家放牛。
在那个年代,一家人深受地主的压迫、剥削,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牛马生活。年幼的父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让贫民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解脱出来,1943年春,他背井离乡投身到革命队伍。父亲是一个血气方刚的人,说干就干,说打就打,在革命队伍里得到领导的重任,多次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1944年1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各项工作更为突出。党组织决定由我父亲担任村民兵中队长,在他带动下,刘安祥、赵同海等人加入了革命队伍,第一个党小组在唐庄从此产生。后来,随着革命队伍不断扩大,父亲相继任廉贻区联防队长、武工队队长、溱潼县溱北区队长等职。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父亲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抗日,痛歼日伪,锄奸惩恶,打土豪分田地。
解放前夕,他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坚持游击战争,广泛联系群众,团结同志,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反“清乡”,反扫荡,深入敌人据点,贴标语,割电线,截军火,夺粮食,抓“舌头”,惩凶顽,给国民党反动派、地主武装和还乡团以沉重打击,成为水乡游击队中一名英勇顽强的战士,在方圆几十里只要提到“五小”(马广山)的队伍敌人就会吓得胆战心惊。1947年5月15日午时,父亲接到上级往华庄一带歼敌的命令,他立即率领武工队员前往执行任务,在由唐庄后窑头坝双沟河经过华庄的途中,由于叛徒泄密,一帮敌匪拦路阻击,寡不敌众,父亲在与敌人交锋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24岁。
父亲牺牲时,我那年才6岁。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没有忘记烈士的后代,全免费培养我上学读书。我从东台师范毕业后回村务农,先后担任生产队会计、村财务辅导员。后来,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把我安排到原广山公社商业公司上班。工作期间,我尽心尽职,勤奋努力,从不以自己是烈士的儿子而高人一等,深得到领导和同事好评,并于1965年2月加入了党组织。父亲牺牲70多年了,党和政府一直对我们家庭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对父亲的墓陵进行维护和刷新,我们后人从内心万分感激。我想,如果父亲在天有灵一定会深感欣慰。
如今我也80多岁了,与老伴一起居住在父亲墓陵隔壁,长年为父亲守陵,并时刻牢记自己是烈士的后代,不居傲不摆功,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继承父亲遗志,经常到学校、村组或红色教育基地宣讲革命传统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父亲的革命精神,激励前进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余热。
亲爱的父亲,您永远活在我们后辈心中!
(作者马仁寿系革命烈士马广山的儿子,广山村人,退休老党员。)
审核丨吴建东 编辑丨石月河 发布丨何国庭
审核丨吴建东 编辑丨石月河 发布丨何国庭
责任编辑: